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彭婉如(1949年7月13日—1996年11月30日),中華民國 新竹市人,女權運動者。 畢生致力於 兩性平等 教育以及 婦女運動 。 為了在社會上落實 兩性平權 ,投身政治,推動多項保障女性法案。

  2. 12月3日下午,警方在高雄縣鳥松鄉(今高雄市 鳥松區)工廠的芭樂園中發現彭婉如的遺體。彭婉如全身身中35刀,多集中在後背部,而且傷口深入胸腔,甚至還把右眼眼球挖掉,全裸棄屍。

  3. 彭婉如(1949年7月13日—1996年11月30日),中华民国 新竹市人,女权运动者。 毕生致力于 两性平等 教育以及 妇女运动 。 为了在社会上落实 两性平权 ,投身政治,推动多项保障女性法案。

  4. 在1990年代的修憲過程中,彭婉如等婦運人士推動女性保障名額入憲。彭婉如更因在民進黨黨內推動《婦女參政四分之一保障條款》,而被稱為「彭四分之一」。[24] 1999年,《地方制度法》規定地方議會女性議員不得低於四分之一 [25]。

  5. 劉邦友血案 發生於1996年11月21日早晨, 臺灣 桃園縣 桃園市(今 桃園市 桃園區 )縣長官邸的一起槍擊殺人案件,造成八死一重傷,死者包括時任 縣長 劉邦友 。 劉邦友因而成為 台灣地方自治 史上第一位於任內遇害的縣市首長。 事發經過. 被害者與涉案人員. 被害者 一共九人:桃園縣長劉邦友、縣長 機要祕書 徐春國 、縣長 司機 劉邦明 、縣長官邸警衛 劉明吉 、縣長官邸警衛 劉邦亮 、縣長官邸菲律賓籍 幫傭 劉梅 、 桃園縣議員 莊順興 、桃園縣議員 鄧文昌 、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 技士 張桃妹 。 被害者們被兩名身著 雨衣 的 歹徒 挾持到官邸 警衛室 中,以近乎 槍決 的方式槍擊 頭部 ,一共開了十三槍,結果造成八死一重傷,只有鄧文昌在 急救 後死裡逃生。 偵查過程.

  6. 1996年12月3日,婦女運動者彭婉如證實遇害,引起台灣婦女團體震撼,決定策劃一個紀念活動。 後來即發展為女權火照夜路大遊行。 訴求是爭取婦女夜行權。

  7. 1996年12月3日,妇女运动者彭婉如证实遇害,引起台湾妇女团体震撼,决定策划一个纪念活动。 后来即发展为女权火照夜路大游行。 诉求是争取妇女夜行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