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營埔文化 是台灣中部地區 新石器時代 重要的史前文化類型,以灰黑色陶器為特徵,其分布範圍大致分布在台灣中部 濁水溪 、 大肚溪 、 大甲溪 中下游地區的河邊階地和丘陵上。. 遺址的分布範圍相當廣大,南北長約1000m,東西寬約 500m,面積約 450,000㎡。. 當地 ...
透過營埔文化以降的陶器型態排列,發現過往學界雖認為牛罵頭文化與營埔文化有明顯差異,但在器形其實呈現諸多傳承之處。即營埔文化是在牛罵頭文化的基礎上所轉化而成;而番仔園文化的器形也與有營埔文化諸多相似之處,說明中部地區的史前文化之間並非
2009年9月9日 · 營埔文化為台灣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分佈於台灣中部濁水溪、大肚溪、大甲溪流域中下游地區一帶,年代距今約3500-2000年前。 營埔文化分佈範圍廣,包括各種不同的地形,有海岸、平原、濁水溪大肚溪的河邊台地,顯示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有較大的彈性。
大坌坑文化. 「大坌坑文化」是臺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時間大約在距今5,500到4,200年前之間,又稱為「粗繩紋陶文化」。 大坌坑文化的遺址大多出現在海濱、河口或湖濱,是一個適應海洋、河流、沼澤等環境的文化。 許多學者認為,大坌坑文化是從亞洲東南沿海移入的新文化,並可能是南島語族最早的祖先之一。 目前尚未發現新石器時代舟船的遺留,然而證據顯示大坌坑文化的磨製石器,使用來自澎湖的橄欖石玄武岩石材,表現出他們優越的航海能力與島嶼間密切的交流。 代表性遺址有大坌坑遺址、鳳鼻頭遺址、八甲遺址、長光遺址、菓葉遺址。 細繩紋陶文化. 新石器時代中期(約距今 4,200 年前),臺灣各地遺址出土的器物有明顯的差異性,大致可以可分為北、中、南、東四個區域性文化。
營埔文化 是台灣中部地區 新石器時代 重要的史前文化類型,以灰黑色陶器為特徵,其分布範圍大致分布在台灣中部 濁水溪 、 大肚溪 、 大甲溪 中下游地區的河邊階地和丘陵上。. 遺址的分布範圍相當廣大,南北長約1000m,東西寬約 500m,面積約 450,000㎡。. 當地 ...
營埔遺址最早在1943年時,由國分直一發現;發現之初,從遺址地表採集得黑陶,隨即認為與中國大陸北方出土的黑陶文化關係密切。 因此,1944年間就規畫進行了3次的考古試掘;劉茂源先生也在1947年夏天,從遺址上採集得彩陶和石刀。
其他人也問了
營埔文化是什麼?
陶器製作要經歷哪些工藝流程?
香港陶藝有什麼特色課程?
大坌坑文化. 「大坌坑文化」是臺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時間大約在六千多年前到五千年前之間,又稱為「粗繩紋陶文化」。 大坌坑文化的遺址大多出現在海濱、河口或湖濱,是一個適應海洋、河流、沼澤等環境的文化。 許多學者認為,大坌坑文化是從大陸東南沿海移入的新文化,而且是南島民族最早的祖先之一。 代表性遺址有大坌坑遺址、鳳鼻頭遺址、八甲遺址、長光遺址、果葉遺址。 細繩紋陶文化. 大約在四千五百年前到三千五百年前之間,臺灣的史前文化由大坌文化逐漸演變到另一個階段。 考古學者稱為「細繩紋陶文化」或「繩紋紅陶文化」。 這個文化廣泛分布在全臺灣各沿海地區,晚期沿河谷向內陸移動。 學者按各地區細繩紋陶文化的差異又區分為牛罵頭文化、牛稠子文化、東部繩紋陶文化等。 陶器表面的細繩紋是它們的共同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