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孫子兵法》全書共十三篇,以《計篇》開卷,總論戰略決策,而以《用間篇》結束,概述戰略偵察,首尾照應。 中間依次是作戰篇、謀攻篇、形篇、勢篇、虛實篇、軍事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共計六千餘字。
- 原文
- 譯文
- 注釋
- 作者簡介
孫子曰: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欲戰者,無附於水而迎客;視生處高,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絕斥澤,惟亟去無留;若交軍於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背眾樹,此處斥澤之軍也。平陸處易,而右背高,前死後生,此處平陸之軍也。凡此四軍之利,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
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而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丘陵堤防,必處其陽,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凡地有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遠之,敵近之;吾迎之,敵背之。
軍行有險阻、潢井、葭葦、山林、蘙薈者,必謹覆索之,此伏奸之所處也。
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孫子說:凡軍隊行軍作戰和觀察判斷敵情,應該注意:在通過山地時要靠近有水草的谷地;駐止時,要選擇“生地”,居高向陽;如果敵人占據高地,不要仰攻。這些是在山地行軍作戰的處置原則。橫渡江河,要在離江河稍遠的地方駐紮;如果敵軍渡河前來進攻,不要在江河中迎擊,而要乘它部分已渡、部分未渡半渡時予以攻擊,這樣比較有利;如果要與敵軍交戰,那就不要靠近江河迎擊它;在江河地帶駐紮,也要居高向陽,切勿在敵軍下游低凹地駐紮或布陣。這些是在江河地帶行軍作戰的處置原則。通過鹽鹼沼澤地帶,要迅速離開,不宜停留;如在鹽鹼沼澤地帶與敵軍遭遇,那就要占領有水草而靠樹林的地方。這些是在鹽鹼沼澤地帶行軍作戰的處置原則。在平原地帶駐軍,要選擇地勢平坦的地方,最好背靠高處,前低後高。這些是平原地帶行軍作戰的處置原則。以上四種“處軍”原則的好處,是黃帝所以能夠戰勝“四帝”的重要原因。
大凡駐軍,總是喜好乾燥的高地而厭惡潮濕低洼的地方,要求向陽,迴避陰濕,駐紮在便於生活和地勢高的地方,將士就不至於發生各種疾病,這是軍隊致勝的一個重要條件。丘陵、堤防駐軍,必須駐紮在向陽的一面,並且要背靠著它。這些對於用兵有利的措置是得自地形的輔助的。
河流上游下暴雨,看到水沫漂來,要等水勢平穩以後再渡,以防山洪暴至。
凡是遇到“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等地形,必須迅速避開而不要靠近。我遠離它,讓敵軍去接近它;我面向它,讓敵軍去背靠它。
軍隊在山川險阻、蘆葦叢生的低洼地,草木繁茂的山林地區行動,必須仔細反覆地搜尋,因為這些都是容易隱藏伏兵和姦細的地方。
敵軍離我很近而仍保持鎮靜的,是倚仗它據有險要的地形;敵軍離我很遠而又來挑戰的,是企圖誘我前進;敵軍之所以不居險要而居平地,定有它的好處和用意。
處軍相敵:處軍,處置軍隊,指帶領軍隊行軍、紮營、作戰等。處軍相敵,帶領軍隊行軍、紮營、作戰,觀察判斷敵情。
絕山依谷:軍隊穿越山地要依傍溪谷行進。
視生處高:生,生動、生機,這裡引申為開闊。視生處高,要把軍隊駐營於地勢高、視野開闊的地方。
戰隆無登:隆,這裡指高地。戰隆無登,不要去仰攻占據高低的敵軍。
絕水必遠水:水,泛指河川地帶。絕水必遠水,軍隊穿越河川地帶時,要在距離河流較遠的地方駐紮,以免陷入背水一戰的死地。
無迎水流:不要在河的下游駐紮,以免敵軍在上游決水或投毒而遭失敗。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孫武大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伍子胥)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占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
12 小時前 · 孫子兵法 全文電子書,請直接點選 下載。. 歡迎加入 Line社群,口袋裡的Excel小教室!. 歡迎使用贊贊小屋 Excel ERP系統:. 孫子兵法全文在此提供原始內容,包括13篇及答話等章節,可以挑重點直接在線上看,另外同時提供電子書PDF可以下載,方便你瞭解兩千年來 ...
本篇重點在「慎戰」,講的 是國家的長久大計,提出了「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思想,分析了決定 戰爭勝負的基本條件,並提出了「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的軍事名言。
- 689KB
- 37
《孫子兵法》的十三篇的結構編著而成的,內含始計篇、作戰篇、謀攻篇、軍形篇、兵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間篇...
其他人也問了
孫子兵法是什麼?
閱讀《孫子兵法》要堅持哪三個原則?
《孫子兵法》對中國古代軍事文化的形成有何影響?
孫子兵法為何被譽為“兵學聖典”?
孫子兵法的靈魂是什麼?
孫子如何提出軍事情報的重要性?
2019年12月31日 · 全書從戰略運籌、戰爭預測(《計篇》)起步,經戰爭准備(《作戰篇》)、運用謀略(《謀攻篇》)、發展實力(《形篇》、創造有利態勢(《勢篇》)、靈活用兵、爭奪先機、因敵變化而取勝(《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到解决「處軍相敵
全書共分十三篇,主要論述了 軍事學 的主要問題,對當時和現在的 戰爭 經驗進行了總結,提出了一些著名的革命性軍事問題,並且揭示了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軍事規律。 始計第一 (原篇名應作「計」) 作戰第二. 謀攻第三. 軍形第四 (原篇名應作「形」) 兵勢第五 (原篇名應作「勢」) 虛實第六. 軍爭第七. 九變第八. 行軍第九. 地形第十. 九地第十一. 火攻第十二. 用間第十三. 據 銀雀山漢墓 出土的 竹簡 《孫子兵法》佚文,篇名尚有: 〈吳問〉. 〈四變〉(原無篇名,由竹簡整理者據文義補擬) 〈黃帝伐赤帝〉. 〈地形二〉(殘缺過甚。 原篇名作「 刑二」,竹簡整理者認為缺字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