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古代詩歌中常有這種質樸平淡而味濃郁的作品。它質樸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實際上卻包含著最高級的技巧。像這首中的獨問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種通過特殊體現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這種技巧卻是用一種平淡質樸得如敘家常的形式來體現的。

    • 概觀
    • 基本介紹
    • 注釋譯文
    • 創作背景
    • 作品鑑賞
    • 作者簡介

    雜詩(君自故來)是盛唐時期詩人王維所作的一首五言詩,是組詩《雜詩三首》的第二首。詩歌前兩句以記言的方式詢問從家鄉來的友人,後兩句則僅問寒梅是否開花一事,出人意外。抒發了詩人對故鄉親人和與風物景色的思念。此詩化複雜為單純,變質實為空靈。全詩平淡質樸,卻詩味濃郁。

    •作品名稱:《雜詩》

    •作品別名:雜詩(其二)

    •創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處:《王右丞集》

    •文學體裁:五言絕句

    •作者:王維

    注釋

    ⑴君:對對方的尊稱,您。故鄉:家鄉,這裡指作者的故鄉。 ⑵應知:知道,了解。 ⑶來日:來的時候。綺窗:雕畫花紋的窗戶。綺:有花紋的絲織品。 ⑷寒梅:冬天綻放的梅花。著花未:開花沒有?著(zhuó)花,開花。未,用於句末,相當於“否”,表疑問。

    譯文

    白話譯文 您是剛從我們家鄉出來,一定了解家鄉人情事態。 請問您來時我家綺窗前,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開? 英文譯文 Asking a Fellow Townsman ——by Wang Wei You have just come from our native place,dear fellow, What happened there you should have known. On the day you came,before your gorgeous window, Were the winter plums in blossom grown?

    王維住孟津十餘年,久在異鄉,忽然他鄉遇故知,激起了作者強烈的鄉思,因此做此詩表達自己強烈的思鄉之情,最著名的是《雜詩》第二首。

    文學鑑賞

    這是一首思鄉詩,通篇運用借問法,完全以問話的口吻,借白描記言的手法,簡練而形象地表達了遊子思念家鄉的感情,抒發了主人公對故鄉親人和與風物景色的思念。本詩信手拈來,自然天成。原詩有三首,這是第二首。 開頭兩句,詩人以一種樸實自然的語言,傳神地表達了主人公強烈的鄉思的急迫感情。“故鄉”這個詞先後出現兩次,體現出詩人思鄉懷鄉的迫切心情,流露出一種孩童式的親切純真。久居在外的遊子,見到故鄉的親友,最先渴望知道的就是家鄉的人情世事。詩人只用白描手法記言,卻把主人公在特定情況下的情感、心理、神色、語氣等生動地表現出來,且用筆儉省,足可見詩人功力之深厚。 後兩句運用了留白的手法抒發情感。前兩句詩人只是籠統的以“故鄉事”來設問,心裡滿腹的問題竟然不知從何問起。關於“故鄉事”,初唐的王績寫過一篇《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從朋舊童孩、宗族弟侄、舊園新樹、茅齋寬窄、柳行疏密一直問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猶未盡,“羈心只欲問”;而這首詩中的“我”卻撇開這些,獨問對方: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鄉之值得懷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這看似有悖尋常情理,其實正好相反,對故鄉人、物的關切越深,越不知道先問誰,千言萬語只凝結於一個與自己關係最近的物上。 所謂“鄉思”,完全是一種“形象思維”,浮現在思鄉者腦海中的,都是一個個具體的形象或畫面。故鄉的親朋故舊、山川景物、風土人情,都值得懷念。但引起親切懷想的,有時往往是一些看來很平常、很細小的情事,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蘊含著當年家居生活親切有趣的情事。因此,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鄉的一種象徵。於是, “寒梅”便被詩化,便成了故鄉的象徵,也自然成了“我”的思鄉之情的集中寄託。從這個意義上去理解,獨問“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邏輯的。同時,詩還省略了對方回答的內容,因為開或未開已不太重要,都同樣會激起“我”對故鄉的更多思念。正因如此,才言嗇意豐,餘味無窮。 一個人對故鄉的懷念,總是和那些與自己過去生活有密切關係的人、事、物聯結在一起。所謂“鄉思”,完全是一種“形象思維”,浮現在思鄉者腦海中的,都是一個個具體的形象或畫面。故鄉的親朋故舊、山川景物、風土人情,都值得懷念。但引起親切懷想的,有時往往是一些看來很平常、很細小的情事,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蘊含著當年家居生活親切有趣的情事。因此,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鄉的一種象徵。它已經被詩化、典型化了。因此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鄉之情的集中寄託。從這個意義上去理解,獨問“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邏輯的。 這首詩表現作者的情趣與傾向。詩人想念故鄉,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歡梅花,則溢於言表。全詩平淡質樸,卻詩味濃郁。詩人寓巧於朴,運用典型化的技巧,如敘家常。

    名家評點

    王永強:在我國古代詩歌史上,表現“遊子思鄉”這一主題的作品數不勝數,王維《雜詩》(其二)就是其中很纖巧、很精緻的一首。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代組:本詩描繪一個不同尋常的遊子形象。雖然飽經滄桑,卻依然超然塵世保持自由心態的精神風致。這樣詩人寫這一首詩歌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他是在歌頌一種雖然飽經滄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態的人生風範。

    王維(公元701?~761年),唐代詩人,字摩詰,太原祁州人(今山西祁縣)人。

    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安史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2. 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個久在異鄉的人,忽然遇上來自故鄉的舊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強烈的鄉思,是急欲了解故鄉風物、人事的心情。

  3. 己亥雜詩清代詩人黃遵憲(1848-1905)的組詩作品。這是一組自敘詩,寫了平生出處、著述、交遊等,題材極為廣泛。1899年為己亥年,黃遵憲仿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例,作《己亥雜詩》 八十九首,雜憶一生可圈可點當記當敘之事,同年... 還蜀道中雜詩

  4. - 雜詩 (王維) 作品. 繁體. 下載. 雜詩. 作者: 王維. 姊妹計劃: 數據項. 全唐詩·卷126. 雙燕初命子,五桃新作花。 王昌是東舍,宋玉次西家。 小小能織綺,時時出浣紗。 親勞使君問,南陌駐香車。 全唐詩·卷127. 朝因折楊柳,相見洛陽 隅。 楚國無如妾,秦家自有夫。 對人傳玉 腕,映燭解羅襦。 人見東方騎,皆言夫婿殊。 持謝金吾子,煩君提玉壺。 雜詩三首. [編輯] 全唐詩·卷128. 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着花未。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階前生。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 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分類: . 75% 王維. 唐朝. 唐詩.

  5. 2021年2月22日 · 雜詩 王維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 2 分鐘
    • 40.2K
    • 學習吧LearnMode
  6. 2020年7月8日 · 詩以白描記言的手法,簡潔而形象地刻劃了主人公思鄉的情感。 對於離鄉遊子而言,故鄉可懷念的東西很多。 然而詩不寫眷懷山川景物,風土人情,卻寫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