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7月26日 · 佛教徒常常發願,一般人則常常發誓,那麼發願與發誓的意思到底相不相同? 誓和願都是一種希望、一種承諾,譬如說青年男女互訂終身,男孩說非她不娶,女孩說非君不

  2. 發願是一種把握當下、不計得失的奉獻付出,是一種直下承擔,所以你的心不會老是在衡量 自我利益中猶疑掙扎、上下起伏,而是甘願的、平穩的。 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是滿懷理想壯志,期許自己的人生要有大格局、大視野,還要發大願,

  3. 2010年10月6日 · 聖嚴法師《佛教徒如何發願》. 每個人一生都應該要發清靜的願、遠大的願,而不要發愚蠢的願、不切實際的願,佛教徒當然也不例外,但佛教徒更應該要發願以佛法來成就他人、成就自己。. 以我個人來說,我十五、六歲時,就知道佛法相當好,可惜知道的人很 ...

  4. 一般佛教徒都知道,諸佛菩薩都是因為發願而有成,如觀音菩薩十二大願、普賢菩薩十大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特別是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還有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所發的大願:「若不成正覺,誓不起此座。

  5. 2011年7月9日 · 佛教常說的發願,就是樹立學佛目標。 每個人發心不同,所以,發願內容也不盡相同。 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可在每天臨睡前,面向西方合掌發願:願生西方淨土中

  6. 2010年10月12日 · 在我們的早晚課誦之中,都有發願文,可見發願對於修行之重要。 簡單地說,就是教誡我們,應當珍惜這個極其短暫的人生過程,及時努力,遵循通往菩薩道的方向,早日完成成佛的目標。

  7. 字詞:發願,注音:ㄈㄚ ㄩㄢˋ,釋義:請求神靈協助達成心願或願望時所許的酬謝。 《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今見他要回去,覺得絕了出洋的指望,便就發願合他一同到山東去,慕政大喜。

  8. 佛法認為,用來取代「情緒」的是「發願」,發願就像是「立下目標」。 「情緒」是行動的主要觸發者;同樣的,「立下目標」也是行動的觸發者。 不同的「情緒」決定轉世的去處不同;同樣的,不同的發願(比如發願自己要去不動佛的世界,或是阿彌陀佛的 ...

  9. 總指發求佛果菩提之心(菩提心);別指完成淨土,以救濟眾生之心(即誓願)。蓋菩薩所發之願,有總願、別願、淨土成佛願、穢土成佛願等,種類甚多。於淨土宗,誓願往生淨土者發遣自己修善,此發願往生之心,稱為迴向發願心。

  10. 聖嚴法師開示大眾,佛教徒發願要發清淨的願、遠大的願,要發願以佛法來成就他人、成長自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