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種花帝王之愁為凡人之愁的做法,已經總藝術從審美的角度深深感染著古往今來的李煜的讀者。

  2. 李後主此詞所以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賴於結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徵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並沒有明確寫出其愁思的真實內涵——懷念昔日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而僅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3.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詩人先用發人深思的設問,點明抽象的本體“愁”,接著用生動的喻體奔流的江“水”作答。 用滿江的春水來比喻滿腹的愁恨,極為貼切形象,不僅顯示了愁恨的悠長深遠,而且顯示了愁恨的洶涌翻騰,充分體現出奔騰中的感情所具有 ...

  4.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闌 同:欄)——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問君能有幾多愁? 出自五代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5.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闌 同:欄)——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出自五代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6. 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顯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不捨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 這九個字,確實把感情在升騰流動中的深度和力度表達出來了。

  7.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 (風回小院庭蕪綠) [編輯] 風回小院庭蕪綠, 柳眼春相續。 凴欄半日獨無言,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 壘 在, 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黯畫樓深, 滿鬢清霜殘雪思難 禁。 本五代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 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分類: . 50% 五代. 李煜. 詞.

  8.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本宋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 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分類: . 50% 南唐. 李煜. 詞. 宋朝. 代表作品.

  9. 魯直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介甫以為未若“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介甫之言是矣。顧以專論後主之詞可耳,尚非詞之至也。

  10.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種花帝王之愁為凡人之愁的做法,已經總藝術從審美的角度深深感染著古往今來的李煜的讀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