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支經常帳出發討論歐元區內部總體經濟持 續失衡導致主權債務危機與銀行危機繼 而探討歐洲危機的涵義最適通貨區域理論 的啟示、最適通貨區理論不足之處等議題。第四節從布魯塞爾共識的角度切入,探 討現今歐元區國家之間的爭議,既反映古典

  2. 2004年3月18日 · 「企業支票帳戶自由化法」內容主要包括兩部分,一為解除商業銀行不得對企業活存帳戶支付利息的限制,並將銀行每月將客戶的存款,在儲蓄存款(savings account)與其他交易性帳戶(transaction account)間移轉的最高次數由6次放寬至24次。 另一部分則係允許聯邦準備銀行以不超出市場短期利率之水準,每季對法定準備金支付利息,並將聯邦準備法第十九條中,較小額交易性存款的存款準備率為3%的規定放寬為不得超出3%,最低為0%;較大額交易性存款之存款準備率須介於8%-14%區間的規定,亦被放寬為0%-14%。 三、立法原因. 推動美國國會進行此項立法的原因,歸因於在現行資金自由流動的環境下,保護小型銀行及消費大眾權益的立法意旨已淡化。

  3. 2023年12月14日 · 1. 比特幣等虛擬資產並無現實世界的資產支持,風險高且價格波動大;相較之下,近來興起的現實世界資產(RWA) 4 參見中央銀行(2022) ,「虛擬資產最近風險事件與主要國家監理方向」,央行理監事會後記者會參考資料,9 月22日。 5 參見中央銀行(2022),「虛擬資產交易所 FTX 破產事件的原因及啟示」, 央行理監事會後記者會參考資料,12 月15日。 6 詳Visa (2023), “Visa Expands Stablecoin Settlement Capabilities to Merchant Acquirers,” Press Releases, Sep. 5。

  4.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快速擴散且遍及全球,直接對實體經濟供給面及需求面造成極大衝擊,導致經濟成長迅速下滑且衰退幅度更大, 與00年美國爆發次貸風暴時,次年全球經濟始陷入衰退明顯不同( 圖. A1-1)。 圖A1-1 兩次危機主要經濟體經濟成長率變化. ( 二) 鑑於傳統政策空間相對有限,主要央行註: 以各經濟體實質GDP 年增率表示; 負號代表衰退。 資料來源: MF。 額外推出「 非傳統」寬鬆貨幣措施. 前述情況迫使各國政府全力推出各項激勵經濟措施,但主要央行政策利率已接近或低於零, 瀕臨有效利率底限, 以美國聯準會(Fed)、 歐洲央行(ECB) 及日本央行(BoJ)為例, 儘管本次經濟衰退情況較以前嚴重, 但渠等降息幅度卻明顯小於00年全球金融危機時( 表A1-1)。

  5. 2014年1月16日 · <網址: http://www.cbc.gov.tw > 量化寬鬆貨幣政策. 全球金融危機後,主要國家的利率已降至接近零的水準,由於名目利率不可能降至負,因此在零利率底限(zero interest rate bound)的限制下,若干先進國家央行(如Fed、BoJ、BoE)乃實施大規模資產購買計畫,亦即外界所稱的量化寬鬆(QE),據以激勵經濟。 儘管各界對QE的評價不一,但大抵認為,QE成功避免全球經濟陷入如1930年代的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 不過,先進國家央行採QE也引發不少爭議,例如透過QE的外溢效應(spillover effect),對新興市場國家帶來匯價升值、資產泡沫及通膨壓力等問題。 近日若干論者主張,台灣宜仿日本採行QE政策。

  6. 2023年12月14日 ·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供應鏈瓶頸、俄烏戰爭、服務類消費供不應求等,非預期事件接連衝擊全球經濟,也一波接一波推升全球通膨率。 近年全球通膨發展經歷與過往截然不同之歷程,包含: 2020年:疫情期間工業生產成長無法滿足商品強勁需求,通膨率由谷底回升; 2021 年:囿於疫情補助金與保健考量,勞動供給恢復緩慢,供應鏈瓶頸加劇商品供需失衡,通膨率竄高; 2022 年:俄烏戰爭意外爆發,影響原油等大宗商品市場供應,通膨率加速攀升; 本(2023) 年以來:生活逐漸正常化,服務類供不應求且價格快速攀升,且其具僵固性支撐通膨壓力更持久。

  7. 2002年8月24日 · 巴賽爾銀行監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巴賽爾委員會)於2001年1月發佈「新巴賽爾資本協定」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以下簡稱「新資本協定」)第二版諮詢報告,主要修訂內容包括:1.強調「最低資本需求」、「監理審查程序」及「市場制約機能」三大支柱;2.除原有信用風險及市場風險外,增加作業風險應計提資本;3.修訂信用風險資本計提方法,原標準法改依外部信用評等結果以決定所適用風險權數,增列內部評等法(分為基礎法及進階法),允許銀行使用內部模型計提信用風險所需資本,並對信用風險抵減及資產證券化作進一步規範。 二、各界評論及後續修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