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大坌坑遺址 (臺灣話: Tuā-hun-khinn uî-tsí[註 1]),位於今 台灣 新北市 八里區 埤頭里公田聚落南方,海拔約30至40 公尺 的緩坡上。. 根據 考古 發掘的報告,該遺址的年代在距今約7000年至4700年之間,為台灣 新石器時代 最早期的一層文化。. 該文化不但是最早 ...

  2. 大坌坑遺址 (臺灣話: Tuā-hun-khinn -tsí[ 1]),位於今 台灣 新北市 八里區 埤頭里公田聚落南方,海拔約30至40 公尺 的緩坡上。 根據 考古 發掘的報告,該遺址的年代在距今約7000年至4700年之間,為台灣 新石器時代 最早期的一層文化。 該文化不但是最早可以辨認出來的 南島語系 祖先型文化,同時也是台灣 農業 最早的起源地。 大坌坑遺址目前被 中華民國內政部 列為國定遺址。 大坌坑文化 是 台灣 新石器時代 最早的文化,其命名雖然是來自首次發掘出該文化器物的大坌坑遺址,但是該文化卻廣泛分布於台灣全島各地以及 廣東 、 福建 的沿海地區。 年代推測應該在距今7000年至4700年之間,到該文化晚期,不同遺址的區域性差異開始出現。

  3. 大坌坑考古遺址是研究臺灣新石器時代早期階段的重要考古遺址之一。 考古學界也以大坌坑考古遺址為名,將全臺灣史前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稱呼為「大坌坑文化」。 大坌坑文化人會以手工捏製陶器,陶土夾有砂礫,質地較鬆軟,顏色以暗紅色、黃褐色為主,外表有幾項明顯的辨識特徵:刻劃波浪紋和幾何紋、有一道凸脊裝飾、有拍印粗繩紋。 早期食物來源依賴狩獵採集,晚期開始有農耕行為,種植根莖類作物和稻米。 大坌坑考古遺址有六個文化層疊壓,包括大坌坑文化、訊塘埔文化、圓山文化、植物園文化、十三行文化及近代漢文化等,顯示從距今約 5,600 前至約 350 年前都有人群在此生活。

  4. 大坌坑文化 (臺灣話: Tuā-hun-khinn bûn-huà)是 台灣 新石器時代 的文化中最早的一層,名稱來自 大坌坑遺址。 該文化的分佈地區,包括東亞大陸東南沿海和附近島嶼一帶。 從各遺址或研究所得的推測年代不一,大致上約距今7,000年至4,700年之間。 因出土的文物於陶器口有繩紋,又稱為繩紋陶文化。 與南島語族的關係. [編輯] 大坌坑文化可能涉及 南島語族 起源,是可能的原南島語族人群。 地方類型. [編輯] 此文化在各地與不同時間有所差異,可以分成:大坌坑、八甲、鳳鼻頭(菓葉)、月眉等地方類型。 遺址. [編輯]

  5. 1958年盛清沂先生發現後,始有「大坌坑遺址記錄。. ‧ 此遺址在1964年由張光直教授主持的臺灣大學與美國耶魯大學合作的發掘計畫中,大量的考古遺留、豐富的文化內涵,張光直先生因此定義「大坌坑文化」,為臺灣境內新石器時代最早期文化的代表 ...

  6. 遺址位於觀音山西北側山麓緩坡,包含「大墓公」及其周圍墓地皆是遺址範圍所在,出土大坌坑文化褐色繩紋陶、有槽石棒、有段錛鑿形器、有柄圓形石器蓋、打製石鋤、半磨製石鋤、石刀、石鏃、石球、石錘、凹石等;圓山文化的夾砂素面陶、蓋鈕、紡輪 ...

  7. 大坌坑文化」是臺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時間大約在六千多年前到五千年前之間,又稱為「粗繩紋陶文化」。 大坌坑文化遺址大多出現在海濱、河口或湖濱,是一個適應海洋、河流、沼澤等環境的文化。 許多學者認為,大坌坑文化是從大陸東南沿海移入的新文化,而且是南島民族最早的祖先之一。 代表性遺址有大坌坑遺址、鳳鼻頭遺址、八甲遺址、長光遺址、果葉遺址。 細繩紋陶文化. 大約在四千五百年前到三千五百年前之間,臺灣的史前文化由大坌文化逐漸演變到另一個階段。 考古學者稱為「細繩紋陶文化」或「繩紋紅陶文化」。 這個文化廣泛分布在全臺灣各沿海地區,晚期沿河谷向內陸移動。 學者按各地區細繩紋陶文化的差異又區分為牛罵頭文化、牛稠子文化、東部繩紋陶文化等。 陶器表面的細繩紋是它們的共同特徵。

  8.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