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7日 · 正常值是多少? / 体温监测的时间 / 一般来说,在发热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检测四个时间点的体温:上午6点、上午10点、下午2点、下午6点。 对于一些持续高热或者特殊疾病的患者,还可以加测晚上10点的体温,甚至可以每1-2小时就重复测量一次。 / 测量体温的方式 / 有腋测法、口测法和肛测法, 腋测法最为常用 。 / 体温的正常范围 / 测量的方式不同,体温正常范围也会有所差别。 腋测法的正常温度为36-37℃;口测法正常温度为36.3-37.2℃;肛测法正常温度为36.5-37.7℃。 / 发热的分度 / 一般来说, 发热的分度以口测法为准 。 低热为37.3-38℃,中热为38.1-39℃;高热为39.1-41℃;超过41℃,就是超高热了。 02 发热都有哪些类型?

    • 水銀體溫計幾度算發燒1
    • 水銀體溫計幾度算發燒2
    • 水銀體溫計幾度算發燒3
    • 水銀體溫計幾度算發燒4
  2. 2022年12月13日 · 从小到大,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发烧的经历。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医学上叫做“发热”。 人为什么会发热呢? 可能是致热原入侵了我们的身体,也有可能是各种原因导致了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功能障碍(也就是身体的“中央空调”失灵了),于是体温升高、超出了正常范围。 今天,健康榨知机就来跟大家讲讲发热和使用退热药的注意事项↓↓. 发热是怎么回事? 在临床工作中,一般认为肛温≥38 °C就是“发烧了”;但更常见的做法是量腋下温度,腋温≥37.5 °C就是“发烧了”。 按照腋温的高低,发热分为: 低热: 37.5~38.0 °C; 中度发热: 38.1~38.9 °C; 高热: 39.0~40.9 °C; 超高热: ≥41.0 °C。 图片来源:123RF. 按发热时间的长短,发热又分为4类:

  3. 2020年10月22日 · 重点来了,作为目前市面上测量体温最准确的两类体温计,电子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 在精准度上的差别仅为0.1℃! 这个数值不是我瞎说的,这来源于我对2020年3月31日正式实施的《医用电子体温计检定规程》和《玻璃体温计检定规程》中最大允许误差的比对: 水银体温计最大允许误差:(-0.15~0.1)℃. 医用电子体温计最大允许误差:±(0.1~0.2)℃. 我们再来看看电子体温计的原理与结构:电子体温计是利用感温元体(通常是用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大小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制成的。 一般电子体温计由四部分组成,头部是感温部件,杆身是数字式温度显示器,侧面是电源开关按钮,末端是电池盒和盖。

  4. 2020年3月1日 · 体温计和其他温度计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测完温度后,水银温度计的数据会保持不变,直到你用力地把水银甩回原位(有时候甚至因为甩得过猛而摔碎)...这就要看体温计的特殊结构了,注意看下图,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弯曲的细管,叫做「缩口」。 制作过程就看手艺了:工人在缩喉灯上熔烧喉泡中部,然后镊子再快速一夹,就形成一个弯折的扁狭通道... 体温计在高温时,水银柱会膨胀上升,而当把体温计拔出时,水银遇冷收缩,就在缩口处断开,直管内的水银就不上不下,进退两难,有种「前面的兄弟,为何不等我」的感觉,也就仍保持原来的水银柱高度不变了。 下面画红圈的就是缩口,水银是在这里分的手… 密封玻璃泡. 接着用火焰加热玻璃泡下部。 冷却凝固后,就形成一个玻璃泡,这里头是用来存储水银的。 密封玻璃泡.

  5. 2021年3月26日 · 用水银体温计测得宝宝的额温、耳温、肛温≥38℃或腋温≥37.3℃以及口腔温度≥37.5℃就可以认为是发烧了。 电子体温计测得儿童腋温比水银体温计测得儿童肛温低约 0. 2℃,电子体温计测得儿童口温比水银体温计测得儿童肛温低约 0. 5℃。 不用年龄儿童选择测温方法. 3岁以下的儿童不建议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口腔温度和肛温,因为有可能发生体温计断裂的风险。 体温计破碎带来的玻璃碎或水银都可能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建议购买专门的电子体温计。 小于三个月内的新生儿,最好是选择直肠测温,其次是腋下测温,不选择测量耳温的原因是孩子的耳蜗较小。 三个月到3岁的孩子,直肠测温最好,其次是耳温。 3岁以上的小朋友,可以选择测量口腔温度。

  6. 2020年2月11日 · 最可能的原因就是防止真菌感染。 体温每升高1℃,被感染的概率降低6%。 所以我们需要更高的体温以保证健康。 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分析对抗真菌和保持体温前提30-40之间的“最经济”体温。 答案是36.7℃,这接近于我们的正常体温。 因此,体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性别、年龄、昼夜、运动和情绪的变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动,但这种改变经常在正常范围内。 对于每个人来说,如果不注意自己的体温变化,那么就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无论是体温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我们的免疫系统产生变化,所以一定要让自己的体温处于正常的区间范围内!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7. 2020年3月10日 · 1分钟了解5个关键问题. 测出的体温为什么忽高忽低? 专家介绍, 体温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 ,体温会随环境、时间、状态、年龄、生理等因素而忽高忽低。 气温高则体温高,气温低则体温低. 体温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在高温环境下(比如开暖气的车内),体温可能会稍有升高,在低温环境下(比如冬天的室外),体温则可能稍有降低。 早上体温低,下午体温高. 早上起床,体温处于低谷,下午接近傍晚,体温处于高点,两点之间的峰值差距大约在 0.5 ℃左右。 运动和进餐后,体温高. 在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后,体温也可略升高,波动范围不超过 1 ℃。 婴幼儿体温高,老年人体温低. 婴幼儿因代谢率高,体温通常高于大龄儿童和成人;老年人因代谢率较低,体温常低于青壮年。 女性排卵期、妊娠期体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