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maps.google.com.tw › mapsGoogle 地圖

    Google 地圖是一款強大的線上地圖服務,讓您可以輕鬆查找任何地點、規劃路線、瀏覽衛星影像和街景,甚至探索遙遠的星球和海洋。無論您是要出遊、導航、學習還是娛樂,Google 地圖都能滿足您的需求。

    • Google 地圖

      利用「Google 地圖」尋找本地商家、檢視地圖或規劃行車路線 ...

  2. 2024年5月7日 · 東南亞 (英語: Southeast Asia ,縮寫 SEA ),即華人傳統所稱之 南洋 ,位於 亞洲 東南部,由 中國 以南、 印度 以東、 新幾內亞 以西與 澳洲 以北的多個 國家 、 地區 組成,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 後期才出現的地區名稱。 東南亞分為兩個區域,陸域為 中南半島 ,包括 柬埔寨 、 寮國 、 緬甸 、 越南 、 泰國 與 馬來半島 ,海域大致為 馬來群島 包括馬來西亞的 砂拉越 、 沙巴 、 汶萊 、 東帝汶 、 印度尼西亞 、 菲律賓 與 新加坡 。 不過, 東南亞 國家往往也被 西方 學者、傳媒納入 東亞 的範圍。 此區地處 板塊 交界, 地震 、 火山 、 海嘯 活動頻繁。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地理位置
    • 組成
    • 地形
    • 氣候
    • 河流
    • 自然資源
    • 人口宗教
    • 國家

    東南亞(SEA)位於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因位於中國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細長部分叫馬來半島。馬來群島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廣闊海域,是世界最大的群島,共有兩萬多個島嶼,面積約243萬平方千米,分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東帝汶、汶萊和菲律賓等國。

    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高棉、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面積約457萬平方千米。其中寮國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越南、寮國、緬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陸上接壤,僅東帝汶不是東協成員。

    •中文名:東南亞

    •外文名:Southeast Asia(SEA)

    •面積:457萬平方千米

    •人口:6.25億(2014年)

    •國家總數:11

    •經緯度:92°E~140°E ,10°S~28°26N

    亞洲的東南部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意義,一方面它是亞洲緯度

    最低的地區,是亞洲的赤道部分;另一方面它正扼亞澳之間的過渡地帶,這在氣候和生物界均有明顯的反映;本區也是太平洋與印度洋的交匯地帶,這種地理位置使東南亞具有濕熱氣候,並形成繁茂的熱帶森林,是本區與其他區的根本差異。東南亞在構造地形上可分為兩大單元,一是比較穩定的印度-馬來地塊,二是地殼變動比較活躍的新褶皺山地。具有赤道多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兩種類型,自然植被以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林為主,可分為兩個亞區。

    半球劃分:位於東半球,跨南北半球。連線亞洲、大洋洲。

    經緯度位置: 92°E~140°E ,10°S~23°26°N。中南半島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馬來群島大部分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海陸位置:位於亞洲的東南部。西臨印度洋、東連太平洋、南鄰大洋洲,北鄰中國、印度。

    中國國內缺少東南亞古代諸王朝史專著譯著。國外經典學術著作也不少,可惜沒有被國內出版機構引進翻譯。

    中南半島

    中南半島因位於中國以南而得名。中南半島北部同中國山水相連,地勢北高南低,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 河流大多發源於中國西南地區,上游奔騰在崇山峻岭之中,水流湍急,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下遊河道變寬,水流變緩,泥沙沉積,形成廣闊的沖積平原和三角洲。湄公河是東南亞最大、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平原和三角洲地區人口稠密,開發歷史悠久,是東南亞的重要農業區。是蜀身毒道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商道。

    馬來群島

    馬來群島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廣闊海域,共有兩萬多個島嶼。多數島嶼,地勢崎嶇,山嶺眾多,多火山、地震;平原狹小,多分布於沿海地區。位於此處的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度尼西亞有4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77座,占世界活火山數的1/6,有“火山國”之稱。

    港灣和海峽

    •金蘭灣 越南東南部的海灣,東南亞著名的天然港灣是位於富慶省南部海岸,港灣深入內陸17千米,南北長32千米,寬約16千米,群山環抱,東面島嶼禁止,面臨深海,為天然良港。港灣由沖空山和鳳凰山兩半島合抱成葫蘆形的內外兩個海灣內港金蘭灣面積60平方千米,水深16米以下,灣口寬僅1300米,灣長20千米,寬6千米,可停泊大型航空母艦,戰略地位重要。 早在1905年,俄國艦隻就曾在巴巍和金蘭鎮停泊.金蘭灣曾長期作為法國的海軍基地。1941年被日本侵略軍占領。1965年美國軍隊在金蘭半島上建立空軍基地和其他軍事設施。1975年全國統一後,又闢為潛艇基地。 •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是連線中國南海和安達曼海的一條狹長水道,因而間接溝通了太平洋與印度洋。它因臨近馬來半島上的古代名城馬六甲而得名。 馬六甲海峽是一條西北自東南向的狹長水道,長1080千米,如果包括東部出口處的新加坡海峽,則全長1185千米。海峽呈喇叭形,西北端出口處寬370千米,東南部較窄,並分布有很多小島,最窄處僅37千米。海峽底部平坦,主航道水深約25~150米,由東南向西北遞增,一般可供20萬噸級的船舶出入。由於馬六甲海峽地處赤道附近,風力微弱,峽道內總是風平浪靜,再加上完善的航標系統,行船十分安全。 馬六甲海峽是歐洲、非洲、中東及南亞通往東亞、大洋洲的一條主要海運通道,是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之間相互往來的海上樞紐,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有“東方的直布羅陀”之稱。據統計,每年通過海峽的船隻約5萬多艘,平均每天有140多艘船通過海峽,使馬六甲海峽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之一。是東南亞聯繫南亞,西亞和非洲東海岸的必經之路。由於日本每年從非洲和中東地區進口的90%的石油,大量原料和出口商品都由此輸送,海峽又被視為日本的“海上生命線”。 由於海峽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經濟價值,從16世紀起,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日本占領。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馬六甲海峽才歸沿岸國家所有,2013年,海峽歸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三國共管。 除馬六甲海峽外,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還分布有一些海峽,但其或因水淺多礁,或因位置偏僻而缺乏助航導航設施,又多位於印度尼西亞的領海之內,國際航線因此極少通過,這就使馬六甲海峽在很長時期內實際上成了溝通兩大洋的唯一通道,使之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在戰略上都具有很高的重要性。尤其是自20世紀60年代日本崛起為世界第三經濟強國以及遠東其他各國各地區得到迅速發展以來,東西方之間的貿易量大幅度上升,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因此更為突出,按其船舶通行的繁忙程度及其所載運的貨物數量計算,僅次於英吉利海峽,在全世界114個具有國際意義的通航海峽中居第二位。 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的位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新加坡依靠馬六甲海峽,大力發展轉口貿易,成為世界上重要的貨物集散地。 東南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連線兩大洲(亞洲、大洋洲)、兩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長約900千米,最窄處僅37千米,是東北亞經東南亞通往歐洲、非洲的海上最短航線和必經通道,歷來為兵家和商人必爭之地。 “十字路口”交叉點上的馬六甲海峽,長800多千米,除海峽沿岸國兩岸享有12海里領海和海峽內小島至少也享有12海里領海外,其餘為專屬經濟區;海峽沿岸國對海峽領海水域享有主權,對海峽專屬經濟區水域享有主權。馬六甲是亞洲聯繫歐洲和中東洲地區的重要海運通道,控制著全球25%的海運貿易。按照統計,全球每年近一半的油輪都途經馬六甲海峽。被日本人稱為“海上生命線。” 在20世紀70年代初,每年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船舶有4萬艘,其中日本7千艘,英國6千艘。此後,海峽的航運又有了發展,2010~2013年,每年的通航船舶已接近10萬艘.尤其是船舶日趨大型化,自日本於1966年建造了世界上第1艘15萬噸級巨輪“東京丸”以來,噸位更大的所謂超級油輪成批湧現,2010-2013年,通過馬六甲海峽的18萬噸級以上的超級油輪就多達1500-1600艘。如此繁忙的航行,再加上船舶的大型化,使馬六甲海峽變得愈加狹窄了,從而增大了航行中的不安全因素。此外,馬六甲海峽內還有不少淺灘,其中水深不足23米的就多達37處,加上沉船,流沙,淤泥等使航道情況經常改變,更增大了發生事故的可能,對沿岸國家造成嚴重威脅。典型的如1975年發生了兩起重大的油船擱淺或碰撞事故,共流失石油8900噸。1979年一艘油輪與航空母艦相撞,又流失石油1萬噸,每次都造成嚴重的污染。•克拉地峽

    火山

    主要有坦博拉火山和馬榮火山等76座活火山。 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東邊的松巴哇島北部,有一座坦博拉火山,它在1815年爆發時,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第二次世界世界大戰末期美國投在日本廣島的那顆核子彈爆炸威力的8000萬倍,是人類目前所知道的最猛烈的火山爆發。 馬來群島處於地殼運動活躍的地方,由於三大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彼此擠壓,時常引發地震。在地殼隆起形成山地的同時,地下灼熱的岩漿也順地裂縫上涌,在地面噴發形成火山。 1815年4月5日,在印尼中部,以松巴哇島為中心,方圓1000多千米範圍內的居民都聽到了一陣驚天動地的轟鳴聲.不久訊息傳開,位於松巴哇島上的坦博拉火山爆發了.爆發的火山伴著轟轟的巨響,不斷向高空噴出大量的火山灰和氣體,厚重的火山灰在以後3天內將附近 480千米範圍內的天空完全遮黑.4月12日中午時分,在距火山幾百千米以外的瓜哇島,天空黑得幾乎伸手不見五指.坦博拉火山直到1815年7月15日才停止噴射氣體和火山灰.從火山口傾瀉下來的熔岩流,在淹沒了山腳下大片農田後,流入海中,激起沖天水霧.火山爆發時伴隨的地震使海底地殼沉陷,引起了海嘯,巨浪將位於火山旁的坦博拉鎮吞沒了。 整個爆發過程中,火山上部失去了700億噸山體,形成了一個直徑達6000多米,深700米的巨大火山口.火山噴出的火山灰總共有600億噸之多,堆積厚度由近向遠逐漸變薄,在距火山400千米的地方,火山灰仍有22厘米厚。 2013年,坦博拉火山高2851米,自1913年又有一次小規模噴發以來,這個創造了世界紀錄的火山一直在沉睡之中,或許它在為下一次噴發積蓄著力量。 除此座火山外,印尼還有76座活火山,因此,印度尼西亞又被稱為“火山國”。

    半島和島嶼

    •爪哇島 爪哇島(印尼語:Jawa、英語:Java)是印度尼西亞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地區。該島面積不到全國的7%,卻集中了全國65%以上的人口和工業生產。島上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椰林、海灘、熱帶作物種植園及眾多火山構成了一幅風光綺麗的畫卷。島的中部有世界最大的古老佛塔——婆羅浮屠,相傳是由幾十萬農民和奴隸用15年的時間建成的。印度尼西亞的首都雅加達坐落在爪哇島的西北部,人口800多萬,是東南亞的第一大城市。 •中南半島 本區地形結構比較特殊,山川大勢為南北縱走,山、川相間排列,半島基部地勢較高,南部較低,地形結構如掌狀。 •馬來群島 東南亞島嶼區又稱馬來群島區,包括大巽他群島、努沙登加拉群島、馬魯古群島和菲律賓群島等。高峻的地形支離破碎,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的會合帶,火山、地震活動非常劇烈。 •蘇門答臘島 世界第六大島,印度尼西亞第二大島嶼,僅次於加里曼丹島(婆羅洲),為世界最大群島——馬來群島所屬的大巽他群島島嶼之一,經濟地位僅次於爪哇島。東北隔馬六甲海峽與馬來半島相望,西瀕印度洋,東臨南海和爪哇島東南與爪哇島遙接。 •加里曼丹島 加里曼丹島(Kalimantan Island),也譯作婆羅洲、婆羅乃(Borneo),是世界第三大島,馬來群島的一部分。位於東南亞馬來群島中部,西為蘇門答臘島,東為蘇拉威西島,南為爪哇海、爪哇島,北為南海。 •蘇拉威西島 蘇拉威西島,馬來群島的一部分,是印度尼西亞東部的一個大島嶼。島形奇特,由四個半島向北、東北、東南和南方伸出。多高山深谷,少平原,是印尼山地面積比重最大的島嶼。 •紐幾內亞島 紐幾內亞島(New Guinea),馬來群島的一部分,是太平洋第一大島嶼和世界第二大島(僅次於格陵蘭) ,又稱伊里安島。馬來群島東部島嶼,位於太平洋西部,澳大利亞北部。位於西太平洋的赤道南側,西與亞洲東南部的馬來群島毗鄰,南隔阿拉弗拉海和珊瑚海與澳大利亞大陸東北部相望 。 •山峰

    熱帶風光

    東南亞地處熱帶,中南半島大部分地區為熱帶季風氣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農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種,旱季收穫。馬來群島的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分布著茂密的熱帶雨林。農作物隨時播種,四季都有收穫。 東南亞具有茂密的原始叢林、美麗的熱帶海濱、眾多的名勝古蹟、獨特的風土人情,它們以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旅遊者,旅遊業已成為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重要產業。

    分布

    10°N-10°S為熱帶雨林氣候;10°N-20°N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中南半島北部有小面積的高山高原氣候。

    湄公河

    湄公河(Mekong River),幹流全長4908千米,是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世界第9長河;主源為扎曲,發源於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流經中國、寮國、緬甸、泰國、高棉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流域除中國和緬甸外,均為湄公河委員會成員國。湄公河上游在中國境內,稱為瀾滄江,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內,因由越南流出南海有9個出海口,故越南稱之為九龍江,總程度長2139千米。 東南亞重要國際河流.源自中國境內瀾滄江,流入中南半島始稱湄公河.經緬甸,寮國,泰國,高棉和越南,注入南海,大致由西北流向東南.總長4180千米,流域總面積81.1萬平方千米,湄公河長2668千米,其中約1200千米為國界河,包括中緬,緬老,老泰各段界河;流域面積63萬平方千米,年徑流量4633億立方米,居東南亞各河首位。

    伊洛瓦底江

    伊洛瓦底江,亞洲中南半島大河之一,緬甸的第一大河。中國古稱大金沙江和麗水。其河源有東西兩支,東源叫恩梅開江,發源於中國境內察隅縣境伯舒拉山南麓(中國雲南境內稱之為獨龍江),西源邁立開江發源於緬甸北部山區。

    薩爾溫江

    薩爾溫江(Salween),亞洲東南部河流,又名丹倫江,流經中國的的部分稱怒江。

    礦產資源

    石油和錫是東南亞的主要礦產。這裡有世界最大的錫礦帶,馬來西亞錫礦砂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重要的石油、天然氣出口國。

    熱帶經濟作物

    東南亞是世界上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等熱帶經濟作物的最大產區。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產國和出口國,泰國的橡膠生產居世界首位,菲律賓是世界上生產椰子最多的國家。

    糧食作物

    水稻是東南亞的主要糧食作物,種植歷史悠久,主要分布在肥沃的平原和三角洲地區。這裡是世界最重要的稻米產區,泰國、緬甸和越南是世界重要的稻米生產國和出口國。 植被 熱帶雨林氣候:馬來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大部分;植被:熱帶雨林。 熱帶季風氣候:中南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植被:熱帶季雨林。

    人口

    東南亞是世界上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區之一。人口特點是人口稠密,多華人聚居。人口多分布在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區。東南亞各國都是多民族的國家,全區有90多個民族。人種以黃色人種為主。東南亞也是世界上外籍華人和華僑最集中的地區之一。

    宗教

    •菲律賓 |【羅馬天主教】(80%),【伊斯蘭教】(5%),基督教【福音派】(2.8%),【基督堂教會】(2.2%),菲律賓獨立教會(2%),其他【基督教】教派(3%),其他(菲律賓原始信仰、【大乘佛教】、【猶太教】和無宗教者)(5%) •越南 |【大乘佛教】(81%),【羅馬天主教】(5%),【上座部佛教】(2%),【高台教】(1%),【新教】(1%),其他(【泛靈信仰】、【和好教】、【伊斯蘭教】和無宗教者等)10% •高棉 |【上座部佛教】(95%)、【伊斯蘭教】、【基督教】和泛靈信仰(5%) •寮國 |【上座部佛教】(65%)、【泛靈信仰】(32.9%)、【基督教】(1.3%)、其他(0.8%) •泰國 |【上座部佛教】(94.6%)、【伊斯蘭教】(4.6%)、【基督教】等(0.8%) •緬甸 |【上座部佛教】(89%)、【基督教】(4%)、【伊斯蘭教】(4%)、【泛靈信仰】(1%)、其他(2%) •馬來西亞 |【伊斯蘭教】(58.4%)、【大乘佛教】(22.2%)、【基督教】(9.1%)、【印度教】(6.1%)、【泛靈信仰】(5.2%) •新加坡 |【佛教】(42.5%)、無宗教者(15%)、【伊斯蘭教】(15%)、【基督新教】(10%)、【道教】(8%)、【羅馬天主教】(4.5%)、【印度教】(4%), 其他(1%) •印度尼西亞 |【伊斯蘭教】(86.1%)、【基督新教】(5.7%)、【羅馬天主教】(3%)、【印度教】(1.8%)、其他(【佛教】和無宗教者)(3.4%) •汶萊 |【伊斯蘭教】(67%)、【佛教】(13%)、【基督教】(10%)、其他(原始信仰等)(10%) •東帝汶

    東南亞由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組成,其中有 11 個國家,包括:

    越南(首都河內)、

    寮國(首都萬象)、

    高棉(首都金邊)、

    泰國(首都曼谷)、

    緬甸(首都內比都)、

  3. 其他人也問了

  4. www.google.com.tw › mapsGoogle Maps

    Find local businesses, view maps and get driving directions in Google Maps.

  5. 東南亞 亞洲 的一個 亞區 (英语:subregion) ,由 中國 以南、 印度 以東、 新幾內亞 以西與 澳洲 以北的國家組成。 此區地處 板塊 交界,地震與火山活動頻繁。 東南亞可大致分為兩個區域,陸域為 中南半島 ,包括 越南 、 老撾 、 柬埔寨 、 泰國 、 緬甸 和 馬來西亞半島 ;海域大致為 馬來群島 ,包括 馬來西亞 沙巴、砂拉越 兩州、 新加坡 、 汶萊 、 印度尼西亞 、 菲律賓 、以至於 聖誕島 和 東帝汶 。 東南亞由西北到東南延伸,闊度可達4000英里;當地陸地、海域總面積為1300萬平方公里,當中陸地面積約為450萬平方公里。 東南亞最高的山峰是位於緬甸和中國邊界的 開加博峰 。

  6. 卓號地圖 - 亞洲地圖. 現在請選擇地區 卓號地圖 JohoMaps! 2005-07. [ 中國 ] [ 中東 ] [ 東南亞 ] [ 南亞 ] [ 東北亞 ] [ 韓國/朝鮮] [ 台灣 (中國) ] [ 亞洲氣候] [ 曼谷 ] [ 北京 ] [ 釜山 ] [ 重慶 ] [ 德里 ] [ 廣州 ] [ 香港 ] [ 伊斯坦布爾 ] [ 高雄 ] [ 吉隆坡 ] [ 馬尼拉 ] [ 南京 ] [ 大阪 ] [ 首爾 (漢城) ] [ 上海 ] [ 新加坡 ] [ 德黑蘭 ] [ 天津 ] [ 台北 ] [ 東京 ] [ 武漢]

  7. 東南亞. 目次. 1國家. 2城市. 3其他目的地. 4了解. 4.1歷史. 4.2氣候. 4.3文化. 4.4宗教. 5語言. 6抵達. 7週遊. 8觀光. 9活動. 10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