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圓山遺址 位於 台灣 台北市 中山區 圓山 西邊(台北盆地西邊)緩坡,面積約有2.7 公頃 ,為全台灣最珍貴的 史前 遺址之一,也是罕見的 多文化層 遺址,也稱 圓山 貝塚 。. 依照國際通行辦法,從圓山遺址發現的 新石器時代 人類活動紀錄統稱 圓山文化 ,也稱 ...

  2. 圓山文化. 圓山文化以台灣北部台北盆地為中心並伸延到北部沿海地區,持續達2000年之久,其主要遺物有:石器、陶器、骨角器、玉器和少數的青銅器。. 經對圓山貝丘上層和大岔坑上層遺物測定,其流動年代在公元前2560年至公元50年之間。. 基本介紹. 中文名 ...

  3. 圓山遺址 位於 台灣 台北市 中山區 圓山 西邊(台北盆地西邊)緩坡,面積約有2.7 公頃 ,為全台灣最珍貴的 史前 遺址之一,也是罕見的 多文化層 遺址,也稱 圓山 貝塚 。. 依照國際通行辦法,從圓山遺址發現的 新石器時代 人類活動紀錄統稱 圓山文化 ,也稱 ...

  4. 圓山 ,古名 圓山仔 ( 臺灣話 : Îⁿ Soaⁿ-á ; 臺灣話 仍延用此稱)。. 位於 臺灣 臺北市 士林 / 大直 間,為 基隆河 南岸的獨立小山丘,標高約36 公尺 ,面積則約有數 公頃 。. 該土丘原名為「大龍峒山」或「大龍山」,其名來自此區域本來所住的 平埔族 ...

  5. 圓山文化. ‧生活與器物遺留. 居住在水邊的圓山文化人,十分懂得利用水中資源。 有人在刺魚,有人坐小木舟網魚。 有人在淺水灘撈貝,岸上的人在煮貝、吃貝,他們經年累月丟棄吃完的貝殼,堆成貝塚。 草茅後的緩坡上,獵人用長矛和弓箭準備獵殺野鹿。 遠處的山坡上,一小隊人正在放火燒林,準備開墾新農地(引自呂理正 1997:43)。 圓山文化的遺物富含地方特色,出土的器物也很豐富,包括各種不同類型的陶器、石器、骨角器、及玉器。 圓山遺址的圓山文化層並以出土規模龐大的貝塚而聞名,其中貝殼以半淡半鹹水性者為主。 另外遺址中還發現大型砥石,或許是聚落內公共使用的財產。 留下大量貝塚的圓山文化人. 圓山文化的遺址分佈. 圓山文化資料檔. 史前文化層序表. 圓山文化生活復原圖 (引自呂理政 1997:43)

  6. 台灣北部圓山文化的內涵與起源. 郭素秋Su-chiu Kuo.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Taiwan. 一、前言 圓山文化是台灣北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史前文化,其存在年代約在距今3,300~2,300年前後。

  7. 近年來累積的資料,揭露圓山遺址分別出土了先陶文化、新石器時代早期至晚期,以及鐵器時代的文化遺留堆積;其中最受矚目與最為豐富的階段便是距今3000~2000年前的「圓山文化」的遺留。

  8. 圓山文化. ‧留下大量貝塚的圓山文化人. 距今四千五百年左右,台北盆地北側出現了圓山文化人的活動軌跡。. 當時人類已有進步的農業,種植稻米等種子植物,並以狩獵和撈捕河湖或海洋中的魚貝維生;而食用後丟棄的貝殼經堆積形成貝塚。. 他們居住的房屋 ...

  9. 關鍵詞:圓山文化岩盤柱洞群杆欄式建築器物組成固有文化 一、前言 (一)目的 從1897 年圓山遺址的貝塚發現以來,圓山文化的研究即與臺灣考古學的發展有著相 當密切的關係。雖然圓山文化早在日治初期已被發現,不過直到1990 年代之後,臺灣北

  10. 圓山文化. 遺址位置:台北市圓山遺址、台北市植物園遺址(圓山文化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為圓山期,以台北市圓山遺址出土的文化為此一時期的典型代表;後期為植物園期,以台北市植物園遺址出土的文化以此一時期的典型代表。. 代表遺址:圓山遺址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