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白腹秧雞(學名: Amaurornis phoenicurus ),又名白胸苦惡鳥、苦雞母(臺灣話: khóo-ke-bó )、田雞仔(臺灣話: tshân-ke-á )、紅尻川仔(臺灣話: âng-kha-tshng-á )、白面仔(臺灣話: pe h-bīn-á )、補鑊鳥(臺灣客家語 四縣腔:buˋ vog diauˊ) [3]

  2. 2021年5月4日 · 白腹秧雞幼鳥像小雞. 田裡的籬笆剛孵化出來的「白腹秧雞」幼鳥像小雞一樣,不到二天就由離開鳥巢到處跑,最後由母鳥帶入草叢,去過大自然的 ...

  3. 2023年3月6日 · 牠是農村和鄉間常見的鳥類,但只要有適合的環境,白腹秧雞也有機會在城市裡生活,例如新竹市立動物園、大安森林公園、大湖公園等地皆曾目睹牠的蹤影。 白腹秧雞主要棲息在低海拔地區,生活範圍難以避免地和人類活動區域重疊。 越來越多道路的出現,切割了動物棲息的綠地及自然環境,牠們因此需要跨越更多條馬路、承擔更大的風險才能夠抵達棲息地。 白腹秧雞生性敏感且機警,不易目擊,如果受到驚嚇或威脅,通常會以快跑的方式鑽入草叢,而不是選擇飛行。 但跑得再快也敵不過汽機車的速度,因此偶爾還是會在路上看到白腹秧雞遭到路殺的景象。 遭到路殺的白腹秧雞,於竹120縣道拍攝。 如果你在路上看到飛奔而去的小小身影,有可能是白腹秧雞,也有可能是其他動物,例如鼬獾、黑眶蟾蜍、青蛇……等。

  4. 臺北市立動物園近期最夯景點之一,是教育中心前面長臂猿島護城河,因為不請自來的白腹秧雞,帶著剛孵出的雛鳥傾巢而出,讓路經的幸運遊客 ...

  5. 白腹秧雞 ( 学名 : Amaurornis phoenicurus ),又名 白胸苦惡鳥 、 苦雞母 ( 臺灣話 : khóo-ke-bó )、 田雞仔 ( 臺灣話 : tshân-ke-á )、 紅尻川仔 ( 臺灣話 : âng-kha-tshng-á )、 白面仔 ( 臺灣話 : pe̍h-bīn-á )、 補鑊鳥 ( 臺灣客家語 四縣腔 :buˋ ...

  6. 2022年12月15日 · 其實普通秧雞有另一個聽起來比較「正常」的名字,叫作東亞秧雞(Rallus indicus)。 牠全身呈現褐色,背部有深褐色的縱向紋路,尾下腹羽則有明顯的黑白色紋路,鳥喙下方為橘黃色。

  7. 在草地、溝渠、河濱、沼澤,以及公園和農地等鄰近人類區域處常見的中型似雞的沼澤性鳥類;常看到在開闊處覓食。成鳥背部深石板灰而腹部白色,尾下有紅褐色塊。幼鳥外型很相似但顏色較暗淡。

  8. 白腹秧雞. 形態特徵. 頭頂、枕、後頸、背和肩暗石板灰色,帶點橄欖褐色,並有些許綠色光輝;兩翼和尾羽橄欖褐色,第1枚初級飛羽外翻具白緣;額、眼先、兩頰、頦、喉、前頸、胸至上腹中央均白色,下腹中央白而稍沾紅褐色,下腹側、肛周和尾下覆羽紅棕色;虹膜紅色;喙黃綠色,上喙基部橙紅色;跗蹠黃褐色。 幼鳥臉部有模糊的灰色羽尖,背面的橄欖褐色多於石板灰色。 棲地與習性. 棲息於低平原海拔1000公尺以下長有蘆葦或雜草的沼澤地和灌木的高草中、竹叢、濕灌木、稻田、甘蔗田及河流、湖泊、灌渠和池塘邊,也見生活在人類住屋附近,如林邊、池塘或公園。 一般成對或成小群活動,性機警、隱蔽,白天在植物茂密處或水邊草叢中活動,晨昏是活動高峰。 夜間會上矮枝過夜。 善步行、奔跑及涉水,行走時頭頸一伸一縮,尾上下擺動。

  9. Amaurornis phoenicurus. 作為秧雞科的其中一員白胸苦惡鳥擁有長長腳趾。. 這特長的腳趾,有效地把白胸苦惡鳥的體重,平均分散於浮葉植物的葉面上,使牠們可以在荷葉或睡蓮葉上輕鬆自如地走動。. 即使在這種舉步維艱的生境地,白胸苦惡鳥仍可輕鬆自在的 ...

  10. 背部和腹部的錯綜複雜條紋,灰色喉嚨及胸部以及紅褐色冠和頸背的組合將這只偷偷摸摸的鳥與其類似物種分開。. 像許多其他秧雞科鳥種一樣,在沼澤、濕潤的草原、氾洪的牧場和紅樹林的茂密植被中不引人注意地走動。. 偶爾在植被附近的開闊區域覓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