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就是薪水調整幅度追不上脹,結果加薪之後,收入無法維持原有的生活水平,這個幅度的加薪,大抵可稱為「負加薪」。 香港過去幾年面對縮,但在此之前經常維持脹,但「負加薪」這個名詞很少出現,為甚麼未來有可能會變成流行名詞呢? 據日前一個調查顯示,今年機構加薪幅度可能比脹為低,如果扣除脹,實質加薪是十一年來最差。 由此可見,「負加薪」或會成為打工仔未來的關注議題。 回歸之後,香港曾陷入衰退,當時非但凍薪,還出現大幅減薪、失業,若說現時受薪階層境況是十一年來最差,未免有點誇張;不過,在物價不斷上升下,很多企業加薪不一定追得上脹,卻是實情。 過往香港有脹,現在也有脹,為甚麼以往加薪可以跑贏脹,現在不可以,令部分人要受「負加薪」之苦呢?

  2. 2012年3月19日 · 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希望政府每年檢討最低工資水平,並將時薪訂於三十三元或以上,以免基層工人的薪金被脹蠶食,從而紓緩社會貧富懸殊。 除了調整薪酬,他指出新任特首應 手集體談判權立法,他指紮鐵於 七年建立集體談判機制後,每年的工資增幅均達一成,「跑贏」整體建築業,「集體談判權並非洪水猛獸,相反勞資雙方共同訂出連續三年的工資水平,有助資方擬訂投標價,員工亦可安心工作,創造雙贏。 紮鐵團結工會理事長黃惠民指出,自建立集體談判權後,工資穩步上揚令行業漸趨年青化,現時從業員平均年齡亦下降至不足五十歲。 Posted on 19 Mar 2012. Tag cloud: 匯豐IT部再裁逾150人 失業率微升至3.4%

  3. 2023年12月29日 ·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下一步挑戰是留住人才,已開始進行全港人力資源預測調研,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發表報告,涵蓋所有行業、全港八成勞工人口,包括「八大中心」熱門行業,亦包括旅遊、建築等傳統行業。 在各項輸入人才計畫中,高端人才通行證(高才)計畫備受關注。 星島新聞集團發揮傳媒在社會聯繫中的橋梁作用,聯合《JobMarket》與勞工及福利局合作,早前於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行「內地名校香港『高才』招聘巡禮」廣東站,合共提供七百七十七個職位,涉及金融、地產、商業服務等不同行業,其中新世界、港鐵、國泰航空公司、滙豐銀行及中國移動(香港)等知名企業的諮詢台前均人頭湧湧,全日共有三千人次入場。 請人難 請人才更難. 行行搶人才,但不是所有行業都捱得到「才」來。

  4. 2023年8月8日 · 近日有台灣網民在Facebook群組匿名2公社表示他剛入職公司就遇到了財務危機要求他們簽署勞雇雙方協商借薪協議書」,將每個月70%的月薪給公司

  5. 2023年5月5日 · 為了解不同行業的最新發展,今期《JobMarket》訪問了不同行業的代表,對人才需求及招聘及薪酬調整的情況。 政府統計處於3月24日公布最新《2022年收入及工時按年統計調查》(《調查》),顯示2022年5月至6月本港僱員的每月工資中位數為港幣一萬九千一百元。 個別行業方面,教育及公共行政的每月工資中位數最高,達港幣三萬一千元;其次為金融及保險業,月薪中位數為港幣三萬零五百元;排第三的是電力及燃氣供應,包括污水處理、廢棄物管理及污染防治活動等,薪酬中位數為港幣兩萬九千元。 環球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漢祥分析,教育界的薪酬待遇不俗,「與同年資的商業或私人公司從業員相比,中小學教師的薪酬較佔優;經歷了三年疫情後,人對健康的關注度更高,也令金融及財富管理等朝陽行業的需求有增無減。

  6. 2011年3月8日 · 新任主席翟紹唐表示,對何時檢討二十八元水平抱開放態度,但形容最低工資檢討不一定「有升無跌」,又否定各界認為脹升溫,最低工資應同樣調升說法,他直言是「可升可跌」,「如果執行二十八元有困難,對僱主有困難,到時水平是絕對開放 ...

  7. 五十五個團體及個別人士昨午出席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勞資雙方繼續最低工資水平各持己見。 資方普遍希望維持現有二十八元水平,否則將導致中小企結業,又指「不欲見工資推高脹,脹推高工資的惡性循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