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在大部份的水體中都有魚。幾乎所有的水生環境中都有魚,從高山的溪流(如鱒魚)到深海帶甚至超深海淵帶(像囊鰓鰻目及鮟鱇魚)。魚比其他的脊椎動物有更多的物種變異性 [7]。
比較這本書裡的各種魚類,能看出一些相似之處,雖然有些魚的長相實在奇怪,令人納悶究竟怎樣可以稱得上一條魚。魚類是水生脊椎動物,分成硬骨魚和軟骨魚(例如鯊魚和鰩魚),身上都有鰭(位於不同部位),渾身覆蓋鱗片(但有些魚沒有鱗片),用受到
2024年9月8日 · 深溝釣魚大賽這次特別成立「外來種物流中心」,參賽者把捉到的外來種送來,辨識種類、計數、秤重之後,會將魚放置冰水裡,讓牠們慢慢失去 ...
2016年12月9日 · 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動物的名字有「魚」這個字,但是牠們不一定真的是「魚類」,而可能是哺乳類、爬蟲類、兩棲類、頭足類等等動物。 本文藉由6個不同的動物特徵,帶我們明確認識什麼是魚類?
2024年5月3日 · 排水路的生態小宇宙. 如何解釋這樣的現象? 過去有很多說法。 包括魚卵黏在會移動的生物身上或附著在水生植物上、被人放養、隨水上用品(如獨木舟等)移入或隨水流流入⋯⋯其實,近年來科學家證實,水鳥捕食大魚時,如果剛好吃掉的是懷孕雌魚,在還沒將魚卵消化殆盡時,又剛好將排泄物排在水裡,魚卵就有機會孵化出來。 誰承想:「掠食者竟會是協助自身族群擴散的助力。 」自然的神奇,如此令人感到驚訝,對嗎? 但我想,這一定不會是自然給的最後一個驚奇。 2011 年以前,我專注於水土保持工程及臺灣上游溪流的魚類生態;2011 年以後,工作領域則偏向「區域排水」治理。 區域排水顧名思義即是相對人工化的水路,常銜接於河川與灌溉、都市、魚塭之間,規模不大也不小。
而生活在大洋中的生物,大多具有良好的游泳能力,能夠迅速的覓食或躲避獵食者,他們大多會利用表層的浮游植物或浮游動物所產生的能量來維持生存,而在大洋水深200至1,000公尺的範圍,是屬於中水層的區域,在這裡光線微弱,因此有許多生物都具有自行
淡水魚 泛指任何主要棲息於 湖泊 、 濕地 、 河流 、 溪流 等 淡水 環境的 魚類,是 淡水生態系統 最常見的 水生動物。 地球 的淡水面積少,淡水魚種類卻異常豐富,佔魚類物種數的約41.2% 。 例如全球魚類約28000種(已記載為26000多種),淡水魚就有約10700種。 雖然已知總數比 海水魚 少,但淡水水域(包括河流及湖泊)只佔 地球 總 水域 2.5%,故淡水魚的 生物多樣性 明顯比海水魚豐富得多。 平均每種海水魚可棲息的水體要比淡水魚高出7500倍。 這是由於內陸 河川 常被分隔,致使淡水魚易於特化,所以在可棲息水體比海水魚少的情況下,仍有眾多種類。 此外跟人類易於採集河、湖水魚種也有關係。 台灣的淡水魚只能生活在淡水裡,所以只能留在台灣發展,但鹹水魚卻可以自己跑進來台灣。
其他人也問了
台灣有淡水魚嗎?
魚是什麼類?
淡水魚為何處於瀕危狀態?
魚類有什麼相似之處?
哪個國家有水產養殖?
魚是單系群嗎?
水裡有魚 相關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