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烏桕 S. sebiferum. 二名法. Sapium sebiferum. (L.) Roxb. 烏桕[註 1] (學名: Sapium sebiferum (L.) Roxb.[2]),又名 烏槔[註 2] 、 烏臼 、 鴉臼。. 俗稱 木蠟樹 、 樁仔 、 瓊仔/橩仔樹 等。.

  2. 烏臼得名的由來:一是因烏臼鳥喜食其種子而獲名,烏桕樹在每年7、8月結果,其果實是綠繡眼、白頭翁、繡眼畫眉的食物,屬於極具生態復育功用的「誘鳥植物」;另一說法是因其樹老時,根部會黑爛成臼而得名。

  3. 落葉 喬木,高可达15米,无毛,具乳状汁,樹皮灰黑色,有縱裂。. 枝广展。. 葉互生,呈菱形、菱狀卵形,顶部具尖头,秋季時會轉為紅、橙、紫、褐、深綠或釉綠等色,甚至有可能一葉數色。. 花单性,雌雄同株,聚集成顶生 总状花序,黃綠色細穗狀,在春季 ...

  4. 簡介. 烏桕屬落葉喬木,廣泛分佈南亞至東亞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台灣各地野生植株,是由先民引進種植後歸化。. 樹高可超過15m,嫩枝、葉具有乳汁。. 樹皮深灰色有縱裂紋,枝幹開展,天然樹形圓形或橢圓形。. 互生菱形葉,葉長3~8cm、葉寬3~9cm,葉色嫩綠 ...

  5. 一九八七年三月十八日,縣人大常委會作出《關於命名烏桕樹為大悟縣》的決定,號召全縣人民廣種縣樹,愛護縣樹。烏桕樹已成為該縣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樹種之一。

  6. kplant.biodiv.tw › 烏臼n › 烏臼烏臼

    高可達 15 公尺,徑 20~45 公分,樹幹通直;樹皮灰褐色,有不規則的深縱裂紋,老樹的栓皮層有剝落的現象;具有多數枝條,枝條初為綠色,後則略帶為灰褐色,光滑無毛。. ‧葉:. 葉互生, 菱狀卵形或菱形,長 5~8 公分,寬 4.5~7 公分,先端銳尖或為短尾狀 ...

  7. 在臺灣四處常可發現烏桕的蹤跡,在宜蘭往羅東方向的省道兩側就是種植烏桕作為行道樹,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內靠近行政區附近也有種植烏桕作為綠化觀賞性植物。. 另外,在宜蘭大學園藝系前面生態池旁也有種植一棵烏桕。. 然而,一般人只知道它是樹木,但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