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埔里鎮(臺灣話: Poo-lí-tìn;客家話: Phû-lî-tsṳ n;巴宰語、噶哈巫語:Puri/Purisia;邵語:Qariawan),舊稱「埔里社」,位於臺灣 南投縣東北部,座落於埔里盆地之內,在清代是屬於水沙連一部份,為南投縣東北部區域中心,在經濟、文化、醫療國姓

  2. 埔里鎮 ( 臺灣話 : Poo-lí-tìn ; 客家话 : Phû-lî-tsṳ́n ; 巴宰語 、 噶哈巫語 :Puri/Purisia; 邵語 :Qariawan),舊稱「埔里社」,位於 臺灣 南投縣 東北部,座落於 埔里盆地 之內,在 清代 是屬於 水沙連 一部份,為南投縣東北部區域中心,在經濟 ...

  3. 2018年3月20日 · 埔里古地名 窺見平埔、高山族群播遷史. 【柏原祥/埔里報導】埔里鎮素有民族大熔爐之稱,平埔族、高山族、客家族群、漢民族都在此生活,無論從語言、工藝、食物,處處可見各族群遺留的文化軌跡,有些聚落迄今仍保留古地名。. ↑上圖:埔里是多元族群 ...

    • 埔里地名的由來1
    • 埔里地名的由來2
    • 埔里地名的由來3
    • 埔里地名的由來4
    • 埔里地名的由來5
  4. 埔里地區 處於 台灣 本島之中央,東側為 中央山脈 ,西側有 國姓 之深谷,南邊憑 日月潭 為界,北邊倚 關刀山 為屏障,地形十分險要,加上四季溫和,其豐富的自然環境提供了人類生存的重要條件。 距離今約三千年前,已有人類陸續在 埔里盆地 周邊 臺地 地區建立家園;從其 史前 遺址所發現的 石器 、 陶器 ,可發現該時期之 文化 內涵相當豐富;但不知原因為何,這些史前人類又像謎一樣的消失。 直到很久以後,才有 埔社 布農人 與 眉社 泰雅人 各自分別居住在埔里的南北兩側,成為埔里近代歷史之最早主角。 [ 2][ 3] 漢人 大量進入埔里的最早紀錄是在 1815年 ;當時,一千多名 墾戶 在 郭百年 等人率領下強行進入埔里。

  5. 現今埔里南光國小對面的杷城社區為昔日埔里社(或稱埔社)的根據地,是埔里開發最早的區域之一,早年十分熱鬧。 清朝末年,客籍先民曾經從國姓鄉翻過八幡崎,打算要進入埔里盆地定居,但是因為平原地帶多數已被平埔

  6. 埔里鎮地名的故事. 拍攝、書寫人:潘樵 投影片製作:陳美珍 20190821. 大埔城. • 清光緒3 年(西元1877年)時,台灣總兵吳光亮在埔里構築土城,設有東西南北4個城門,用以防止原住民,稱「大埔城」。 地點就在今日合作金庫。 小埔社. • 清朝末年,客家先民打算進入埔里定居,但是因平原地帶已被平埔族及漢人佔據,只好退至丘陵地區開墾,形成聚落,對比於埔里市街的「埔社」,人們便以「小埔社」來稱呼。 現在是廣成里範圍。 種瓜坑. • 種瓜坑昔稱「舂粿坑」,屬成功里。 客家先民曾見原住民在溪床岩床上舂米製粿,於是以「舂粿坑」稱之。 後來有果農在當地種植木瓜,加上「舂粿」與「種瓜」台語發音相近,於是改稱為種瓜坑,居民以客家人為主。 種瓜坑的廣福宮,以客家人特有的神明-義民爺為祭祀主神.

  7. 地名由來埔里盆地原有舊稱「埔番」與「眉番」的原住民,前者為布農族(一說為邵族),後者為泰雅族,直到1815年(嘉慶20年)才被漢人以武力占墾。 因埔番較早和外界接觸,之後便以埔里社概括整個埔里盆地,1875年(光緒元年)開山撫番後,清廷建置埔里社廳,埔里成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