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李牧(?—前229年),名 繓 ( zuǒ ) [1],字牧 [2],以字行,战国後期军事家,赵国名将,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战国四名将。 李牧驻守代郡、雁门郡期间,率军大破匈奴。在肥之战、番吾之战两次击败秦国,受封武安君,但最终被赵幽缪王杀害。

  2. 鄭觀應 稱讚李牧:古之為將者,經文緯武,謀勇雙全;能得人,能知人,能愛人,能制人;省天時之機,察地理之要,順人和之情,詳安危之勢。. 凡古今之得失治亂,陣法之變化周密,兵家之虛實奇正,器械之精粗巧拙,無不洞識。. 如春秋時之 孫武 、李牧 ...

  3. 明正德元年 (1506年),为了纪念李牧而重建,称武安君庙,俗称李牧祠。. 三百五十年後,清咸豐六年 (1856年),僧人 善全 在武安君庙旧址上兴建佛寺,改名为 护国镇边寺 ,寺内仍供奉有李牧像。. 民國二十六年 (1937年),侵华日军占领雁门关后,镇边寺遭到毁灭 ...

  4. 基本介紹. 中文名 :李牧. 國籍 :趙國. 民族 :華夏族. 出生地 :柏仁. 逝世日期 :公元前229年. 職業 :軍事家. 主要成就 :敗匈奴、滅襜襤、破東胡. 連卻秦軍. 封爵 :武安君. 地位 :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人物生平. 大破匈奴. 李牧,是趙國北部邊境的良將,趙國柏仁人。 長期駐守代地雁門郡,防備匈奴。 他有權根據需要設定官吏,防地內城市的租稅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為軍隊的經費。 他每天宰殺幾頭牛犒賞士兵,教士兵練習射箭騎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偵察敵情的人員,對戰士待遇優厚。 訂出規章說:“匈奴如果入侵,要趕快收攏人馬退入營壘固守,有膽敢去捕捉敵人的斬首。 ”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傳來警報,立即收攏人馬退入營壘固守,不敢出戰。 像這樣過了好幾年,人馬物資也沒有什麼損失。

  5. 李牧(?-前229年),又名李繓,嬴姓,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中国战国末期赵国著名将领。李牧先是长驻代、雁门,保卫赵国北部边境,被称为良将。

  6. 2021年8月26日 · 2021/08/26, 人文. 戰國四大名將李牧:屢次打敗強大的秦國,卻被自己國君賜死的悲劇英雄. Stanley. 數理工的直男、文史哲的宅男。 以平凡人的視角,嘗試解構每段不平凡的故事。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李牧每天思考的,都是怎麼打敗強大的對手,怎麼用最小的損失換取最大的勝利,怎麼守護他土生土長的趙國,怎麼樣用一場一場的勝利打消秦國消滅趙國的想法。 換來的卻是趙幽繆王不信任他,甚至還懼怕他,最後還一時腦衝將李牧賜死。 自商鞅變法後,戰國能兩次戰勝秦國只有兩位,一位是上次介紹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這次介紹另一位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

  7. ja.wikipedia.org › wiki › 李牧李牧 - Wikipedia

    (り ぼく、生年不詳 - 紀元前229年)は、中国 戦国時代の趙の武将は繓(さつ) [1]、字は牧 [2]。白起・王翦・廉頗と並ぶ戦国四大名将の一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伝」において、司馬遷は李牧を「守戦の名将」と位置づけている。

  8.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战国时期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9. 2020年7月13日 · 李牧戰國後期的趙國名將,他最初登場於史冊時,是他奉趙王命令駐守於代郡及雁門郡(今日的山西省境內)好防範北方的匈奴。 當時李牧享有軍政特權,不只統兵,還可以在駐防城市抽取稅收作為軍費。 李牧的軍費有多少呢? 歷史並沒有記錄下詳細的數字,但從李牧下令:「每天宰牛犒賞士兵。 」這件事可看出那是一筆巨款。 在以農業為主的古代社會,牛是耕田用的重要生產力,不但不會輕易屠宰,且許多朝代還有規定擅殺牛者要判處死刑的嚴懲。 宋代有名的包拯,就曾經主持過一場毀損牛隻的案例,可見牛在民間被重視的程度。 就算在現代,一些維持傳統農業的非洲部落,仍以擁有牛隻的多寡判定誰比較有錢,由此可以想像牛在古代的財富意義。 而李牧所處的周代則有《禮記》記載:「諸侯無故不殺牛。

  10. 2016年4月22日 · 李牧,是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與白起 、 王翦 、 廉頗 並稱「 戰國四大名將 」。白起一直到死,沒有人稱呼他為白老將軍,說明白起死時沒有多麼老,李牧同樣,到他被害死,也沒人稱他為李老將軍,也是死得正值當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