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日 · 這章在七個脈輪之上我們會在講述另外五個脈輪由上往下的順序分別如下星系門戶脈輪靈魂之星頂輪業力輪眉心輪喉輪心輪太陽神經叢臍輪性輪海底輪地球之星。 十二脈輪小歷史. 我們原本就有十二個脈輪,在古文明時期,亞特蘭提斯和列目尼雅時期,靈魂之星和星際門戶都在我們的頭顱裡,那時,人類都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來做什麼、知道自己的能力。 我們透過頭顱裡的靈魂之星去連結星系門戶,了解宇宙的奧秘,每個人都有這個能力,然而,在列目尼雅和亞特蘭提斯的爭戰中,也是第一次人類的重大的創傷中,我們的密碼被封鎖起來了,身體中只剩下七個脈論。 古文明的毀滅是很悲慘的生離死別,我還記得我在療癒的過程中,不知道疼道倒在地上打滾幾回了,這都是在療癒過去的創傷,那段歷史是一個極度悲痛的經驗。

  2. 塔羅流年數字12進入吊人的運勢吊人指犧牲奉獻的人為一種信仰或是靈魂的安排而做某一種犧牲這是為了將來的豐盛或圓滿而必要的犧牲要有智慧去看他所謂善施者善受善捨者善得」,吊人這一年很可能感覺到綁手綁腳的或欲振乏力但這卻是很好的躬耕苦.

  3. 2020年11月30日 · 廣論消文235 又如說云:“發心無間,由種性門,亦能映蔽諸阿羅漢。. ”謂成尊上。.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235 235頁12行-236頁9行. 第二,得已守護不令失壞者,謂當知學處故應宣說,此中分二:. ① 修學現法不退發心之因; ② 修學餘生 ...

  4. 2021年6月28日 · 四相當知能引所引。 針對「能引支」和「所引支」的內涵,可以藉由四個角度(四相), 來加以了解。 四個角度(四相):即: 1.「何為所引」、2.「以何而引」、3.「如何而引」、4.「所引之義」。 一何為所引,謂果位識乃至其受,共四支半。 一何為所引?有哪幾支是所引支? 答:從果位識半支,加上名色、六處、觸、受四支,共四支半在所引位。 (識分為因位識和果位識,各占半支,因位識屬於能引支,果位識屬於所引支。 淺釋:因位識就是從無明、行所感得的半支,在這個因位識中熏業習氣。 謂果位識乃至其受,共四支半。 手抄搞. 不過在前面這個,平常我們一般說的這個半支不算,只算四支,名色, 這個有個原因的。 因為實際上啊那個果位識,出現是怎麼狀態?

  5. 2021年1月14日 · ① 總標障名 ② 別說障礙及其對治法. 第三,習近對治佈施障。 未三 依止對治佈施障礙的方法: 金一、總標障名. 障者,如《攝抉擇分》略說四種,謂未串習、匱乏、耽著、未見大果。 佈施的障礙,按照《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所說,障礙共有四種:1.從不串習佈施。 2.福緣貧乏。 3.耽著。 4.不見大果。 金二、別說障礙及其對治法. 其中初者,謂雖現有可財物,然於求者不樂惠施。 第一障礙——未串習,即:菩薩雖然現有種種可佈施的財物,但見乞者來時,內心卻不樂於佈施。 能治此者,應速了知如此過患,是我於先未串習。 今若不,則於後世亦不樂。 強思擇已,而行惠施,不隨未習過失而轉。

  6. 我希求的是解脫回,所以不需要這些如繩索般能將我繫縛於回中的利養恭敬。 這是從目的上觀察。我們的目的是解脫生死,而貪著利養恭敬則會將自己束縛於生死之中;而且,貪著得越多越牢,束縛也越多越牢。

  7. ① 必須安受苦之理; ② 引發此之方便; ③ 處門廣釋。 安受苦忍分三: ① 必須安於受苦之理。 ② 引生安於受苦的方法。 ③ 從根本觀點作出詳細解釋。 巳一 必須安於受苦之理: 《入菩薩行論》(安忍品)說:快樂的因寥寥無幾,痛苦的因卻是屢見不鮮。 今初。 酉一、必須安受苦之理分二: ① 從作用上觀察助道和障道,斷定必須以苦為道. ② 從結果上觀察增苦和減苦,斷定必須安受眾苦. “必須安受苦之理”,即不能不安然接受痛苦的道理。 如理觀察必須安受眾苦的理由,以思擇的力量就能生起“我必須修安受苦忍”的認識。 戍一、從作用上觀察助道和障道,斷定必須以苦為道. 如《入行論》云:“樂因惟少許,苦因極繁多。 ”我等恒有眾苦隨逐,故以苦為道不可不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