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 白話解:喜怒哀樂的情感還沒有發生的時候,心是平靜無所偏倚的,稱之為『中』;如果感情之發生都能合乎節度,沒有過與不及則稱之為和。 『中』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如果能夠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達到圓滿的境界,那麼天地萬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www1.dfg.cn/big5/chtwh/ssjz/2-zhongyongjinghua.htm
其他人也問了
發而皆中節是什麼意思?
喜怒哀樂是什麼?
佛法裏講的受、想、行、識比喜怒哀樂更為微細嗎?
什麼是「喜怒哀樂」四種情緒?
2010年3月3日 · 【原文】: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註解】:喜怒哀樂之未發:喜怒哀樂是人的情感,在七情六慾尚未發動之時,是人的本來真面目。
儒家中所講的「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主要是教導大眾如何知進退,如何老老實實地成就完整的人格;但是,尚未進一步探討如何將這念心提升到佛、菩薩的境界。
2017年3月15日 · 所謂中庸,寧波代程頤解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庸》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2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樂,音洛。中節之中,去聲。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發皆中節,情之正也,無所乖戾,故謂之和。
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 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育了。 注釋. (1)天命:天賦。 朱熹解釋說:“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這裡的天命(天賦)實際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稟賦,並無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這裡是“沒有什麼更……”的意思。 見(xian):顯現,明顯。 乎:於,在這裡有比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節:節度法度。 (6)致,達到。 回目錄 下一章. 第一章作者:孔伋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 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注釋 中節:恰到好處、無過與不及。 大本:道的根本。 如何認識未發、已發與如何掌握? 致:達到。 中和:恰中其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