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 天前 · 這節要討論的煩惱是,總是結交不到親密朋友。. 這也是常見的事例。. 其原因不只有一個,這邊想要以心理學上經常說的心理距離來做解釋。. 人與人的心理距離,是根據「自我揭露〈self disclosure〉」的程度來判斷。. 自我揭露,如同字面上的意思,即是展開 ...

  2. 2023年12月2日 · 人們未必從一開始就對關係親密的人抱著好感初次見面時明明幾乎沒留下印象在日後多次見面的過程中產生親近感的人也很多。 見面的機會愈多,人們就會愈喜歡對方,這稱作單純曝光效應。

  3. 6 天前 · 不想失去好友,又想拒絕煩人拜訪銷售與推銷?. 不妨這樣做…. 突然出現很久沒聯絡的朋友、或是點頭之交的媽媽團成員說:「這個聚會很有趣喔!. 」陪對方去之後,發現竟然是直銷的宣傳─你有過這種經驗嗎?. 為了拒絕身邊的人宣傳直銷,實在太費心了 ...

  4. 2024年5月19日 · 三面向大人心態調整. 本文出自《嬰兒與母親─2019年1月號》 該如何理解孩子的哭鬧. 大人在看哭的行為時,很容易把它貼上負面標籤,醜表示,大人覺得孩子總是在得不到他想要的就用哭的方式去要,這讓我們有不舒服的感覺,因此我們通常認定那是比較負面的表現,即使你事實上沒有這樣想,但哭聲造成的情緒影響會讓你有這樣的感覺。 你也會對孩子說「哭沒有用! 」? 對比較大的孩子這樣講,不完全沒有道理,我們要表達的是不要只是哭,應該想辦法解決,醜表示:「我通常會跟孩子說『用讓你自己會比較開心的方法。 』」有些孩子他不高興的時候,習慣會把情緒丟給父母,一直要你安慰他、陪他,此時醜會跟孩子說,「你有沒有發現,當你一直要我陪你、要我做什麼,可是我做了你也沒有比較開心啊!

  5. 2020年9月30日 · 近因效應是心理學上的一個概念,即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對他人最近、最新的認識往往占據主體地位,與首次見面時間間隔越長,近因效應就會越明顯。想一想,你對遠去的朋友最深刻的印象是不是他揮手離開的那一刻?分手的男女朋友,記憶是不是停留在最後一次爭吵?

  6. 為了要笑著道別. 即使是像「這樣算是協助病人吃完飯了嗎?. 」「要幾小時後再換尿布?. 」「像這種時候你都怎麼做?. 」等無法親自見面討論的狀況,如今也能用電子郵件或LINE等服務輕鬆聯絡對方。. 還能在網路的照護討論區,與人分享有關長照的煩惱 ...

  7. 2024年5月3日 · 這些勇敢沒哭的時刻並不多見,卻是鼓勵孩子自我突破最重要的動力,所以,更需要媽花心思細膩觀察、刻意強化。 媽可以試著做個「例外偵探」,努力發現孩子沒哭的時候、勇敢的時候、主動的時候、微笑的時候…等。

  1. 相關搜尋

    大s 汪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