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新北市 淡水區
- 牛津學堂 (Oxford College),漢名為 理學堂大書院 ,是位於 新北市 淡水區 、由 加拿大 基督教長老會 傳教士 馬偕 過去所創立的西式現代化 學校 ,1985年經 中華民國內政部 評定為二級古蹟,現為 國定古蹟 。
zh.wikipedia.org/zh/牛津學堂
其他人也問了
牛津學堂是什麼?
牛津大學在哪裡?
牛津學堂為何被命名為「理學堂大書院」?
牛津學堂為何是真理大學、淡江中學等校的搖籃?
牛津大學有幾個圖書館?
牛津的哲學傳統何時開始?
牛津學堂 (Oxford College),漢名為 理學堂大書院,位於 新北市 淡水區 的紅磚建築。 原為 加拿大 基督教長老會 傳教士 馬偕 所創立的西式現代化 學校,也是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所轄 台灣神學院 、 淡江中學 、 真理大學 等校前身與起源地。 其建築位於真理大學校園內,1985年經 中華民國內政部 評定為二級古蹟,現為 國定古蹟。 歷史. [編輯] 馬偕與學生於牛津學堂合影. 清領時期. [編輯] 1872年(清 同治 十一年) 加拿大 傳教士馬偕來到 淡水 傳教,其相當重視培養本地人成為宣教人才,便以露天教學的方式於台灣各地傳教,因此希望創設新式學校。
牛津學堂 (Oxford College),漢名為 理學堂大書院,位於 新北市 淡水區 的紅磚建築。 原為 加拿大 基督教長老會 傳教士 馬偕 所創立的西式現代化 學校,也是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所轄 台灣神學院 、 淡江中學 、 真理大學 等校前身與起源地。 其建築位於真理大學校園內,1985年經 中華民國內政部 評定為二級古蹟,現為 國定古蹟。 歷史. 馬偕與學生於牛津學堂合影. 清領時期. 1872年(清 同治 十一年) 加拿大 傳教士馬偕來到 淡水 傳教,其相當重視培養本地人成為宣教人才,便以露天教學的方式於台灣各地傳教,因此希望創設新式學校。
牛津學堂 (Oxford College),漢名為 理學堂大書院 ,是位於 新北市 淡水區 、由 加拿大 基督教長老會 傳教士 馬偕 過去所創立的西式現代化 學校 ,1985年經 中華民國內政部 評定為二級古蹟,現為 國定古蹟 。 歷史[编辑] 清領時期[编辑] 牛津學堂現貌. 1872年( 清 同治 十一年)加拿大傳教士馬偕來到 淡水 傳教,馬偕博士於台灣傳教期間,相當重視培養本地人成為宣教人才,因此得有創設新式學校之念頭,乃於1880年回 加拿大 募款,獲其故鄉 安大略省 牛津郡報紙《前哨評論》(Sentinel Review)新聞社之刊載並大力發起募款活動後,得到各方熱烈迴響,最後共募得 加幣 6,215元,作為其建校基金。 [1]
- 簡介
- 牛津學堂(理學堂大書院)年表
- 交通地圖
- 資料來源
- 相關連結
1872年(清同治11年)加拿大傳教士馬偕來淡水傳教,由於精通醫術,常藉傳教之便為病人義診,頗得各地台灣人敬重;馬偕在臺灣傳教相當重視培養本地人成為宣教人才,傳教過程也是在教育學生。馬偕終其一生,對於臺灣的宗教、醫學、教育等方面貢獻良多。1880年(清光緒6年),馬偕博士第一次回加拿大述職,在故鄉報告他在臺灣八年傳教的成果,受到鄉親極大的肯定,卻不忍他訓練學生時是「在大榕樹下以蒼空為頂,青草為蓆」。在地方報的呼籲下牛津郡的鄉親們共捐6215加幣讓馬偕在臺灣興建一座現代化學校。1881年(清光緒7年)底,馬偕回臺灣便應用此筆捐款買地,親自設計、監工,這所臺灣首見的新式學校終於在1882年(清光緒8年)7月竣工開學,並取名為「理學堂大書院」,英文名字為「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
1889年:2月18日寶順洋行德克先生將離台返英,贈一口舊鐘給牛津學堂,鐘上鑴刻:「1840, Quintin Leith」(此鐘今日台灣神學院仍在使用)。地址:新北市淡水區文化里真理街32號大眾運輸:捷運淡水線至淡水站,出站後搭乘指南客運紅26至紅毛城(真理大學)站下車即可抵達。OpenStreetMap:讀取地圖中...{"minzoom":false,"mappingservice":"leaflet","geoservice":"geonames","maxzoom":false,"width":"auto","height":"350px","centre":false,"title":"","label":"","icon":"","visitedicon...移至 淡江中學 校史 第四章-第二節 牛津學堂為現代教育之發祥地移至 牛津學堂年表【賴永祥長老史料庫】移至 年淡水旅遊地圖+文化資產簡介2021年6月9日 · 牛津學堂可說是真理大學、淡江中學等校的搖籃,建築上頗富中國傳統建築色彩,由馬偕博士親自設計,採用均衡對稱,坐北朝南,同時屋脊立有八座小佛塔,以代替十字架。
牛津學堂可說是真理大學、淡江中學等校的搖籃,建築上頗富傳統建築色彩,由馬偕博士親自設計,採用均衡對稱,坐北朝南,同時屋脊立有八座小佛塔,以代替十字架。
牛津學堂在當時所教授的課程除神學外,並有文學、科學、醫學理論及實習……等;無論在規模、設備,創校理念、教學方式等各方面,在當時清末的中國來說,是相當先進的西式教育學校,也是現今台灣教育歷史上最久的一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