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圖片: tibethouse.jp
- 法會因由分,介紹法會的緣起。 所謂 「有因有緣事易成,有因無緣果不生。 凡事一定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成就。 佛經的一開始,介紹人、事、時、地、物,六種條件成就,法會就會成就,稱為「六成就」。
diamond-sutra.tw/master-teach-002/
其他人也問了
法會因由是什麼?
什麼是有為法?
法說會是什麼?
法律與法律的因果關係有何不同?
什麼是無為法?
參加法會是什麼?
《第一品法會因由分》選自佛教重要經典——《金剛經》,該文主要的內容是法會召集的原因和背景。 金經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
2018年8月20日 · 《金剛經》採用了問答的對話的形式,是以須菩提提問,然後佛祖回答的方式來闡述佛祖對宇宙眾生的解釋。 《金剛經》是佛學的根基,所以學佛之人應從此經入手。
2022年7月16日 · 法會因由分第一. 法會因由分,介紹法會的緣起。. 所謂 「有因有緣事易成,有因無緣果不生。. 凡事一定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成就。. 佛經的一開始,介紹人、事、時、地、物,六種條件成就,法會就會成就,稱為「六成就」。. 哪六種條件成就這場法會 ...
《金剛經》採用了問答的對話的形式,是以須菩提提問,然後佛祖回答的方式來闡述佛祖對宇宙眾生的解釋。 《金剛經》是佛學的根基,所以學佛之人應從此經入手。
2015年2月8日 · 法會的範疇. 法會又稱為佛事、法事,指的是各種說法或供佛、供僧及佈施等活動的集會,其根本精神是「以法相會,如法修行」。 一般來說,寺院的朝暮課誦、定期舉行的共修,以及根據不同經典、含攝佛菩薩誓願的經懺佛事,皆屬於法會的範疇。 當代的法會,集梵唄、供養、誦經、禮拜、念佛、持咒、觀想等多種修行法門於一身,可說是漢傳佛教所獨有;佛陀時代的法會則不然,純粹是「聽法、說法的聚會」。 佛陀成道後,在恆河兩岸游化、應機而說,開演教法多達三百餘會。 當時大眾一起聆聽佛陀說法、一起受戒誦戒,或者接受國王、大富長者的佈施供養等,皆可說是法會的雛型。 當佛陀入滅不在人世後,說法聽法的場景不再,迦葉尊者與五百阿羅漢集結經典, 亦透過弟子之間的口耳傳誦佛陀所說的教法, 開展出分享佛法、弘揚佛法的內涵。
2019年8月22日 · 從世 間 的角度看,我們可以通過法會薰習正法,打開智慧,使我們的思想從煩惱中解放出來,通過與三寶的聯繫,在世界上獲得自由。. 從出世間的角度看,禮、佛、祭是無與倫比的。. 無量 的美德和 修行 是培養世間福德資糧的絕佳機會。. 由此不難 ...
①如是我聞:如是,這樣;我聞,我聽說。我聽佛這樣說,表示經中的話都是佛親口說的,這是為了增加佛經的可信度。②時:那時。③大比丘眾:比丘是梵語,即受了具足戒的男性僧侶,又名乞士。女性叫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