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2. 2019年4月12日 · 這首詩寫於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暮春,當時杜甫官運不濟,因此透過描寫長安遊曲江的暮春之景,慨嘆春光易逝,人事無常,不僅抒發對國興衰之感,也對自己的人生際遇,興起及時行樂,不被浮名羈絆的心志。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0年4月15日 · 杜甫. 系列:杜甫詩選|杜詩集. 杜甫詩選 曲江二首. 其一. 【原文】. 一片花飛減卻春1,風飄萬點2正愁人。. 且看欲盡花經眼3,莫厭傷多4酒入唇。. 江上小堂5巢翡翠,苑6邊高塚臥麒麟。.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7絆此身!.

    • 概觀
    • 作品原文
    • 注釋譯文
    • 創作背景
    • 作品鑑賞
    • 作者簡介

    《曲江二首》是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寫於乾元元年(758年)暮春。杜甫時任左拾遺,此時安史之亂還在繼續。曲江又名曲江池,位於長安城南朱雀橋之東,是唐代長安城最大的名勝風景區。曲江的盛衰與大唐同在。詩人在詩中把曲江與大唐融為一體,以曲江的盛衰比大唐的盛衰,將全部的哀思寄予曲江這一實物,從一個側面更形象的寫出了世事的變遷。

    曲江二首1

    【其一】

    一片段預告飛減卻春2,風飄萬點正愁人3。

    且看欲盡花經眼4,莫厭傷多酒入唇5。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冢臥麒麟6。

    細推物理須行樂7,何用浮榮絆此身8。

    詞句注釋

    1.曲江:河名,在陝西西安市東南郊,唐朝時候是游賞的好地方。 2.減卻春:減掉春色。 3.萬點:形容落花之多。 4.且:暫且。經眼:從眼前經過。 5.傷:傷感,憂傷。江上小堂巢翡翠 巢翡翠:翡翠鳥築巢。 6.苑:指曲江勝境之一芙蓉苑。冢:墳墓。 7.推:推究。物理:事物的道理。 8.浮:虛名。 9.朝回:上朝回來。典:押當。 10.債:欠人的錢。行處:到處。 11.深深:在花叢深處;又可解釋為“濃密的樣子”。見:現。 12.款款:形容徐緩的樣子。傳語:傳話給。 13.風光:春光。共流轉:在一起逗留的盤桓。 14.違:違背,錯過。

    白話譯文

    其一 落下一片段預告瓣讓人感到春色已減。如今風把成千上萬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發愁?且看將盡的落花從眼前飛過,也不再厭煩過多的酒入口。翡翠鳥在曲江上的樓堂上作巢,原來雄踞的石麒麟現今倒臥在地上。仔細推究事物盛衰變化的道理,那就是應該及時行樂,何必讓虛浮的榮譽束縛自身呢? 其二 上朝回來,天天去典當春天穿的衣服,換得的錢每天到江頭買酒喝,直到喝醉了才肯回來。到處都欠著酒債,那是尋常小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古來也是很少的了。但見蝴蝶在花叢深處穿梭往來,蜻蜓在水面款款而飛,時不時點一下水。傳話給春光,讓我與春光一起逗留吧,雖是暫時相賞,也不要違背啊!

    這首詩寫於乾元元年(758年),其時京城雖然收復,但兵革未息,作者眼見唐朝因政治腐敗而釀成的禍亂,心境十分雜亂。游曲江正值暮春,所以詩就極見傷春之情,詩人借寫曲江景物的荒涼敗壞以哀時。

    文學賞析

    曲江又名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城南五公里處,原為漢武帝所造。唐玄宗開元年間大加整修,池水澄明,花卉環列。其南有紫雲樓、芙蓉苑;西有杏園、慈恩寺。是著名遊覽勝地。 第一首寫他在曲江看花吃酒,布局出神入化,抒情感慨淋漓。 在曲江看花吃酒,正遇“良辰美景”,可稱“賞心樂事”了,但作者卻別有懷抱,一上來就表現出無可奈何的惜春情緒,產生出驚心動魄的藝術效果。他一沒有寫已經來到曲江,二沒有寫來到曲江時的節令,三沒有寫曲江周圍花木繁饒,而只用“風飄萬點”四字,就概括了這一切。“風飄萬點”,不止是客觀地寫景,綴上“正愁人”三字,重點就落在見景生情、托物言志上了。“風飄萬點”,這對於春風得意的人來說,會煞是好看,該不會又“正愁人”。但是作者面對的是“風飄萬點”,那“愁”卻早已萌生於前此的“一片段預告飛”,因而用跌筆開頭:“一片段預告飛減卻春!”歷盡漫長的嚴冬,好容易盼到春天來了,花兒開了。這春天,這花兒,是很值得人們珍惜的。然而“一片段預告飛”,又透露了春天消逝的訊息。敏感的、特別珍惜春天的詩人就不能不“愁”。“一片”,是指一朵花兒上的一個花瓣。因一瓣花兒被風吹落就感到春色已減,暗暗發愁,可如今,面對著的分明是“風飄萬點”的嚴酷現實啊!因此“正愁人”三字,非但沒有概念化的毛病,簡直力透紙背。 “風飄萬點”已成現實,那尚未被風飄走的花兒就更值得愛惜。然而那風還在吹。剩下的,又一片、一片地飄走,眼看即將飄盡了。第三句就寫這番情景:“且看欲盡花經眼。”“經眼”之花“欲盡”,只能“且看”。“且”,是暫且、姑且之意。而當眼睜睜地看著枝頭殘花一片、一片地被風飄走,加入那“萬點”的行列,心中滋味就不怎么樣了。於是來了第四句:“莫厭傷多酒入唇。”吃酒為了消愁。一片段預告飛已愁;風飄萬點更愁;枝上殘花繼續飄落,即將告盡,愁上添愁。因而“酒”已“傷多”,卻禁不住繼續“入唇”啊! 蔣弱六云:“只一落花,連寫三句,極反覆層折之妙。接入第四句,魂消欲絕。”這是頗有見地的。然而作者沒有說明要如此“反覆層折”地寫落花,以致魂消欲絕的原因,究竟是僅僅嘆春光易逝,還是有慨於難於直陳的人事問題。 第三聯“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冢臥麒麟。”這一聯並非人們所認為的只是敘述淒涼的景象,而是對尾聯哲學的闡述。如果想要理解這其中的意思那么就要對古代文人道家歸隱思想有所了解了。江上小堂巢翡翠,是指快樂自由的豪放之士。苑邊高冢臥麒麟,則是指人生易老,都會走向衰亡的,哪怕是高高在上的王公貴族也不可避免。由苑邊高冢即足以見得。結合此聯總體,就是說人生苦短,而面對這些則需像翡翠一樣好好快樂一番,即說了前邊愁思在徘徊於不徘徊之間的糾結情緒,又為下文做了很好的鋪墊,可看出杜甫的手筆已經十分成熟。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榮絆此身?” 這兩句意思是:在這個世界上樂是一個人畢生所追求的,那為什麼不去痛快的了一次呢。 大家可以去參考“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去理解詩中行樂的含義,這是一種極為無奈而發出的一句感嘆而已。 聯繫全篇來看,所謂“行樂”,絆此身的浮榮指的就是“左拾遺”那個從八品上的諫官。因為疏救房琯,觸怒了肅宗,從此,為肅宗疏遠。作為諫官,他的意見卻不被採納,還蘊含著招災惹禍的危機。這首詩就是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暮春任“左拾遺”時寫的。到了這年六月,果然受到處罰,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從寫此詩到被貶,不過兩個多月的時間。明乎此,就會對這首詩有比較確切的理解。 這是“聯章詩”,上、下兩首之間有內在的聯繫。下一首,即緊承“何用浮榮絆此身”而來。 前四句一氣旋轉,而又細針密線。仇兆鰲註:“酒債多有,故至典衣;七十者稀,故須盡醉。二句分應。”就章法而言,大致是不錯的。但把“盡醉”歸因於“七十者稀”,對詩意的理解就表面化了。時當暮春,長安天氣,春衣才派用場;即使窮到要典當衣服的程度,也應該先典冬衣。如今竟然典起春衣來,可見冬衣已經典光。這是透過一層的寫法。而且不是偶而典,而是日日典。這是更透過一層的寫法。“日日典春衣”,讀者準以為不是等米下鍋,就是另有燃眉之急;然而讀到第二句,才知道那不過是為了“每日江頭盡醉歸”,真有點出人意外。出人意外,就不能不引人深思:為什麼要日日盡醉呢? 詩人還不肯回答讀者的疑問,又逼進一層:“酒債尋常行處有。”“尋常行處”,包括了曲江,又不限於曲江。行到曲江,就在曲江盡醉;行到別的地方,就在別的地方盡醉。因而只靠典春衣買酒,無異於杯水車薪,於是乎由買到賒,以至“尋常行處”,都欠有“酒債”。付出這樣高的代價就是為了換得個醉醺醺。 詩人對這這究竟是為什麼終於作了回答:“人生七十古來稀。”意謂人生能活多久,既然不得行其志,就“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吧!這是憤激之言,聯繫詩的全篇和杜甫的全人,是不難了解言外之意的。 “穿花”一聯寫江頭景。在杜詩中也是別具一格的名句,葉夢得曾指出:“詩語固忌用巧太過,然緣情體物,自有天然工妙,雖巧而不見刻削之痕。老杜……‘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深深’字若無‘穿’字,‘款款’字若無‘點’字,皆無以見其精微如此。然讀之渾然,全似未嘗用力,此所以不礙其氣格超勝。使晚唐諸子為之,便當如‘魚躍練波拋玉尺,鶯穿絲柳織金梭’體矣。”(《石林詩話》卷下)這一聯“體物”有天然之妙,但不僅妙在“體物”,還妙在“緣情”。“七十古來稀”,人生如此短促,而“一片段預告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大好春光,又即將消逝,非常值得珍惜。詩人正是滿懷惜春之情觀賞江頭景物的。“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這是無比恬靜、無比自由、無比美好的境界。可是這樣恬靜、這樣自由、這樣美好的境界,存在不了多久了。於是詩人“且盡芳樽戀物華”,寫出了這樣的結句: “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傳語”猶言“寄語”,對象就是“風光”。這裡的“風光”,就是明媚的春光。“穿光”一聯體物之妙,不僅在於寫小景如畫,而且在於以小景見大景。讀這一聯,就能喚起春光明媚的美感。蛺蝶、蜻蜓,正是在明媚的春光里自由自在地穿花、點水;深深見(現)、款款飛的。失掉明媚的春光,這樣恬靜、這樣自由、這樣美好的境界也就不復存在了。詩人以情觀物,物皆有情,因而“傳語風光”說:“可愛的風光呀,你就同穿花的蛺蝶、點水的蜻蜓一起流轉,讓我欣賞吧,那怕是暫時的;可別連這點心愿也違背了啊!” 仇注引張綖語云:“二詩以仕不得志,有感於暮春而作。”言簡意賅,深得詩人用心。因“有感於暮春而作”,故暮春之景與惜春、留春之情融合無間。因“仕不得志”而有感,故惜春、留春之情飽含深廣的社會內容,耐人尋味。 這兩首詩總的特點,用我國傳統的美學術語說,就是“含蓄”,就是有“神韻”。所謂“含蓄”,所謂“神韻”,就是留有餘地。抒情、寫景,力避傾囷倒廩,而要抒寫最典型最有特徵性的東西,從而使讀者通過已抒之情和已寫之景去玩味未抒之情,想像未寫之景。“一片段預告飛”、“風飄萬點”,寫景並不工細。然而“一片段預告飛”,最足以表現春減;“風飄萬點”,也最足以表現春暮。一切與春減、春暮有關的景色,都可以從“一片段預告飛”、“風飄萬點”中去冥觀默想。比如說,從花落可以想到鳥飛,從紅瘦可以想到綠肥……“穿花”一聯,寫景可謂工細;但工而不見刻削之痕,細也並非詳盡無遺。例如只說“穿花”,不復具體地描寫花,只說“點水”,不復具體地描寫水,而花容、水態以及與此相關的一切景物,都宛然可想。 就抒情方面說,“何用浮榮絆此身”,“朝回日日典春衣,……”,其“仕不得志”是依稀可見的。但如何不得志,為何不得志,卻秘而不宣,只是通過描寫暮春之景抒發惜春、留春之情;而惜春、留春的表現方式,也只是吃酒,只是賞花玩景,只是及時行樂。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日日江頭盡醉歸”,從“一片段預告飛”到“風飄萬點”,已經目睹了、感受了春減、春暮的全過程,還“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真可謂樂此不疲了!然而仔細探索,就發現言外有意,味外有味,弦外有音,景外有景,情外有情,“測之而益深,究之而益來”,真正體現了“神余象外”的藝術特點。

    名家點評

    其一 《潛溪詩眼》: 或問余:“東坡有言:‘詩至於杜子美,天下之能事畢矣。’老杜之前人,人固未有知老杜,後世安知無過老杜者?”余曰:如“一片段預告飛減卻春”,若詠落花,則語意皆盡,所以古人既未到,次知後人更無好語。……至其他吟詠人情,模寫景物,皆如是也。 《誠齋詩話》: 初學詩者,須學古人好語,或兩字,或三字……春風春雨,江北江南,詩家常用。杜雲;“且看欲盡花經眼”……此以四字合三字,入口便成詩句,不至生硬。 《瀛奎律髓》: 第一句、第二句絕妙。“一片段預告飛”且不可,況於“萬點”乎?“小堂巢翡翠”,足見已更離亂;“高冢臥麒麟”,悲死者也。但詩三用“花”字,在老杜則可,在他人則不可。 《唐詩品匯》: 劉云:小縱繩墨,最是傾倒,律詩不其縛律者(“且看欲盡”二句下)。警策之至,可以動悟,不特麗句而已(“江上小堂”二句下)。 《唐詩歸》: 鐘云:妙語(首句下)。入鐘云:看他用虛字之妙(“且著欲盡”二句下)。譚云:結語膚甚(末句下)!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郭正域曰:清空,一氣如話,結語似宋人。周珽曰:冷心曠眼,非境定者不能道出。 《杜臆》: “且看欲盡花”、“莫厭傷多酒”,五字為句,而下綴以“經眼”、“入唇”二字,此句法之奇;“永夜角聲”一聯亦然,乃老杜創格。 《而庵說唐詩》: “一片段預告飛減卻春”,妙絕語,然有所本:古詩有“飛此一片段預告,減卻青春色”之句。此不是公曠達,是極傷懷處。大率看公詩,另要一副心肝、一雙眼睛待他才是(“細推物理”句下)。 《瀛奎律髓匯評》: 馮舒:落句開宋。查慎行:三句連用三“花”字,一句深一句,律詩至此,神化不測,千古那有第二人?紀昀:西子捧心,不得謂之非病。“老杜則可”之說,猶是壓於盛名。又云:一結竟是後來邵堯夫體。 《西河詩話》: 唐人七字詩,每句必四字一住,此不易之法。……唐人造七字律,並同此法。……即虛字轉合,如王維“才是寢園”、“非關御苑”,句紐連屬。如杜甫“且看欲盡”、“莫厭傷多”,雖直下不斷,而仍亦可斷。 《載酒園詩話又編》: (老杜)惟七言律,則失官流徙之後,日益精工,反不似拾遺時曲江諸作有老人衰颯之氣。 《圍爐詩話》: 律體有二體,如沈佺期《古意》……八句如鉤鎖連環,不用起承轉合一定之法者也。子美《曲江》詩亦然。其雲“一片段預告飛減卻春”,言花初落也……“高冢臥麒麟”,言富貴終有盡頭時。落花起興至此意已完。“細推物理須行樂”,因落花而知萬物有必盡之理。“細推”者,自一片、萬點、落盡、飲酒、冢墓,皆在其中,以引末句失官不足介懷之意。此體子美最多。 《讀杜心解》: 此章言物理推遷,且須遣之於酒。五、六,整煉,極振得起,要即是“經眼”、“愁人”之意。“推物理”、“花飛”、“巢”、“臥”,俱該。 《杜詩鏡銓》: 蔣云:只一落花,連寫三句,極反覆層折之妙,接入第四句,魂消飲絕(“一片段預告飛”四句下)。 《歷代詩法》: 起得好。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 起,倩逸,最作姿致。三、四,趣在每句末二字。五、六接。結,雖腐實趣,且亦有婉韻。 《唐宋詩舉要》: 吳曰:起用跌筆出奇,“且看”句再兜轉一句。吳曰:襯筆更發奇想驚人,盛衰興亡之感,故應爾爾(“江上小堂”二句下)。 其二 《藏海詩話》: 世傳“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以為“尋常”是數,所以對“七十”。老杜詩亦不拘此說,如“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乃是以連綿字對連綿數目也。以此可見工部立意對偶處。 《瀛奎律髓》: “七十者稀”,古來語也。乾元元年春為拾遺時詩,少陵年四十七矣。六月補外,豈諫有不聽,日惟以醉為事。 《唐詩歸》: 鐘云:真朴(“人生七十”句下)。鐘云:“見”字有景(“穿花蛺蝶”句下)。 《杜臆》: 次章皆行樂事,承上“細推物理”來,而“蛺蝶”、“蜻蜓”,尤見物理。吃緊在“暫時”二字,與前章“欲盡花”相照,知所云“行樂”,亦無可奈何之詞,非實語也。 《義門讀書記》: 蛺蝶戀花,蜻蜓貼水。我於風光亦復然也;卻反“傳語風光”,勸其共我“流轉”:杜語妙多如此。 《瀛奎律髓匯評》: 查慎行:三、四句,遊行自在。紀昀:三、四不佳,前人已議之。五、六《石林詩話》所稱,然殊非少陵佳處。 《唐宋詩醇》: 張綖曰:二詩以仕不得志,有感乾暮春時作。王士正曰:《宣政》等作何其春容華藻,游賞詩乃又跌宕不羈如此,蓋各有體也。 《讀杜心解》: 言典衣盡醉,正因光景易流耳,與前章作往復羅文勢。 《杜詩鏡銓》: 對句活變,開後人無限法門(“酒債尋常”二句下)。邵云:已逗宋派。 《唐宋詩舉要》: 吳曰:對法變化,全以感慨出之,故佳(“酒債尋常”二句下)。吳曰:末二句用意,仍從第四句脫卸而下,神理自然湊泊(“傳語風光”二句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5.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

  6.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7. 【翻译】: 一片春花飞落,春随花落而渐去。 风吹落花万点,煞是愁人。 且看飞花随风飘去,不要因感伤太多而厌酒。 江边的明堂上有翡翠筑巢。 芙蓉苑边,有石麒麟卧在墓道旁。 细细想来,还是应该及时行乐,人生何必为浮名所累。 【翻译二】: 落下一片花瓣让人感到春色已减。 如今风把成千上万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愁闷? 且看将尽的落花从眼前飞过,不再厌烦过多的酒入口。 翡翠鸟在曲江上的楼堂上作巢,原来雄踞的石麒麟现在倒卧在地上。

  1. 相關搜尋

    杜甫曲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