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9月16日 · 大約在2011年間,台灣曾經爆發一波超級猛烈的塑化劑事件,而根據中華民國科技部的「科技大觀園」網站,這起塑化劑事件的源頭是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楊姓技正發現昱伸香料公司供應的起雲劑(cloudy agent)含有塑化劑DEHP,才讓民眾深深體會到塑化劑

    • CPU 與 GPU
    • 依序計算和平行計算
    • GPU 的興起
    • 結論
    • 附錄

    不管是大型電腦或個人電腦都需具有「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 unit,簡稱 CPU)。CPU 是電腦的「腦」,其電子電路負責處理所有軟體正確運作所需的所有任務,如算術、邏輯、控制、輸入和輸出操作等等。雖然早期的設計即可以讓一個指令同時做兩、三件不同的工作;但為了簡單化,我們在這裡所談的工作將只是執行算術和邏輯運算的工作(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簡稱 ALU),如將兩個數加在一起。在這一簡化的定義下,CPU 在任何一個時刻均只能執行一件工作而已。 在個人電腦剛出現只能用於一般事物的處理時,CPU 均能非常勝任地完成任務。但電腦圖形和動畫的出現帶來了第一批運算密集型工作負載後,CPU 開始顯示心有餘而力不足:例如電玩動畫需要應用程式處理數以萬計的...

    一部電腦 CPU 如何計算 7×5+6/3 呢?因每一時刻只能做一件事,所以其步驟為: 1. 計算 7×5; 2. 計算 6/3; 3. 將結果相加。 總共需要 3 個運算時間。但如果我們有兩個 CPU 呢?很多工作便可以同時(平行)進行: 1. 同時計算 7×5 及 6/3; 2. 將結果相加。 只需要 2 個運算時間,比單獨的 CPU 減少了一個。這看起來好像沒節省多少時間,但如果我們有 16 對 a×b 要相加呢?單獨的 CPU 需要 31 個運算的時間(16 個 × 的運算時間及 15 個 + 的運算時間),而有 16 個小 CPU 的 GPU 則只需要 5 個運算的時間(1 個 × 的運算時間及 4 個 + 的運算時間)!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稱 GPU 為「圖形」處理單元。圖...

    GPU 可分成兩種: 1. 整合式圖形「卡」(integrated graphics)是內建於 CPU 中的 GPU,所以不是插卡,它與 CPU 共享系統記憶體,沒有單獨的記憶體組來儲存圖形/視訊,主要用於大部分的個人電腦及筆記型電腦上;早期英特爾(Intel)因為不讓插卡 GPU 侵蝕主機的地盤,在這方面的研發佔領先的地位,約佔 68% 的市場。 2. 獨立顯示卡(discrete graphics)有不與 CPU 共享的自己專用內存;由於與處理器晶片分離,它會消耗更多電量並產生大量熱量;然而,也正是因為有自己的記憶體來源和電源,它可以比整合式顯示卡提供更高的效能。 2007 年,英偉達發布了可以在獨立 GPU 上進行平行處理的軟體層後,科學家發現獨立 GPU 不但能夠快速處理圖形變化,在...

    我們一看到《我愛科學》這本書,不需要一點一點地從左上到右下慢慢掃描,即可瞬間知道它上面有書名、出版社等,也知道它擺斜了。這種「平行運作」的能力不僅限於視覺,它也延伸到其它感官和認知功能。例如筆者在清華大學授課時常犯的一個毛病是:嘴巴在講,腦筋思考已經不知往前跑了多少公里,常常為了追趕而越講越快,將不少學生拋到腦後!這不表示筆者聰明,因為研究人員發現我們的大腦具有同時處理和解釋大量感官輸入的能力。 人工智慧是一種讓電腦或機器能夠模擬人類智慧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科技,因此必須如人腦一樣能同時並行地處理許多資料。學過矩陣(matrix)的讀者應該知道,如果用矩陣和向量(vector)表達,上面所談到之座標轉換將是非常簡潔的(註五)。而矩陣和向量計算正是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演算法...

    人工智慧的實用例子:下面一段是微軟的「copilot」代書、谷歌的「translate」代譯之「one paragraph summary of GPU and AI」。讀完後,讀者是不是認為筆者該退休了? GPU(圖形處理單元)和 AI(人工智慧)之間的協同作用徹底改變了高效能運算領域。GPU 具有平行處理能力,特別適合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所需的複雜資料密集運算。這導致了影像和視訊處理等領域的重大進步,使自動駕駛和臉部辨識等技術變得更加高效和可靠。NVIDIA 開發的平行運算平台 CUDA 進一步提高了 GPU 的效率,使開發人員能夠透過將人工智慧問題分解為更小的、可管理的、可同時處理的任務來解決這些問題。這不僅加快了人工智慧研究的步伐,而且使其更具成本效益,因為 GPU 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

  2. 2020年10月20日 · 三立新聞在2018-8-13發表探/每天都有可能喝到 瓶裝飲料是否有塑化劑? 它說,灃食智庫-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終身特聘教授周志輝指出,寶特瓶為1號PET瓶,其實根本不會用到雙酚A,也沒有塑化劑,民眾可以不用對此感到擔心。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4年3月29日 · 近期台灣社會發生蘇丹紅、寶林茶室等食安爭議,民眾關心食安議題,網路近日熱傳一則影片宣稱許多市售飲料含有塑化劑。 這是近期事件嗎? 一、傳言所附影片的上傳時間為2011年,內容為某一政論節目討論2011年5月間爆發的塑化劑食安事件,並非近期事件。 二、檢視食藥署官網及台灣主流媒體,近年並無飲料非法添加塑化劑相關案件。 傳言引用2011年的政論節目影片,但未提供原始事件的時間、及塑化劑風暴的背景脈絡,易使人誤解為近期事件、造成恐慌。 因此,傳言為「易生誤解」的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本報告僅查核網傳影片原始脈絡、近期有無食品添加塑化劑案件,至於市售飲料是否含其他人工添加物,不在查核範疇。 圖卡版.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5. 起雲劑最主要的用途是讓飲料看起來有點像少女迷濛雙眼的霧狀,像是運動飲料、果凍、優酪乳或是果汁等等的食品經常使用。 但是,就是有那種為了節省成本、延長使用期限的黑心廠商,所以把起雲劑的植物油成份,改用成本只有1/5的塑化劑(主要用途是增加塑膠材料的柔軟性)取代,就變成了黑心起雲劑,也就是2011年塑化劑事件的引爆點。 不要被似是而非的話術或影片誤導. 看完上面的解說,各位應該可以明白為什麼影片中的劉姓主持人願意把加了起雲劑的飲料喝下去了吧? 因為那是合法的啊! 因為那是沒有塑化劑的起雲劑啊! 但因為電視節目誇大的效果,讓原本合法的起雲劑變得跟塑化劑一樣可惡,也讓很多民眾搞不清楚事實真相,一直瘋狂轉發,坦白說這節目就是網路謠言的幫兇呀。 查看原始文章. 謠言這樣說:一定要看完!

  6. 2019年7月4日 · 什麼是塑化劑?塑化劑都用在哪呢?塑化劑(plasticizers)又稱增塑劑、可塑劑,是一種代表著一群數十種到數百種的物質代名詞,它是一種可以讓材料柔軟性增加或是讓材料變液化的添加物。

  7. 起雲劑主要的功能是幫助一些物質跟油脂物質混合,本來應該使用棕櫚油為中介,但卻有黑心廠商違法添加塑化劑,其原因不外乎是塑化劑的成本比起雲劑低,可節省成本;而且塑化劑具有定香作用,使香味不易逸散(類似用法像在指甲油及香水中加入塑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