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該報自稱是最具有 台灣主體意識 的媒體,立場支持以台灣名義進入國際社會,支持 喜樂島聯盟 郭倍宏 推動的主權公投,同時亦自認是最批判 中華人民共和國 集權專制,最反對 中華人民共和國 併吞台灣的媒體 [3][4]。 目前民報持有者施威全同時擔任另一網路媒體菱傳媒的董事長。 經營狀況. [編輯] 《民報》創立初期有即時新聞網站、 電子報 、紙本雙月刊,並期望能發行晚報。 創刊董事長陳永興、總主筆 南方朔 、總編輯張正霖 [5]。 《民報》出資股東有五百多位各界人士,於2013年籌辦、2013年12月起試營運。

  2. 該報自稱是最具有 台灣主體意識 的媒體,立場支持以台灣名義進入國際社會,支持 喜樂島聯盟 郭倍宏 推動的主權公投,同時亦自認是最批判 中華人民共和國 集權專制,最反對 中華人民共和國 併吞台灣的媒體 [3][4]。 目前民報持有者施威全同時擔任另一網路媒體菱傳媒的董事長。 經營狀況. 《民報》創立初期有即時新聞網站、 電子報 、紙本雙月刊,並期望能發行晚報。 創刊董事長陳永興、總主筆 南方朔 、總編輯張正霖 [5]。 《民報》出資股東有五百多位各界人士,於2013年籌辦、2013年12月起試營運。

    • 歷史
    • 出版發行
    • 《民報》與《新民叢報》的論戰

    民報》的前身是華興會機關刊物(月刊)《二十世紀之支那》,1905年6月3日在日本東京創刊。該雜誌由留日學生宋教仁、程家檉、田桐、黃興、陳天華等人編輯。該雜誌主張革命獨立並提出「二十世紀之支那萬歲」、「使我二十世紀之支那進而為世界第一強國」等口號。1905年8月26日同盟會成立時經黃興提議,將《二十世紀之支那》改組為同盟會機關報。8月27日,《二十世紀之支那》因發表《日本政客之經營中國談》批評日本的對華政策被日方查禁,自此同盟會決定更名為《民報》。 1905年11月26日於日本東京創刊,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首次提出三民主義思想,曰:「今者中國以千年專制之毒而不解,異種殘之,外邦逼之。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殆不可以須臾緩。而民生主義,歐美所慮積重難返者,中國獨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是故或於人為...

    《民報》編輯與發行分設,編輯部在同盟會總部,發行處設於孫中山的日本朋友宮崎寅藏家中,國內派代所在第一期時僅6處,第2期時增至15處,13期時擴充為28處。 歷任主編:1到5期編輯兼發行人掛名張繼,實際由胡漢民主持,第6期始編輯發行人改署名為章炳麟,至1907年12月,章因腦病乞休,改由陶成章主編,第23、24兩期,章恢復工作。1910年汪精衛負責。 《民報》的發行工作,先後由宋教仁、曹亞伯、程家檉、黃復生負責。 《民報》第三號刊出《民報之六大主義》一文,明確提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在近期的國內國外政治目標與政治訴求。它標舉的六大主義是:一、顛覆現今之惡劣政府;二、建設共和政體;三、土地國有;四、維持世界真正之和平;五、主張中國、日本兩國之國民的聯合;六、要求世界列強贊成中國革新之事業。這裏...

    《民報》創刊號正面闡述了革命黨人的一些基本政治主張,其矛頭所指自然是保皇黨人一貫堅持的那些政治主張,創刊號刊出的汪精衛的文章著重從民族主義、國民主義的立場上批判保皇派的「滿漢不分,君民同體」主張;朱執信的文章駁斥保皇派的「立憲易,革命難」的觀點;陳天華的文章反駁了保皇派的「歐美可以行民主,中國不可以行民主」的謬論。針對革命派的理論觀點,梁啟超在《新民叢報》上發表一系列文章進行辯護,如《論中國今日萬不可行共和制之理由》《申論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之得失》《答某報第四號對於本報之駁論》等。雙方的論戰隨之正式開始,這場論戰涉及兩派在海外的數十家報刊。 根據1906年4月出版的《民報》第三號發表的《〈民報〉與〈新民叢報〉辯駁之綱領》的歸納,革命黨人與保皇派之間的原則分歧主要體現在以下12個方面:1.《民...

  3. 其他人也問了

  4. www.peoplenews.tw › p › about_peoplenews民報 Taiwan People News

    台灣民報在東京創立時合影,坐者左起蔣渭水、蔡培火、陳逢源、林呈祿、黃朝琴、蔡惠如,立者蔡式穀、黃呈聰/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再早個20年,距離現在100年的1920年代,就有了「台灣民報」. 「台灣第一代知識份子在蔣渭水、林獻堂等前輩努力下成立了台灣 ...

  5. 2020年4月16日 · 2014年4月15日,《民報》(Taiwan People News)正式創刊。 1923年的這一天,由林獻堂、蔣渭水、蔡惠如、蔡培火與林呈祿等人於日本創辦《台灣民報》。 希望透過知識分子的力量,「民報達民情,民權任你評。 」、「民心真未死,民族自增榮。 《民報》也選在這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日子創刊。 雖然兩者時空早已不同,但是,「民報達民情」的心情卻始終不變。 其目的,就是要延續百年來台灣知識分子未完成的使命與理想! 這是《民報》在這個變動世代中存在的價值~傳達民意、散布熱情、領航前進,而這也是我們這一代知識分子的責任。 從網路原生報起 一步一步朝目標前進. 只是,這項工作卻又極其艱困。

  6. 簡介. 《民報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論雜誌中國同盟會 機關報。 1905年11月26日 在日本東京創刊。 其前身是《 二十世紀之支那》。 孫中山在發刊詞中首次揭示“ 三民主義 ”。 胡漢民 、張繼、陶成章、 章炳麟 、 汪精衛 等先後任主編。 陳天華、朱執信、宋教仁等人撰文。 主要欄目有:圖畫、論說、時評、談叢、譯叢、選錄等,文章以政論文為主,每期6萬至8萬字不等。 其間還出版過“號外”1張,《天討》增刊1冊。 《民報》宣傳同盟會的革命綱領,同改良派刊物 《新民叢報》 等進行論戰。 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派的主要宣傳陣地。 歷史. 《民報》 1905年8月20日,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 黃興提出以《二十世紀之支那》作為同盟會的機關報,獲得通過。

  7. 2014年6月18日 · 本想先瞭解《臺灣民報》的歷史,再來討論賴和的關聯,以及《臺灣民報》在台灣新文學發展的角色。探討時發現賴和跟《臺灣民報》關係密切,更瞭解《臺灣民報》前身及後繼報刊演變的歷史,戰後另有份稱為《民報》的報紙,歷史上也很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