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位置. 小林里為甲仙區最北邊及面積最大之一里,面積有47.913平方公里,西以 阿里山山脈 與 台南市 南化區 為界,東以 玉山 與 桃源區 為鄰,北接 那瑪夏區,南臨關山里,村落聚集 楠梓仙溪 東岸河岸山腳下,東西兩岸都是高山,海拔最高是在東側的 玉山山脈 的大竹溪山有1664公尺,西邊最高是 阿里山山脈 海拔1008公尺,最低是河岸約345公尺,年平均雨量2018.2公公釐,露出的岩層是中新世 沉積岩,以關刀山 砂岩 、背頁岩為主,為土壤肥沃的河流 沖積扇 地形。 戒嚴時期 曾與政府激烈抗爭的 錫安山新約教會 亦位於小林地區西北方的雙連堀山區。 交通. 小林里交通以 台29線 (原 台21線)起至甲仙,經關山、小林至 那瑪夏區 南沙魯里,全長25公里,有 高雄客運 班車行駛 [4]。
2019年8月7日 · 小林村,許多台灣人第一次知道這個地方,便是在它從台灣徹底消失的那一刻。 10年來,死亡的陰影不曾片刻遠離小林人;重生的努力更是千迴百折。 痛失家人,已成永遠無可抹滅的夢魘;消失的家園,在遷村一分為三時註定難以完整重建;而透過國賠希冀由司法尋求人道的正義,則在差別化的判決中擊碎。 所幸還有,在創傷陰霾與現實考驗中,迸發的文化再生能量,展現絕地逢生的一線曙光。 10年後,《報導者》團隊進入遷移後的小林永久屋、走訪多位遺族,看見倖存下來的人,每一天仍是煎熬與考驗,他們的痛苦與焦慮從平復失去家園的創傷、到如何讓小林村「死而復生」,為自己尋根、為故鄉留根。 這場世紀浩劫透過時空對照,也更能檢視國家體系在災害防救與災區重建中的不義與缺失。 但也鼓舞人心的見證了,災難中成長的台灣人,有多麼強韌的生命能量。
- 大雨
- 遷村
- 夜祭、太祖、新公廨
- 刺繡、舞團、雞角刺
周坤全的經歷,是許多小林村民的共同回憶。十年前,莫拉克颱風挾帶強大的西南氣流,落下豪雨,引發獻肚山崩塌,形成短暫的堰塞湖,大量湖水旋即潰堤,土石泥流沖進小林村,掩埋了半個村落。當日是8月8日,正是台灣的父親節,又逢假日,不少外地的小林村民回鄉團聚過節,傷亡格外慘重,根據小林紀念公園的統計,共有462人罹難。 回想起八八風災當天,每個小林人都有一本令人心碎的故事。從現場逃出的陳紅柿,回想起十年前的8月,仍覺得大水就在眼前。 「那天雨一直下一直下,大家叫我們趕快跑啊!說前面整座山都崩下來了,我們跑了之後沒幾分鐘,大水就整個都趕下來了,半個村子都沒有了,我們也是差一點而已啊。我們(躲在高處)往那邊看過去,一直不敢想、又一直在想,『難道真的都沒厝了嗎?真的嗎?』正在想,又聽到上游『砰』的一聲好大聲,...
莫拉克風災後,在慈濟的大力介入下,政府一改過往的中繼屋模式,以「永久屋」為主要的重建機制,等同於直接在平地建造一個全新的村落,取代受災的舊有部落,希望災民直接遷村。(編按:關於永久屋政策深度報導將於8月9日刊出)對於其他受災部落而言,原居地尚未完全滅失,因此永久屋的爭議發生在「是否可以返回原居地」居住;但對於村落全毀的小林人而言,早已不存在「返回原居地」的選項,最大的問題在於,經歷過「家破人亡」的災變之後,能否盡量憑村落原貌重建、找回小林村的記憶? 按照政府原先的規劃,小林村民必須與其他區域的災民共同居住在杉林的永久屋區(今杉林大愛村),無法保有獨立的社區空間。許多小林村民對此不能接受,堅持小林村必須獨立重建,但對於理想的重建地點,村民之間意見仍有分歧。有人想重回甲仙五里埔舊址,就近原地重建...
小林村的夜祭,屬於平埔族傳統祭儀之一。在每年第九個月圓之日舉行,是傳統解除「禁向」、迎來「開向」的日子。「向」,可以泛指一切與祖靈、信仰或禁忌相關的事物,根據清代《安平縣雜記》記載:「其俗例禁向後,男女各要專心農事,不能射獵、歌舞,亦不能婚嫁,可以定親。倘有違背,則其家所有種作產物,一概失收無望。至開向後,任從射獵、歌舞,婚嫁不妨。」 每年農曆三月禁向、九月開向的祭儀,構成了小林人的歲時,與「公廨」信仰的相關事務,也有固定的家族在負責。公廨是信仰中心,當中祭拜太祖,是過往部落信仰、軍事與政治中心,也是每年夜祭舉行的地點。小林人相信太祖是七位女性祖靈,因此公廨內的祭品俱有七件,七顆檳榔、七支香煙、七杯酒,構成了公廨的祭祀大禮。 每年的小林夜祭,都是由部落青年的「走向」開場。青年齊聚在公廨前,鳴...
這份在災後與祖靈的親近感,真實映照出村民在災後的心靈狀態。「風災過後,我們這些『被留下來的人』常常會問:為什麼是我?」徐銘駿在2019年向來客導覽社區時,說出了這句令人震撼的話語。為了回答這個天問,他們做了許許多多的努力,在生者與死者、過去與未來之間來回對話。 「風災之後,我更加覺得自己是原住民。」徐銘駿並不諱言,在八八風災之前,自己比較少思考身分認同的議題。災前在高雄市區工作的他,生活就如一般同齡年輕人一樣,下班就跟朋友約出遊、打球、旅行,小林村對他而言,是假日大節才會回去的老家。但在風災之中,父母俱逝,徐銘駿回到村裡,經歷反覆哭泣、睡覺、打電動轉移注意力的循環之後,他開始參與社區事務。漸漸地,社區活動與傳統文化成為支撐他站起來的支柱。 2019年七月,一個平凡的週末午後,徐銘駿帶著訪客在...
其他人也問了
為什麼小林村叫「小林」?
小林部落為何被滅村?
小林里是什麼地方?
小林村人際關係如何?
小林村紀念公園是什麼?
小林村悲劇是什麼?
獻肚山的崩塌地位於小林村以東標高800公尺以上位置,分為東南方大的、與偏北方略小的兩個崩塌地;標高570公尺以下,包含整個小林村位址都是崩塌物的堆積區,標高570至800公尺處則為土石流通區。
小林里 (台湾客家语 南四县腔:seuˋ limˇ liˊ/seuˋ naˇ liˊ; 台湾话: Sió-nâ-lí),位于 台湾 高雄市 甲仙区 东北,里辖18邻,其中1至8邻称为五里埔,9至18邻称为 小林,曾为人口最多的 大武垅族 部落之一。. 2009年因 莫拉克台风 导致献肚山发生重大山崩 ...
2015年8月7日 · 政府單位事後檢討,發現小林村屬於「大規模崩塌高潛勢區」,根據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最新統計,台灣還有84個聚落和小林村一樣,面臨鄰近地區發生大規模崩塌的威脅。
小林村紀念公園,位於臺灣 高雄市 甲仙區 小林里 五里埔,鄰近小林村遺址,是為了紀念2009年8月9日凌晨莫拉克風災中遭土石掩埋的462位小林村村民。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