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沈佺期宋之問完成五言律詩格律;杜審言完成七言律詩格律 2.偶數句押韻,首句押韻為正格,不押韻為變格 3.每首八句,分為四聯。一、二句為首聯,三、四句為頷聯,五、六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聯。中間四句必須成兩副對聯

  2. 沈佺期工於五言律詩,與宋之問同為當時著名的宮廷詩人,文學史上並稱「沈宋」。 他們所作多為歌舞昇平的 應制詩 ,風格綺靡,不脫梁,陳 宮體詩 風。

  3. 七言律詩是中國 傳統詩歌 的一種 體裁,簡稱七律,屬於 近體詩 範疇,起源於 南朝 齊永明時 沈約 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 沈佺期 、 宋之問 等進一步發展定型,至盛唐 杜甫 手中成熟。. 其 格律 嚴密,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由八句組成,每句七 ...

  4. 沈佺期宋之問手中,律詩終告成熟,格律成為定式,當時並稱為「沈」,民間律詩以杜甫、李商隱最為突出。 範例: 泬寥空色遠,芸黃淒序變。

  5. 沈佺期 、 宋之問 在前人實踐的基礎上,加以琢磨、去粗取精,把律詩的格式固定下來。 杜甫 是第一位大量創作七言律詩詩人 [1][2]。 律詩範例如下: 有一類律詩僅六句,稱 小律 或 三韻律詩;小律對偶要求較寬,或一二兩聯,或二三兩聯,或僅二聯要求上下句對偶。 格式. [編輯] 句式方面:律詩句子長短全首一致;不是五言,就是七言。 「出句的字」和「對句的字」不能重復。 對仗方面:律詩每首必有對仗,且位置也有規定,全詩八句四聯(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頷聯(三、四句)、頸聯(五、六句)必須對仗工整,詞性相同,其他二聯則不拘。 排除首尾兩聯外,一律用 對仗。 對偶方面:對偶就是把同類的概念或對立的概念並列起來。 對偶的一般規則為: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

  6. 其他人也問了

  7. 齊梁體的 格律詩 構成了 對式律 (指全詩各聯之間均不粘的格律形式)、粘式律(指全詩各聯之間均粘的格律形式)和粘對混合律(指全詩各聯之間既有粘又有不粘的格律形式)三種類型,但以對式律為主,距離完善的近體詩尚有很大距離。. 其中從梁代中後期 ...

  8. 宋之問(約656 —約712),字延清,名少連,漢族,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初唐時期的詩人,與沈佺期並稱“沈宋”。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進士及第,當時掌握實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