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7月6日 · 艾艾:三國後期魏國名將鄧艾也口吃,說話常不斷地重複「艾艾」。 因此,後人將他們兩人的期期和艾艾連在一起,創造了「期期艾艾」這一成語,用來形容人說話結巴,十分困難的樣子。 這則典故因涉及兩個不同歷史時期的人物,因而它的出處也有兩個。 周昌的「期期」出自漢·司馬遷《史記·張丞相列傳》;鄧艾的「艾艾」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周昌,西漢大臣 ,沛縣(今江蘇省徐州市西北部)人。 秦始皇時做過泗水卒史的小吏。 劉邦起義後,加入起義隊伍,隨劉邦攻入關中,任中尉,是最早追隨劉邦起義的開國元勛。 漢高祖登基後,任御史大夫,被封為汾陽侯。 周昌為人倔強,剛直敢言。 當時劉邦已把他和結髮妻子呂雉(呂后)生的兒子劉盈立為太子。

  2. 2016年8月22日 · 鄧艾是魏國名將,是滅蜀的第一功臣,也有口吃的毛病,別人問他名字,他就「鄧艾艾艾艾艾」地說,不利索。 司馬昭調戲他說:「你常常講的是艾艾艾艾,到底是幾個『艾』啊?

  3. 2019年5月4日 · 鄧艾之所以能從名將如雲的三國時代脫穎而出,首先是他的「屯田開槽「,」積栗富民「的農戰政策。 鄧艾是一個戰略家,他非常擅長從戰略高度分析形勢,提出或者制定一些列有利國利民利戰的策略。 他認為: 「國之所急,唯農於戰,國富則兵強,兵強則戰勝,然農者,勝之本也。 」 他還強調:」足食足兵,食在兵前「。 這一點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相同。 可以說鄧艾是這個觀點的強烈擁護者,從不打無準備之仗。 如果說光靠理論的話,鄧艾是不會成為一名天才軍事家的,只會高談闊論,那麼也不過只是趙括之流,不足以成為國家棟樑之才。 經歷了戰場上的生死考驗才有資格成為一名天才軍事家。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出處
    • 典故
    • 新解
    • 示例

    期期艾艾,漢語詞語,拼音qī qī ài ài,形容口吃的人吐辭重複,說話不流利。

    •中文名:期期艾艾

    •注音:qī qī ài ài

    •用法:作謂語、狀語

    •提及史料一:《史記·張丞相列傳》

    •釋義:形容口吃

    •二提及史料:《世說新語·言語》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丞相列傳》: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鄧艾口吃,語稱“艾艾”。晉文王戲之曰:卿雲“艾艾”,定是幾艾?對曰:“鳳兮鳳兮,故是一鳳。”

    周昌

    “期期”來自漢代大臣周昌的故事。周昌,沛縣(今屬江蘇)人。秦末,他在農民戰爭中歸劉邦,並從劉邦入關破秦,後升至御史大夫,封汾陰侯。周昌為人正直,敢於直言。但他口吃,說起話來很費勁。 漢高祖劉邦得天下後,有一個寵妃叫戚姬,戚姬生了個兒子叫如意。劉邦就想廢掉原來的太子,立如意為太子。於是,上早朝時,劉邦就說了這件事兒。不料,眾臣皆反對。曾侍秦朝的博士叔孫通說:“太子天下本。本一揺天下振動。奈何以天下為戲!”這時,周昌也出來說話,明確表示反對無故廢太子。周昌本來說話就有點口吃,表達意思很吃力,最後說急了,他脫下官帽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這一結巴,反而把滿朝文武百官都逗笑了,劉邦也跟著笑了,於是這件事暫且被擱在一邊。

    鄧艾

    “艾艾”來自三國時魏將鄧艾的故事。鄧艾,義陽郡棘陽(今河南新野)人。公元263年,他與鐘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鄧艾率先率軍偷渡陰平進入成都,使得蜀漢滅亡。後來鄧艾遭到政敵鐘會陷害,因此招司馬昭的疑忌而被殺。 不過,在此前,他與司馬昭的關係還是不錯的。《世說新語·言語篇》中記載:鄧艾有口吃的毛病,說話時稱自己是“艾……艾……”。有一次他在洛陽參加司馬昭的聚會,交談時,他又開始“艾……艾……”。司馬昭就跟他開玩笑:“你老說艾艾,到底是幾個艾?”鄧艾也不示弱,說:“鳳兮鳳兮,難道不是一個鳳?” 另一種說法來源於《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七回《魏主政歸司馬氏,姜維兵敗牛頭山》:懿(司馬懿)戲謂曰:“卿稱艾艾有幾艾?”艾應聲曰:“鳳兮鳳兮”,故是一鳳。其資性敏捷,大抵如此。此二人深可畏也。 “鳳兮鳳兮”是《論語·微子》中一個典故:春秋時楚狂接輿歌中說“鳳兮鳳兮”,指的是一個鳳。另外,《藝林伐山》卷十二引《玉箱雜記》:“鄧艾號伏鸞, 陸雲號隱鵠 。”鸞也就是鳳凰。可以猜想,鄧艾號伏鸞,當時的回答鳳兮鳳兮除了用典故之外,同時是指的自己。 後來,人們把這兩個故事和在一起,就有了成語“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說話結巴。

    時代在進步,語言也在不斷發展變化。新版《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於2008年出版的2005年5月第5版)如下解釋:

    【期期艾艾】漢代周昌口吃,有一次跟漢高祖爭論一件事,說:“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見於《史記·張丞相列傳》)。又三國魏鄧艾也口吃,說到自己的時候連說“艾艾”(見於《世說新語·言語》)。後來用“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第1067頁)。

    感情的激動使我說話期期艾艾了。——茅盾《腐蝕·十月十日》)

    在他身邊是一個矮矮胖胖的茁實小伙子,大概是二十二三歲的樣子,臉孔像孩子似的白裡透紅,眉目卻是一副鄉下孩子的老實相,一見陌生人兩腮就紅起來,嘴裡也期期艾艾說不出話來。

    他開始嘀嘀咕咕地望著那一朵“嬌艷的玫瑰”,像面對初戀的情人,期期艾艾地抱怨起來。

    但無論怎樣艱辛,結果總是無比美妙。我從每一件東西的名稱慢慢學起,由期期艾艾地發音,進展到可以在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中,進行無限美妙的想像。——海倫·凱勒《再塑生命》

  4. 鄧艾是三國時期的魏國名將,在後來更被推崇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可見鄧艾一生創下的功勳究竟有多大。不過他有個小毛病,那就是鄧艾口吃的問題十分嚴重,不過並不能影響鄧艾的才能,自幼就收到了極為良好的教育。

  5. 期期艾艾指西汉人周昌口吃,讲起话来常重说“期期”;三国魏的邓艾也口吃,多重复说“艾艾”。 多用于形容人口吃,吐词重复,说话不流利。 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状语。

  6. 根據記載,三國時魏國大將軍鄧艾也有口吃的毛病,在講到自己的名字「艾」時,老是重複說成「艾艾」。 當時的丞相司馬懿聽了故意問:「你一直說『艾艾』,到底是多少個『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