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奈米,又稱納米,為微米的千分之一倍(符號 nm,英式英語: nanometer、美式英語: nanometer,字首 nano 在希臘文中的原意是「侏儒」的意思),是一個長度單位,指1米的十億分之一(10-9 m)。

  2. 納米,又称奈米,為微米的千分之一倍(符號 nm,英式英语: nanometer、美式英语: nanometer,字首 nano 在希臘文中的原意是「侏儒」的意思),是一个長度單位,指1米的十億分之一(10-9 m)。

  3. 奈米技術 ( 英語:Nanotechnology )是一門 應用科學 ,其目的在於研究於 奈米 規模時,物質和設備的設計方法、組成、特性以及應用。 奈米科技是許多如 生物 、 物理 、 化學 等科學領域在技術上的次級分類, 美國 國家奈米科技啟動計劃 (英語:National Nanotechnology Initiative) 將其定義為「1至100 奈米 尺寸尤其是現存科技在奈米規模時的延伸」。 奈米科技的世界為 原子 、 分子 、 高分子 、 量子點 集合,並且被表面效應所掌控,如 范德瓦耳斯力 、 氫鍵 、 電荷 、 離子鍵 、 共價鍵 、 疏水性 、 親水性 和 量子穿隧效應 等,而 慣性 和 湍流 等 巨觀 效應則小得可以被忽略掉。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奈米材料 廣義上是三維空間中至少有一維處於奈米尺度範圍或者由該尺度範圍的物質為基本結構單元所構成的 材料 的總稱。. 由於 奈米 尺寸的物質具有與宏觀物質所迥異的表面效應、小尺寸效應、巨觀量子隧道效應和量子限域效應,因而奈米材料具有異於普通 ...

    • 关于“纳米科技”一词运用的争议
    • 特性描述
    • 工具与技术
    • 相關應用
    • 潜在危害
    • 發展趨勢
    • 参考资料

    广义上,纳米技术包括多用来制造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结构的技术。包括那些用来制作纳米线的;包括那些用在半导体制造工业上的技术,如深紫外线光刻、电子束光刻、聚焦粒子束光刻、纳米印刷光刻、原子层沉积和化学气相法;更进一步还包括分子自组装技术。但是这些技术早就出现在纳米时代之前,而不是专为了纳米技术而设计,也不是纳米技术研究的结果。 现在以“纳米”冠名的那些技术,对最有野心的和革命性的分子制造却毫无关系,或者说是远远不能达到要求。这样,“纳米”可能被科学家们和企业家们滥用而形成“纳米泡沫”,而对那些更有野心和远见的工作毫无益处。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了研究者David Berube对纳米领域进行整体上的研究,后者的研究成果出版成为了专著《纳米骗局:纳米技术喧嚣背后的真相》。这个由NNI主席Miha...

    随着尺寸的减小,一系列的物理现象显现出来。这其中包括统计力学效应和量子力学效应。并且,同宏观系统相比,许多物理性质会改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材料的表面体积比。纳米技术可以视作在传统学科上对这些性质详尽描述的发展。进一步讲,传统的学科可以被重新理解为纳米技术的具体应用。这种想法和概念上的互动对这个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广义上讲,纳米技术是科学和技术在理解和制造新材料新器械方向上的推演和应用。这些新材料和技术大体上就是物理性质在微尺度上的应用。 和这些系统的定性研究相关的领域是物理、化学和生物,以及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但是,由于纳米科技的多学科和学科交叉的特性,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也被视作纳米技术重要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纳米工程师们住眼观新材料的设计,合成,定性描述和应用。...

    当代电子和中子的发现让人类知道还有比我们能想像到的最小的东西还要小的物质时,对纳米世界的好奇心已经萌发。当然,1980年代,可以研究纳米结构的早期工具的发展才真的使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成为可能。 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这两种早期的扫描探针促成了纳米时代的到来。同时,基于STM的许多其它类型的扫描探针显微镜,使得观测纳米结构成为可能。 探针的探头可以用来操纵纳米结构(这种工艺叫做位置组装)。但是这种过程太慢了,从而到导致了各种纳米光刻技术的发展,例如蘸笔纳米光刻术,电子束曝光和纳米压印术。 光刻是自上而下的制作技术,用来把大块物体缩小到纳米尺寸。相对的,自下而上的技术直接用原子或分子搭建更大的结构。这些技术包括化学合成,自组装和位置组装。

    综上所述,纳米科技实际上涵盖了一切在納米范围的物理、化学的技术和工艺,说它包罗万象也不算过分。不过现在坊间多在炒作概念,很多都局限于实验室的理论阶段,比较现实的是机械方面的润滑剂,化工方面的催化剂,还有医学方面的定点超效药剂。

    和生物技术一样,纳米科技也有很多环境和安全问题(比如尺寸小是否会避开生物的自然防御系统,还有是否能生物降解、毒性副作用如何等等)。 纳米技术的潜在危害可以广义的划分为下面几个方面: 1. 纳米颗粒和纳米材料对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 2. 分子制造(或高级纳米技术)的危害 3. 社会危害

    未來纳米技术趨勢

    高级纳米技术,有时被称为分子制造,用于描述分子尺度上的纳米工程系统(纳米机器)。无数例子证明,亿万年的进化能够产生复杂的、随机优化的生物机器。在纳米领域中,我们希望使用仿生学的方法找到制造纳米机器的捷径。然而,K Eric Drexler(英语:K Eric Drexler)和其他研究者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提出:高级纳米技术虽然最初会使用仿生学辅助手段,最终可能会建立在机械工程的原理上。(另见机械合成。) 在2005年8月,50名来自不同领域的国际专家被纳米技术责任中心(Center for Responsible Nanotechnology)组织起来研究分子纳米技术的社会内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为了决定分子纳米科技的发展道路,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英语:Battelle)和Foresight Institute(英语:Foresight Institute)正在领导制定一个基础广泛的发展规划项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预计2007年早些时候完成。 设计和制造和自然细胞甚至器官相仿的人工组织...

    美國

    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ational Science Board)於2003年底批准「國家奈米科技基礎結構網路計畫」(National Science Board Approves Award for a National Nano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Network,簡稱NNIN),將由美國13所大學共同建構支持全國奈米科技與教育的網路體系。該計畫為期5年,於2014年一月開始執行,將提供整體性的全國性使用技能以支持奈米尺度科學工程與技術的研究與教育工作。預估5年間至少投資700億美元的研究經費。計畫目的不僅在提供美國研究人員頂尖的實驗儀器與設備,並能訓練出一批專精於最先進奈米科技的研究人員。 1. 美國發展最新奈米細胞製造技術 1. 奈米技術可製造出粒子小於人類血管大小的物體,美國國家標準與科技協會(NIST)指出已研究出一種生產一致的,且能夠自行組合的奈米細胞(Nanocells)的方法,以應用在封裝壓縮藥物的治療工作上,目前該技術已提出專利申請[來源請求]。這種技術當前可被運用在藥物的包裝技術上,可以更精確地確保藥物的用量,未來將運用在癌症化...

    歐盟

    1. 歐盟的國際奈米科學研究政策 1. 歐洲是全球最早開始進行奈米科學研究的區域,但由於當時並沒有歐盟加以居中協調與規劃,因此在研究初期因為缺乏資金援助、相關管理上的支援,同時因為面臨專利取得的問題,導致研究人員遭遇許多阻礙,2004年2月,歐盟議會對歐洲地區與國際社會發表一系列有關於奈米科技的專案計畫,以宣示歐洲對於提高奈米科技競爭力的決心。 2. 歐盟將其計畫分為五個主要區域:研究與發展(R&D)、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教育與訓練(education and training)、創新(innovation)以及社會層面(societal dimension)。 3. 根據預估,如歐盟計畫能順利推展,在2010年前將可望為歐洲創造上百億歐元的經濟營收。歐盟議會也強調提高社會大眾對於奈米科技的認知,也同樣屬於整體奈米發展計畫的一部分。另外,公眾健康、安全、環保問題及消費者保護也同樣被包含在此項議題之中。目前,奈米科學及奈米科技仍屬於新興的R&D領域,其所必須解決與進行研究的對象都存在於原子與分子的階層中。奈米科學在未來幾年內的應用是眾所矚目,且必將對所有的科技...

    書名:奈米商機,作者:葛林·費雪班(Glenn Fishbine)著/劉世平譯,年份:2003年3月,發行: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公司
    書名:全球奈米技術專利趨勢分析:國家、機構與技術領域(p.1、11、13、58),作/譯者:羅於陵博士、鄭凱安博士編譯,年份:民國九十二年十月,發行單位:國科會科資中心
  6. 纳米技术 ( 英语:Nanotechnology )是一门 应用科学 ,其目的在于研究于 纳米 规模时,物质和设备的设计方法、组成、特性以及应用。 奈米科技是许多如 生物 、 物理 、 化学 等科学领域在技术上的次级分类, 美国 国家奈米科技启动计划 (英语:National Nanotechnology Initiative) 将其定义为“1至100 纳米 尺寸尤其是现存科技在纳米规模时的延伸”。 纳米科技的世界为 原子 、 分子 、 高分子 、 量子点 集合,并且被表面效应所掌控,如 范德瓦耳斯力 、 氢键 、 电荷 、 离子键 、 共价键 、 疏水性 、 亲水性 和 量子穿隧效应 等,而 惯性 和 湍流 等 巨观 效应则小得可以被忽略掉。

  7. 納米技術 ( 英語:Nanotechnology )是一門 應用科學 ,其目的在於研究於 納米 規模時,物質和設備的設計方法、組成、特性以及應用。 奈米科技是許多如 生物 、 物理 、 化學 等科學領域在技術上的次級分類, 美國 國家奈米科技啟動計劃 (英語:National Nanotechnology Initiative) 將其定義為「1至100 納米 尺寸尤其是現存科技在納米規模時的延伸」。 納米科技的世界為 原子 、 分子 、 高分子 、 量子點 集合,並且被表面效應所掌控,如 范德瓦耳斯力 、 氫鍵 、 電荷 、 離子鍵 、 共價鍵 、 疏水性 、 親水性 和 量子穿隧效應 等,而 慣性 和 湍流 等 巨觀 效應則小得可以被忽略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