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湧泉穴位圖解位置. 湧泉穴位 依據《針灸學》經絡與穴位記載 湧泉穴位置 在足底部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與後三分之二交點上處為湧泉穴位所在之處。. 湧泉穴隸屬於十四經穴中的 足少陰腎經,簡稱為腎經 ...

  2. 2023年2月17日 · 湧泉穴 湧泉穴位置. 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起點,是全身十二個經絡中最重要的一個。 被認為能夠補腎益氣、壯陽固腰、養血安神、益智明目、清熱解毒等功效,被譽為「千金穴」、「長生穴」

  3. 2024年8月2日 · 湧泉穴位於腳底板人字狀紋路的交叉點。 如果把腳趾向下捲起,腳底板的前1/3中央會出現一個凹陷處,就是湧泉穴所在的位置。 湧泉穴作用有哪些? 湧泉穴屬於足少陰腎經,在腎經上的穴位大多與腎臟、副腎有關。 腎被認為是人體先天之本,也與人的精力有關;而位於人體最底部腳底的湧泉,也是人體脈氣湧出之處,就像從地上冒出泉水一般,故此穴名為「湧泉」。 此外,長時間走路導致腳底累積疲勞時,也會影響到全身的健康、引起很多不舒服的症狀,這時也可以按壓腳底的湧泉穴,幫助消除疲勞之外,也有回復精氣神的效果。 湧泉穴除了改善運動後鐵腿、肌肉痠痛的情形外,還可提升腎機能,腎作為生命能量蓄積的場所,與骨骼、頭髮、荷爾蒙都有密切的關聯。

  4. 2024年1月24日 · 湧泉穴的位置在足底部,當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就是此穴位。 它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穴位之一,具有開竅蘇厥,滋腎清熱,降逆通絡的功效。 湧泉穴會痛的原因多與足底筋膜炎、局部骨質增生有關。 湧泉穴位置. 湧泉穴位於足底部,在足底第二第三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和後1/3的交點上,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 湧泉穴隸屬於足少陰腎經,為腎經上常用穴位之一。 湧泉穴功效. 湧泉穴具有治療中風昏迷,癲狂,癲癇,健忘,五心煩熱(兩手心和兩足心發熱,並自覺心胸煩熱),心痛,身熱,鼻衄(鼻出血),咳血,便秘等功效。

  5. 2024年10月9日 · 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中的重要穴位,對健康有著顯著的作用,包括增強腎功能、促進睡眠和緩解水腫等。要找到湧泉穴,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位置確認:湧泉穴位於腳底中間的凹陷處,大約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位置

  6. 湧泉穴,別名地衝、蹶心、地衢,顧名思義就是水如泉湧,為足少陰腎經所出之「井穴」,足少陰腎經起於湧泉,終於俞府湧泉穴位於腳底中間凹陷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

  7. 湧泉穴位於腳底中間凹陷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 主治頭頂痛、兩目昏花、喉痹、失音、小兒驚風、癫疾、昏厥等 [1]。 蘇東坡 在《蘇沈良方》中即提到按摩兩腳心(湧泉穴),及臍下腰脊間,皆令熱徹,“且試行二十日,精神自已不同,覺臍下實熱,腰腳輕快,面目有光,久久不已。 ”。 宋代《扁鹊心书》指出:“涌泉二穴,在足心宛中,治长年脚气肿痛,或脚心连胫骨痛,或下肢腿肿,沉重少力。 ”清代《急救广生集》指出:“擦足,每晚上床时,用珠算握趾,一手擦足心,如多至千数,少至百数,觉足心热,将足趾微微转动,二足更番摩擦。 盖涌泉穴在两足心内,摩热睡下,最能固精融血,康健延寿,益人之功甚多。 湧泉穴是腎經的一個重要穴位,號稱“長壽穴”,《靈樞 ·本輸篇》中說:“腎 [註 1] 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為井木。

  8. 穴點位置: 在足心陷者中,屈足捲指宛宛中。 穴點作用: 治療 腸胃道不適 、 咽喉痛 、 虛弱 、 休克 、 泌尿生殖系統的問題 、 頭痛。 取穴方法: 腳掌,第二、三跖骨間靠近跖骨底處,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 湧泉穴 (地衝)穴位. 特別感謝: 陳潮宗、周曉慧、程良雯中醫師熱心協助穴位資料校對.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 湧泉穴 (地衝)的穴點位置與作用、取穴方法,湧泉穴 (地衝)作用:治療腸胃道不適、咽喉痛、虛弱、休克、泌尿生殖系統的問題、頭痛。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9. 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主治肺系病證,大便難,小便不利,奔豚氣。 操作方法為直刺0.5~1寸。 基本介紹. 中文名:湧泉穴. 出處:《靈樞·經脈》 隸屬經絡:足少陰腎經. 主治:肺系病證,大便難,小便不利. 功能:開竅、瀉熱、降逆. 主要配伍:配水溝、內關主治昏厥. 特殊主治:井穴. 五行屬性:木. 操作:直刺0.5~1寸. 名稱釋義,功能作用,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附註, (1)湧泉。 涌,外涌而出也。 泉,泉水也。 該穴名意指體內腎經的經水由此外涌而出體表。 本穴為腎經經脈的第一穴,它聯通腎經的體內體表經脈,腎經體內經脈中的高溫高壓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體表,故名。

  10. 湧泉穴位 (引自《經絡與穴道》) 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 約當足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後端連線的前1/3折點。 《靈樞‧本輸》:"足心也"; 《針灸甲乙經》:"在足心陷者中,屈足卷指宛宛中"; 《針灸玉龍經》:"在腳底心,轉足三縫中;又以二指至足跟盡處折中是穴"; 《針方六集》:"卷足第三縫中,與大指本節平等。 【解剖】 肌肉:跖腱膜中,內有趾短屈肌腱、趾長屈肌腱、第二蚓狀肌,深層為骨間肌。 神經:趾跖側總神經。 血管:深層為足底外側動脈與脛前動脈吻合的足底弓。 【操作】 直刺0.3~0.5寸,如欲升壓以強刺激、久留針、持續或間歇運針為宜。 禁直接灸,艾條溫灸10~15分鐘。 常用藥物敷貼法。 【功效】 泄熱、降火、開竅、蘇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