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出現感冒前兆,趕緊吃藥壓制就能避免真感冒。不一定。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指出,喉嚨痛、流鼻水、身體發熱等感冒前兆是因為身體的免疫反應,這時多喝水、多休息、吃感冒藥可能將症狀壓下來,避免後續的感冒症狀,「但感冒前兆不一定是感冒引起的,」他也指出,有些時候免疫反應不一定是針對病菌,而是壓力大或身體對外在環境的反應。
    • 感冒快好的時候傳染力最強錯。康宏銘指出,感冒初期的傳染力最強,感冒進入收尾、恢復期時傳染力較低;陳采汎則建議,即使自覺感冒痊癒,只要還有如咳嗽、流鼻水等症狀,還是建議戴口罩,「感冒中病患的症狀很明顯,旁人知道要避開;但感冒進入尾聲、症狀不明顯時反而不容易察覺,但那時感冒仍有傳染力,也會遭感染,」她推測。
    • 多喝水,可以讓感冒病毒快一點排出身體錯。感冒是需要多喝水,但不是為了把病毒從身體洗出來,而是補充發燒失去的水分、稀釋痰液、鼻涕等分泌物,紓緩咳嗽、減輕鼻腔、喉嚨充血狀況。
    • 鼻涕倒流一定會變成痰,然後造成卡痰、喉嚨癢和咳嗽是。康宏銘指出,鼻涕倒流時痰會流到胃部,但有些會積在喉嚨,久了會引起喉嚨癢、卡痰而引起咳嗽。陳采汎補充,醫學上說的痰是由氣管、支氣管「由下而上」形成的分泌物,身體藉由咳嗽排出;而喉嚨是相當通暢的通道,鼻涕倒流的卡痰感受,不是真的分泌物累積塞住喉嚨,而是分泌物倒流經過喉嚨粘膜時引起的症狀。
  1. 2024年1月19日 · 感染不同病毒可訓練免疫力,高風險族群當心小病變大病. 這一波類流感疫情中不少民眾飽受感冒感不完之苦症狀反覆發作遲遲無法痊癒。. 專家表示,這是新冠疫情台灣防疫佳的後遺症,造成大眾體內缺乏抗體。. 類流感疫情持續升溫,據疾 ...

  2. 2011年10月1日 · 感冒」(common cold)指的是病毒侵犯上呼吸道而引起鼻炎 (包括打噴嚏、流鼻水、鼻塞)與咽部不適 (乾、癢、異物感)等症狀。 「病毒性腸胃炎」 (Gastroenteritis)指的是病毒侵犯腸胃道黏膜,造成嘔吐、腹痛、與腹瀉。 至於「腸胃型感冒」,則是醫生向病人解釋病情時創造的一種說法,每個醫生使用的時機都不一樣。 不少醫師將它用在病毒感染引起的腸胃炎,因為跟感冒一樣是病毒感染引起, 所以稱為「腸胃型感冒」。 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包括輪狀病毒、諾羅病毒與腺病毒40型、41型等,好發於秋冬,但台灣因為四季不明顯,因此各個季節皆可能流行。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3. 其他人也問了

    • 他們吃得不多。最讓人驚訝的是,這些不感冒的人吃得不多,一天三餐裡通常有兩餐是簡單輕食,午餐常常兩片全麥麵包夾生菜與起司就解決。近年來,愈來愈多研究發現,降低熱量攝取,可以減少失智、心血管疾病等年齡相關疾病的發生,而且吃得少也能降低壞的膽固醇(LDL)、三酸甘油酯和血壓。
    • 他們懂得紓壓。45歲、Babyboss總經理林梅芳稱自己是「工作狂」,她的工作量大、睡得少、速度快,但她很少感冒,因為她靠做家事、做菜、做手工藝紓壓。
    • 他們愛運動。研究顯示,運動可增加免疫細胞活力,有助於清除入侵的病原和對抗體內癌細胞。每天至少半小時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和騎腳踏車等都是有益免疫的運動。
    • 他們多吃蔥薑蒜。研究發現,吃大蒜可以當作強力抗氧化物及抗生素,當你感冒時,也可以讓時間縮短。當全班同學都輪流感冒又互相傳染時,研究生卓凱祥卻很少感冒,他回想除了固定練壘球的運動習慣,他愛吃蔥薑蒜,總是把裝飾的蔥花、蒜花一掃而空。
  4. 2024年4月15日 · 流感症狀比普通感冒來得強烈如何分辨流感感冒和新冠肺炎症狀差異A型B型流感有何不同一表看懂流感症狀和傳染途徑流感疫苗施打對象和照護一次掌握

  5. 2002年4月1日 · 許多人聽感冒與受冷無關已半信半疑再聽感冒的傳染途徑恐怕會更覺疑惑但對感冒的基本觀念如果不予糾正感冒的預防不能落實感染率恐怕無從下降傳染感冒的禍」 成人一年平均有2∼4次,小孩則有6∼8次的感冒。

  6. 2021年5月12日 · 11大新冠肺炎症狀一次看潛伏期也不同. 台灣近日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急速升溫甚至出現社區感染的案例民眾若能對新冠肺炎有更充分的了解就能有更好的警覺性再加上新冠肺炎症狀 多變如何與流感及一般感冒做出分別非常重要。 2021-05-12. .文 / 游奕凱. .責任編輯 / 陳祖晴.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Pexel. 字級. 收藏. 分享. 新冠肺炎症狀 有哪些?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資料所示,新冠肺炎(COVID-19)的症狀包括以下幾種: 發燒/發冷. 咳嗽.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 疲勞及全身無力. 頭痛. 嗅覺或是味覺喪失. 喉嚨痛. 流鼻涕及鼻塞. 噁心或嘔吐. 腹瀉以及腹痛. 肌肉痠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