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廖繼春是第二位入選的台灣畫家,第一位是畫家陳澄波的《嘉義街外》(1926年)。 同時期的第九屆帝展亦有第三位台灣畫家 陳植棋 《台灣風景》入選。

  2. 廖繼春的油畫創作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早年作品受日本外光派影響;中年作品趨半抽象,偏愛粉紅色與綠藍綠色調的對比,呈現野獸派風格;1962年應美國政府邀請赴美考察習畫,遍觀美國各大美術館,視野得以擴大,晚年達到個人繪畫高峰,作品呈半具象半

  3. 廖繼春(1902年1月4日—1976年2月13日),台中 豐原圳寮人 [1],張廖家族後代 [2],繼字輩,台灣畫家,美術教師,台展、省展審查委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系教授。

  4. 廖繼春(1902-1976)出生於臺中豐原農家,屬最早留日的前輩畫家之一,其畫風早期富有外光派色彩,中期始趨向接近抽象的表現形式,以色彩象徵性捕捉對象物的現實感,晚年又回歸具象,追求他所認為「堅實而永恆」的作品。

  5. 郭柏川在台南成大建築系教美術長達20年,1950 ~ 60年代為其創作鼎盛時期,台南孔廟與赤嵌樓是此時期最常入畫題材,其他如人物、花卉、水果及魚描繪亦常見筆端;亦擅長擷取台灣民間器物特殊性,舉凡刺繡與廟宇紅牆色彩風格,皆成其作品元素

  6. 有香蕉樹的院子》(日語: 芭蕉の庭 )是臺灣畫家廖繼春在1928年期間所完成的油畫作品,該作品內容主要描繪日治時期臺南市街頭家居前院生活景色。

  7. 廖繼春(1902-1976)出生於臺中豐原農家,屬最早留日的前輩畫家之一,其畫風早期富有外光派色彩,中期始趨向接近抽象的表現形式,以色彩象徵性捕捉對象物的現實感,晚年又回歸具象,追求他所認為「堅實而永恆」的作品。

  8. 廖繼春(1902-1976)出生於臺中豐原農家,屬最早留日的前輩畫家之一,其畫風早期富有外光派色彩,中期始趨向接近抽象的表現形式,以色彩象徵性捕捉對象物的現實感,晚年又回歸具象,追求他所認為「堅實而永恆」的作品。

  9. 廖繼春堪稱為台灣第一代西洋畫家中,最具現代繪畫觀念的一位。 臺北市立美術館官方網站,1983年12月24日正式開館。 位於臺北市圓山中山美術公園,佔地六千二百坪,全館建築共分六層─地下三層、地上三層,共有展場23間、餐廳、戶外咖啡, 藝術書店、圖書室、視聽室、哺乳室, 美術教室, 資源教室, 停車場等休憩服務空間。 建築由高而潘建築師事務設計監造,以懸臂飛廊之「井」字結體形式,四周牆面整片玻璃採光,中樞內庭承接自然光源,具現代建築風格,極富國際都會之時代特色。 網站提供參觀訊息、交通指引、展覽訊息、多媒體內容、教育活動、美術教室預約、師生園地、典藏資料庫、研究、書店購書、會員服務、以及美術行政、客服中心等。

  10. 2023年1月4日 · 1927年畢業後的廖繼春任教於臺南長老教會中學,創設赤島社。 早年他泛印象畫風頗受日治時期各種美術競賽青睞。 1927年首屆臺展中,他就以《裸女》獲特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