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看,这心脏血管的纹路. 杜衡的叶面为深绿色,叶背为浅绿色, 加上比较宽大的“心形”构造 , 看上去给人特别平坦、舒畅的感觉。 杜衡的花期在4-5月,花开暗紫色,低调又不失色彩。 杜衡在我国主要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南部、湖北及四川东部等地,杜衡在我国的历史也不亚于杜若。 春秋时代范蠡所著的 《范子计然》中 记载 杜衡为:“楚蘅”, 不过这一称呼就与杜若存在误解了,有些条目中直接将 “楚蘅”记载为:杜若、杜蘅 ,虽然《神农本草经》中楚蘅被列为上品,但此楚蘅非杜衡,一定不要误解。 相比来说《尔稚》 中对杜衡的称呼:“ 牡、土卤”, 虽然听上去没那么大气,但并不容易引起歧义。

    • 概览
    • 植物学史
    • 形态特征
    • 产地生境
    • 繁殖方法
    • 主要价值
    • 保护现状

    [dù héng]

    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

    展开15个同名词条

    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m.)马兜铃科细辛属的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根丛生,稍肉质;叶片呈阔心形至倒卵形,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芽苞呈叶肾心形或倒卵形,边缘有睫毛;花暗紫色,花被呈管钟状或圆筒状;花柱离生,柱头卵状,侧生; 浆果,细小,成熟时黑褐色; 花期4~5月。

    杜衡原产于中国, 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南部、湖北及四川东部。 喜温暖、湿润及半阴,不耐寒冷和干燥。盆载时宜用疏松、排水好的土壤。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近危(NT)。 人工繁殖常采用播种或分株繁殖的方法。

    据《土宿本草》记载,“杜细辛,叶圆如马蹄,紫背者良,江南、荆湖、川陕、闽广俱有之。取自然汁,可伏硫、砒,制汞。” 杜衡全草可入药,有疏风散寒、消痰利水、活血止痛之效,可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跌打损伤、齿痛、胃痛、蛇咬伤等症。可内服或外敷。 全草具芳香油,具驱虫效果,常用来代替樟脑丸。 《楚辞》中《九歌 湘夫人》云:“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可见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杜衡。

    《楚辞》中《九歌 湘夫人》云:“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可见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杜衡。

    杜衡,马兜铃科细辛属的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根丛生,稍肉质,直径1-2毫米。叶片阔心形至肾心形,长和宽各为3-8厘米,先端钝或圆,基部心形,两侧裂片长1-3厘米,宽1.5-3.5厘米,叶面深绿色,中脉两旁有白色云斑,脉上及其近边缘有短毛,叶背浅绿色;叶柄长3-15厘米;芽苞叶肾心形或倒卵形,长和宽各约1厘米,边缘有睫毛。

    花暗紫色,花梗长1-2厘米;花被管钟状或圆筒状,长1-1.5厘米,直径8-10毫米,喉部不缢缩,喉孔直径4-6毫米,膜环极窄,宽不足1毫米,内壁具明显格状网眼,花被裂片直立,卵形,长有5-7毫米,宽和长近相等,平滑、无乳突皱褶;药隔稍伸出;子房半下位,花柱离生,顶端有2浅裂,柱头卵状,侧生。浆果,细小,成熟时黑褐色。 花期4-5月。

    杜衡原产于中国, 分布于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南部、湖北及四川东部。 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下林下沟边阴湿地。

    人工繁殖常采用播种或分株繁殖的方法。

    组培材料:幼嫩顶芽或侧芽。

    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⑴芽增殖培养基:MS+6-BA5.0毫克/升。NAA0.1毫克/升+GA5.0毫克/升:⑵状苗培养基:MS+6-BA2.0毫克/升+NAA0.1毫克/升;⑶生根培养基:1/2MS+NAA0.5毫克/升以上培养基中蔗糖浓度⑴和⑵为3.0%,⑶为2.0%;琼脂7.0毫克/升,pH5.4-5.6培养温度为(25±2)℃,连续光照12小时/天,光照度2000勒克斯。

    生长分化

    无菌材料的获得:剪取带腋芽的茎段或顶芽,用毛刷蘸少许洗衣粉将其表面刷洗干净。再用自来水漂洗3-5次,置超净工作台上,于无菌条件下先用75%酒精浸泡30秒,再用0.1%氯化汞浸泡12分种,无菌水冲洗3次,每次3-5分种,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将带有l-2个节的茎段接种到培养基⑴中,培养20-30天后,在节间长出丛生芽。

    快速增殖:将获得的无菌从生芽切开(1丛2-4个芽),转接入培养基⑴中继代培养,经过30-40天,可长出10个以上的l从生芽。反复分切丛生芽,在培养基⑴中进行增殖培养,可以获得大量的丛生芽。

    药用

    据《土宿本草》记载,“杜细辛,叶圆如马蹄,紫背者良,江南、荆湖、川陕、闽广俱有之。取自然汁,可伏硫、砒,制汞。” 杜衡全草可入药,有疏风散寒、消痰利水、活血止痛之效,可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跌打损伤、齿痛、胃痛、蛇咬伤等症。可内服或外敷。

    驱虫

    全草具芳香油,该种的挥发油对动物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具驱虫效果,常用来代替樟脑丸。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近危(NT)。

  2. 入药的杜衡,为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杜衡(马辛)Asarum forbesii Maxim.的根及根茎或全草。 人们往往会在4月到6月之间采挖,将其洗净之后再晒干。 杜衡

  3. 杜衡, 中药 名。. 为马兜铃科植物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m.和小叶马蹄香Asarum ichangense C.Y.Cheng et C.S.Yang的全草、根茎或根。. 杜衡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小叶马蹄香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

  4. 3月1日,未遭逮捕的三名省委委员在渭南县陈家滩召开党、团紧急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陕西临时省委,增补杜衡为临时省委委员。3月23日,临时省委在渭南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重新调整省委成员,杜衡为临时省委常委、书记。

  5. 杜衡,汉语词汇,拼音为dù héng,释义为 杜若 ,文学作品中常用以比喻君子、贤人; 马兜铃科 多年生草本,出自《 楚辞 · 离骚 》。 中文名. 杜衡. 拼 音. dù héng. 注 音. ㄉㄨˋ ㄏㄥˊ. 词 目. 杜衡. 目录. 1 释义. 2 出处. 释义. 播报. 编辑. 1、即杜若。 文学作品中常用以比喻君子、贤人。 2. 马兜铃科 。 出处. 播报. 编辑. ①《楚辞·离骚》:“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②《楚辞·九歌·山鬼》:“被 石兰 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③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 江 南之杜蘅兮色以陈,愿使黄鹄兮报 佳人 。 ” [2] ④唐 皮日休 《九讽·见逐》:“彼茨菉之丛秽兮,固不能让乎杜衡。

  6. 作品原文. 播报. 编辑. 草部·杜衡. 释名. 亦名杜葵、马蹄香、土卤、土细辛。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治各病,与细辛相近,而力量较弱。 李时珍说本品“功虽不及细辛,而亦能散风寒,下气消痰,行水破血”。 风寒头痛发热。 用杜衡研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 痰气哮喘。 用杜衡焙过,研细。 每服二至三钱,正发病时,淡水调下。 吐血阏聚。 用杜衡三分、瓜蒂二分、人参一份,共研为末。 汤服一钱,一天服二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