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2日 · 假設是前者基本上只要備齊申請書航空公司的延誤證明以及機票等搭機證明都可以獲得理賠。 相對複雜的是「從台灣出發」的認定條件,有些保單必須要報到甚至入關之後,才擁有理賠的資格。

  2. 2022年5月10日 · 由於近期民眾至醫療院所要求開立診斷證明書需求大增擔心會對醫療院所量能產生排擠效應金管會在 8 日召集產壽險公會及相關業者研議將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做為申請保險理賠的確診證明文件來加速理賠受理流程及舒緩醫院人潮9日已確定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系統將增加顯示身分證字號資料不過至今產險與壽險公司都還未鬆口同意接受業者憂心未來理賠爭議只會越來越多, 當隔離、確診的認定標準降低,就會有越多的人有機會申請理賠,產險公司理賠金額可能瞬間飆高。 以有效保單 600 萬件計算,若有三成的保戶提出理賠、一張保單賠 5 萬,恐怕要賠 900 億元,相較於 80 億的保費收入,恐怕引發帳上現金流不足等問題,就會需要透過增資來補足資金缺口。

  3. 2020年3月2日 · 廖淽柔表示理賠範圍通常是以下3大類團費交通費與住宿費備齊沒有辦法拿到退費的證明便可向產險公司申請理賠。 當旅行國家距離較遠、需要轉機時,有些產險公司認定轉機地為旅遊地之一,像是在香港轉機,也會符合理賠資格。 航班因檢疫延誤起飛,部分產險公司有理賠. 除了取消旅程之外,因為疫情檢疫拖到航班起飛時間者,部分產險公司會以行程延誤理賠,至於到當地才被宣布為疫區、得提前返台時,則能用行程縮短為由提出申請。 兩大原則:該國被公告為疫區,須於公告前投保. 廖淽柔特別提醒,旅遊不便險要發揮作用,最大的原則就是「宣布該國家或地點為疫區之前投保完成」,才能取得資格,舉例來說政府已經公告中國為疫區,在公告之後才投保,無法獲得任何理賠。

  4. 2017年5月8日 · 這時候,她總是先扮演傾聽者的角色,「罵你代表他重視你,讓他講完就好了。. 陳慧書說,被罵就像是早上起床刷牙洗臉一樣,習慣就好,但「只要他還在電話上,你就有機會」。. 對於被直接掛電話的經驗,她也有正面的詮釋,「那也很好阿,代表他沒有 ...

  5. 2014年9月19日 · 社會保險:你的經常性給付可能會被分成上海領取和台灣領取二部分,公司會在上海替你辦理必要的社會保險,你也可以保留台灣的勞健保. 搬遷補助:從台灣去上海的時候提供一筆、派任結束返台的時候再給一筆,可能會是月薪的一定倍數,比方說二個月或一個月,也可能會是一筆絕對的金額。 通常這種補助會要求實支實付. 住房津貼:公司可能會在你的辦公室附近租一個房子給你,或是給你一個定額的預算讓你自己去找房子. 眷屬福利:有一些外商公司會針對在派駐當地沒有工作的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依照眷口數提供津貼,或是提供子女教育補助. 探親假/探親機票:一年四次探親假,每次一周。 外加台北上海來回機票八張,讓你和你的配偶可以回台灣探親.

  6. 2022年4月26日 · 但具體來說, 職業災害在法律上有兩種意義:一種是由雇主負擔補償責任的「職業災害」(規定於勞動基準法中),第二種則是由勞工保險局給付職災保險補償的「職業災害」 (原規定於「勞工保險條例」中,2022 年 5 月起將由「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進行規範)。 兩者對於職業災害的範圍略有差異。 多數情形是,勞工既能向勞保局請領職災保險給付,也可向雇主請求補償,不過雇主能主張不再支付勞保已支付之部分(即所謂「抵充」) ;少部分情形中,勞工雖能向勞保局請領職災保險給付,但因不構成勞基法的「職業災害」,所以不能向雇主請求職災補償。 本文主要針對得向勞工保險局請領職災保險的「職業災害」一類說明。

  7. 2020年2月5日 · 依照《勞動事件法》,勞資爭議時,勞工可聲請調解,由勞動法庭法官一人及勞動調解委員兩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如調解不成立,還可提起訴訟。 勞資爭議調解流程. 經理人月刊 第 182 期. 此法賦予勞工幾項重要權利: 1. 如果勞工簽署了一份不利自己且顯失公平的雇傭契約,勞工可不受此契約約束; 2. 雇主須提供爭議相關的工資清冊、出勤紀錄、加班及不休假獎金計算方式等文件,勞工無須辛苦蒐證; 3. 勞工可尋求工會派出輔佐人員無償協助; 4. 勞工可爭取減徵或暫免訴訟裁判費及執行費; 5. 勞工可爭取如前述不上班但公司繼續付薪水的「定暫時狀態處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