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邲之戰,指中國 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於西元前597年在邲(今河南 滎陽東北)發生的一場大戰。 泌水入滎陽稱「蒗盪渠」,可寫作「兩棠」,所以此戰又可稱為 「兩棠之役」 。

  2. 邲之战 ,指 中国 春秋 时期, 晋国 和 楚国 於西元前597年在邲(今 河南 荥阳 东北)发生的一场大战。 泌水入荥阳称“蒗荡渠”,可写作“两棠”,所以此战又可称为 “两棠之役” 。 如《 吕氏春秋 ·至忠》和 贾谊 《 新书 ·先醒》都写作“战于两棠”。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有《两棠之役》多种。 [1] 背景. 楚國在春秋初期於南方崛起,卻不能稱霸中原,原因是春秋之初先後有齊、晉等諸侯國稱霸;楚國則被排除出中原並被各國視為蠻夷。 前632年,晉楚 城濮之戰 之結果為晉大勝,不但使 晉文公 奠定霸主之位,成為與 齊桓公 齊名的霸主,更一直使楚人耿耿於懷。 晉文公身故以後,楚國多次乘機北伐,但晉國當時執政的 正卿 趙宣子 的強權,使楚人依舊不敢跟晉國正面交鋒。

  3. 秦晉殽之戰 [1] 首見於《 春秋左傳 》,乃是 秦國 與 晉國 之間所發生的一場大戰。 此戰發生於公元前627年( 魯僖公 三十三年、 周襄王 二十五年、 鄭穆公 二年、 秦穆公 三十三年、 晉襄公 元年)。 戰地位置 [ 編輯] 主條目: 崤. 崤山 在今 河南省 西部,屬 秦嶺 支脈,分東西兩崤,延伸 黃河 、 洛水 之間,長160餘公里,山勢自西南向東北走向,高峰有 青崗山 (1903m)和 冠雲山 (1666m)等。 背景 [ 編輯] 燭之武退秦師 [ 編輯] 主條目: 燭之武退秦師. 公元前630年( 魯僖公 三十年、 周襄王 二十二年、 鄭文公 四十三年、 晉文公 七年、 秦穆公 三十年)時, 晉文公 率兵入侵 鄭國 首都,進行武力包圍。

  4. 邲之戰,又稱“兩棠之役”,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會戰,是當時兩個最強大的諸侯國——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較量。 前627年 崤之戰 後,秦立即將其在攻鄀之戰中所俘楚將 斗克 釋放,與楚結盟,共同抗晉。 晉國為保持霸主地位,也不得不在西、南二方對付秦、楚兩大國的挑戰。 所以, 楚國 雖未參加 崤之戰 ,但卻是崤之戰的最大受益者。 公元前597年,楚國圍攻 鄭國 , 晉國 派 荀林父 率三軍救鄭,雙方在邲地 (今河南鄭州北)展開爭奪,在作戰中,晉軍內部分歧不斷,將帥不和,缺乏統一指揮而各自為戰,又顧忌秦軍從背後偷襲。 楚軍利用晉軍的弱點,適時出擊,戰勝對手,從而一洗 城濮之戰 中失敗的恥辱,在 中原爭霸 鬥爭中暫時占了上風。 楚莊王 也由於此役的勝利而一舉奠定了“ 春秋五霸 ”的地位。

  5. 鞌之戰 又名 鞍之戰 ,是中國歷史上 春秋時期 齊國 和 晉國 之間發生於前589年六月十七的一場戰鬥。 作戰的地點是 鞌 。 前589年, 齊頃公 率齊軍討伐 魯國 及 衛國 ,魯國及衛國派使者至晉國求援。 郤克 隨即率晉軍車八百乘,討伐齊國以救魯、衛。 韓厥 在出戰前的那天夢見自己的父親 子輿 警告他不要站在 戰車 的兩側,以防被射殺。 他因此戰在車的正中。 他在追趕齊頃公的時候為齊侯駕車的邴夏認出他是個君子,要讓人射殺他。 齊頃公認為認出他是君子還射殺他不禮。 因此射倒了韓厥的左右(按:先秦的材料中“斃”字沒有“死亡”之意,所以此處解釋為“倒仆”更為恰當。 )。

  6. 邲之戰,又稱“兩棠之役”,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會戰,是當時兩個最強大的諸侯國——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較量。. 公元前597年,楚國圍攻鄭國,晉國派荀林父率三軍救鄭,雙方在邲地 (今河南鄭州北)展開爭奪,在作戰中,楚軍利用晉軍內部分歧 ...

  7. 邲之战,又称“两棠之役”,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会战,是当时两个最强大的诸侯国——晋、楚争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较量。. 前627年 崤之战 后,秦立即将其在攻鄀之战中所俘楚将 斗克 释放,与楚结盟,共同抗晋。. 晋国为保持霸主地位,也不得不在西、南 ...

  1. 相關搜尋

    邲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