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8日 · 隨醫療照顧機構解禁國內口罩令正式全面解除。 但疾管署強調,民眾生活回歸常態仍應 持續落實肥皂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習慣;並籲請儘速接種COVID-19疫苗。 疾管署並調整COVID-19相關感染管制措施中民眾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佩戴口罩建議並增 訂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 關於民眾部分,第1,有疑似或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或出現發燒、流鼻水、咳嗽或打噴嚏等 呼吸道症狀時,非必要請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如有必要進入,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 解後5日內,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 生。

  2. 2023年2月9日 · (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網站9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2月20日起鬆綁室內口罩令不過 2類場所仍強制佩戴。 自從2020年12月1日開始規定出入8大類場所應佩戴口罩,實施至今 第801天。 究竟哪些場所仍須戴口罩? 搭大眾運輸工具要戴嗎? 中央社整理相關問答帶讀 者了解。 Q:哪些場所仍規定須戴口罩? A:指揮中心宣布,醫療照護機構、公共運輸及特殊運具等指定場所仍應戴口罩,其餘室 內空間民眾可自行決定是否配戴口罩。 醫療照護機構:醫療、醫事、老人福利、長期照顧服務、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 、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等。 公共運輸及特殊運具:鐵路、捷運、纜車、公路客運、市區公車及計程車、空運及海運( 以上包含運具及場站)、救護車及復康巴士。

  3. 2023年4月16日 · A在醫療照護機構及救護車等指定場所仍強制戴口罩醫療機構包括醫療醫事老人 福利、長期照顧服務、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住宿式身心障礙福利機構。 Q在醫療照護機構想吃東西可以暫時不戴口罩嗎A在醫療照護機構及救護車等指定場所若有飲食拍照不適合或無法戴口罩的檢查治療或活動可例外暫時拿下口罩。 Q:帶長輩搭乘復康巴士可以不戴口罩嗎? A:搭乘特定運具,如復康巴士、校車、幼兒園專用車、校園接駁車,比照公共運輸交通 工具採取建議佩戴。 Q:有咳嗽症狀,在捷運上需要戴口罩嗎? A:如遇到特殊情境,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年長或免疫低下者、環境人潮聚集,就會建 議民眾戴起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其他人。 Q:除了台灣,還有哪些國家也取消公共運輸口罩令?

  4. 2023年2月19日 · 明起進一步鬆綁室內口罩令不少民眾卻細數戴口罩好處有人說是最便宜有效的防護且戴習慣了不覺得麻煩也有人提到家中有小孩跟長輩不可鬆懈還有人說不用表情管 理很棒因此不會脫口罩有人則說以前會忘記戴口罩現在一定會忘記拿下來」, 也有人直言明天去賣場就不要戴口罩了」。

  5. 2022年10月28日 · 指揮官王必勝在28日播出的網路節目專訪中表示指揮中心一步步鬆綁防疫管制也有人 建議未來只要通報COVID-19重症即可這是一個方向但要考慮配套措施等到這些都做 完後就可開始考慮鬆綁口罩但現在已快進入冬季各種呼吸道傳染病開始較盛行 避免同時感染COVID-19與呼吸道疾病口罩鬆綁政策會稍微保守一點預計11月先討論第 一階段鬆綁,由室外免戴口罩開始,後續再分階段施行。 他說:『 (原音)我們當然會從室 外室內去開始做一些分隔,另外就是說,我們也在研議去搜集資料,看看哪一些是一定目 前都還是說要戴的,比如說密閉的室內場合,或者是大眾交通工具,這些我們去搜集來, 還有一些特殊的場所,像醫院、長照機構這些。

  6. 2023年1月16日 · 王必勝今天下午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表示第2階段口罩鬆綁近日正在積極研 討,「會早點開放」,希望可以在春節過後公布執行細節及實施日期至於COVID-19從第 五類傳染病改為第四類將依照原定計畫春節後更積極展開行動。 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3條規定,法定傳染病依致死率、發生率及傳播速度等危害風險 程度高低分類,第一類包括天花、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等,第二類包括登革熱 等,第三類包括日本腦炎等,流感在第四類;第五類是有建立防治對策或準備計畫之必要 的新興傳染病或症候群。 王必勝指出,台灣Omicron第3波疫情已經過了,現在正持續下降,過年後是否反彈,甚至 出現第4波疫情,需要判斷彈升幅度,未來主流病毒株不易猜測,再加上現階段各國流行 病毒株歧異大,將持續進行定序監測。

  7. 2023年2月2日 · 台灣室內口罩鬆綁方向預計參考韓國模式」,室內戴口罩鬆綁將朝正面表列一定要戴 的場所為方向比如醫療院所長照機構密閉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等須配戴其他地點 則不強制戴口罩不強制配戴口罩場所也會有建議配戴的特殊場合情形原預計今天說明室內口罩鬆綁細節卻暫緩公布王必勝下午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 者會中說明,室內口罩鬆綁還在研議當中,主要考量3大因素,第1是近日醫院加護病房占 床率較滿,雖然多數與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無關,推測是低溫造成心肌梗塞、 中風,醫療量能需加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