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台北中山堂 相關

    廣告
  2.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 高雄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臺北市中山堂管理所. ::: 重要展演活動. 「璞若真契2024中華插花藝術年度大展3月22號於臺北市中山堂盛大開展. 本次2024中華 ...更多. 2023 Dance Now Asia. 臺北市中山堂為轉型為 ...更多. 2023 遇見臺北書院- 中山堂藝文美學推廣活動. 2023 遇見臺北書 ...更多. 2023臺北市中山堂廣場音樂節! 9/15 (五)至9/17 (日)盛大舉行. 2023臺北市中山堂 ...更多. 更多 重要展演活動. 最新消息. 113-05-23 113年中正廳第2次零星檔期申請自即日起至113年6月5日 (三)止. 113-05-17 「2024 Dance Now Asia」Showcase舞蹈創作演出徵選,歡迎踴躍投件!

    • 最新消息

      孫中山先生銅像 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 正門出入口 ...

    • 古蹟參觀方式

      臺北市中山堂管理所-古蹟參觀方式. 首頁. 古蹟亮點. 古蹟參 ...

    • 網站導覽

      孫中山先生銅像 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 正門出入口 ...

  2. 臺北市中山堂. 1945 年,日本戰敗,臺灣重歸中華民國版圖。 公會堂2 樓「大宴會場」為「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場地,受降儀式在這裡舉行。 同年臺北市公會堂正式更名中山堂」,隸屬臺北市政府。 見證臺灣光復的「大宴會場」,改名為「光復廳」,「大集會室」更名為「中正廳」,二樓的「貴賓室」則取名為「堡壘廳」。 1949 年,國民政府遷臺,以中山堂為國民大會會址、立法院議事廳及臺北市參議會議事廳,長達數十載。 此外,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立法院審議通過,中華民國第二、三、四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大典,都在這裡舉行。 中山堂也常接待外國貴賓,例如美國前總統尼克森、韓國前大統領李承晚、越南前總統吳廷琰、菲律賓前總統賈西亞、伊朗前國王巴勒維等元首,都曾在此接受國宴款待。

  3. 3 天前 · 臺北市中山堂前稱臺北公會堂」,建於1936年日治時期總督府營繕課長井手薰設計整體設計恢弘典雅為當時臺灣少見之大型公共建築民國34年抗戰勝利臺灣光復更名為中山堂」。民國38年政府遷臺中山堂曾做為國民大會議場及立法院議事廳民國58 ...

    • 概觀
    • 基本介紹
    • 歷史價值
    • 歷史變遷
    • 簡介
    • 前世今生
    • 藝術價值

    中山堂位於台北市延平南路,日據時代是殖民地政府為慶祝日皇裕仁登基,並作為施政紀念事業重要建設項目之一。

    •中文名稱:中山堂

    •地理位置: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98號

    •氣候類型:溫帶海洋性氣候

    •開放時間:周一-周五9:00-17:00,周六-周日14:00-16:00

    •門票價格:免費開放

    •修建時間:1932年11月23日

    拆除清末布政使司衙門後,所興建的“台北公會堂”。沒想到,這個要被日本人當成施政印記的建築物,在1945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時,竟成為日本遞送降書的烙印。

    “台北公會堂”於1932年11月23日正式動工,1936年完工,由當時的總督府技師井上熏設計,除了建築物本身是依現代建築法所建最牢固的結構體外,它的主要特色是建築式樣采極自由的形式,並具有西班牙回教式建築風格。

    光復後“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並由台北市政府接收,內部的“大集會場”、“大宴會場”、“普通集會室”也同時改為“中正廳”、“光復廳”及“堡壘廳”,之後,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召開“國民大會”之場所,及政府接待外國貴賓的場所。

    如今,“中正廳”、“光復廳”則做為文化表演活動場所,至於二樓的“堡壘廳”則由文化局以公辦民營的方式承租,做為專賣餐飲的堡壘咖啡廳。台北中山堂簡介一九二八年日本人為了紀念日皇裕仁登基,並作為施政紀念事業重要建設項目之一,拆除了清末布政使司衙門,並將部分拆除的建築物移到植物園陳列,而在原址開始籌劃興建“台北公會堂”。“台北公會堂”正式動工是一九三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工程費時四年,於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建造完成,主要設計者為“總督府”技師井手薰,全部工程共耗費九十八萬日圓,動用工程人員九四五○○人。

    公會堂的建築本體採用鋼筋混凝土所造,為四層式鋼骨建築,是當時依現代建築法所建最牢固的結構體,無論其耐震、耐火、耐風,其性能均極為優良。公會堂面積有一二三七坪,建築物總坪數則有三一八五坪,其空間可容納人數,也僅次於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公會堂而居第四位。

    到了一九四五年(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台灣省受降典禮便在公會堂舉行,當時場面極為盛大,受降典禮由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長官陳儀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受降,日方投降代表則由台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等人代表出席,從此以後被日本人統治五十一年的台灣,正式重返祖國懷抱。

    光復後“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並由台北市政府接收,內部的“大集會場”、“大宴會場”、“普通集會室”也同時改為“中正廳”、“光復廳”、“堡壘廳”。其後中山堂的主要功能之一即為召開“國民大會”之場所,並且成為當局及各界舉辦重大集會之空間。

    位於台北市西區的中山堂,是中國政府接受日本戰敗投降典禮的地點。

    日本殖民政府將清末布政使司衙門拆除重建,1936年改稱“台北公會堂”,即現在的中山堂。建築本體采鋼筋混凝土,當初設計的是四層式的鋼骨建築,采自由形式的現代建築特色,包含了西班牙回教風格,還有歐洲古典主義屬於折衷式建築。

    “台北公會堂”興建的規模僅次於當時東京、大阪、名古屋的公會堂。台北市文化局二科科長王逸群說,日本殖民政府在台灣建這樣的建築,其實也是加注了殖民主義。

    王逸群表示,台灣現在許多官方建築,都是當時日本人在台灣建造的。這些建築結合古典及現代的建築風格,都是日本第二代建築師留學歐美後,無法在日本本土實現想要建的建築樣式,然後全在台灣試驗建成的。

    1945年日本戰敗,中國政府在這裡舉行台灣地區的受降典。中山堂見證了台灣殖民時代的結束。光復之後,台北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曾是召開“國民大會”、當局各界重大集會的空間,並成為接待外國貴賓第一選擇的場地。

    不過後來,中山堂一度呈現閒置狀態,並經歷了三個時間的轉變。首先是1992年被列為二級古蹟,處於靜態保存的狀態;直到1995年,台北市文化局提出了中山堂再利用的觀念,採取動靜態保護,除了維持建築物的原封不動外,也對一些老舊設施進行整修。

    整箇中山堂多年來沒有改變優美典雅的古典建築特色,正面大樓梯掛著已故藝術家黃土水先生的《水牛群像》作品。今年適逢中國政府光復台灣六十周年,中山堂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文化、藝術價值,在歲月變遷中顯得愈發重要,成為一份寶貴的歷史財富。

  4. 中山堂 是位於 臺灣 臺北市 中正區 的公共設施( 公會堂 ),落成於 日治時代 的1936年,當時稱為 臺北公會堂 ,為日本建築家 井手薰 的作品。 1945年 臺灣戰後時期 改為現名並由 臺北市政府 接收。 1992年1月,該建築被 中華民國內政部 以「臺北公會堂」為名公告指定為 第二級古蹟 (今直轄市定古蹟)。 2019年, 中華民國文化部 公告升格為國定古蹟 [2] 。 中山堂側面全貌. 歷史 [ 編輯] 日軍在臺北公會堂向二戰 同盟國 投降之會場掛有同盟國英、中、美、蘇四國同等大小的國旗與 聯合國旗 (四國國旗的前面上端,被大會布條遮蔽而未呈現於畫面) [3]

  5. 中山堂 是位於 臺灣 臺北市 中正區 的公共設施( 公會堂 ),落成於 日治時代 的1936年,當時稱為 臺北公會堂 ,為日本建築家 井手薰 的作品。 1945年 臺灣戰後時期 改為現名並由 臺北市政府 接收。 1992年1月,該建築被 中華民國內政部 以「臺北公會堂」為名公告指定為 第二級古蹟 (今直轄市定古蹟)。 2019年, 中華民國文化部 公告升格為國定古蹟 [2] 。 中山堂側面全貌. 歷史. 日軍在臺北公會堂向二戰 同盟國 投降之會場掛有同盟國英、中、美、蘇四國同等大小的國旗與 聯合國旗 (四國國旗的前面上端,被大會布條遮蔽而未呈現於畫面) [3]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