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紅外線 (英語: infrared,簡稱IR)是 波長 介乎 微波 與 可見光 之間的 電磁波,其波長在760 納米 (nm)至1 毫米 (mm)之間, [1] 是波長比紅光長的非可見光,對應頻率約是在430 THz 到300 GHz 的範圍內 [2]。. 室溫下物體所發出的 熱輻射 多都在此波段。. 紅外線於 ...

  2. 红外线是在1800年由天文學家 威廉·赫歇爾 發現,他通过将 温度计 放置于 太阳光谱 的红色区域之外并发现温度上升,指出有一種頻率低于紅色光的輻射:肉眼看不見,但仍能使被照射物體表面的溫度上昇。 地球 从 太陽 获得的能量中,有超过一半是以吸收红外线的方式。 地球吸收及發射紅外線輻射的平衡對其 氣候 有關鍵性的影響。 當分子改變其旋轉或振動的運動方式時,就會吸收或發射紅外線。 由紅外線的能量可以找出分子的 振動 模態及其 偶極矩 的變化,因此在研究分子對稱性及其能態時,紅外線是理想的頻率範圍。 紅外線光譜學 研究在紅外線範圍內的 光子 吸收及發射 [3]。 與光線的關係. 光線 是一種輻射 電磁波,其 波長 分佈自300 nm (紫外線)到14,000 nm(遠紅外線)。

  3. 紅外線基本原理.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它的溫度高於絕對溫度 (-273℃)就存在分子和原子無規則的運動,其表面就不斷地輻射紅外線。 紅外線是一種電磁波,它的波長範圍為0.75 ~ 1000um,不為人眼所見。 紅外成像設備就是探測這種物體表面輻射的不為人眼所見的紅外線的設備。 它反映物體表面的紅外輻射場,即溫度場。 注意:紅外成像設備只能反映物體表面的溫度場。 一.. 紅外輻射的發射及其規律. (一) 黑體的紅外輻射規律. 所謂黑體,簡單講就是在任何情況下對一切波長的入射輻射吸收率都等於1的物體,也就是說全吸收。 顯然,因為自然界中實際存在的任何物體對不同波長的入射輻射都有一定的反射 (吸收率不等於1),所以,黑體只是人們抽象出來的一種理想化的物體模型。

  4. 2018年8月7日 · 紅外線原理. 1. 紅外線定義. 在自然界中,只要溫度高於絕對零度(-273℃)的物體都能輻射電磁波。 紅外線是自然界中的電磁波最為廣泛的一種存在形式,它是一種能量,而這種能量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 任何物體在常規環境下都會產生的自身的分子和原子無規則運動,並不停地輻射出熱紅外能量。 2. 紅外線波段範圍. 太陽發出的光波又叫電磁波。 可見光是人眼能夠感受的電磁波,經三稜鏡折射後,能見到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 紅外線是這些電磁波的一部分,它和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γ射線和無線電波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連續的電磁波譜。 如上圖所示,波長範圍是0.76μm到1000μm的電磁輻射,我們稱為紅外線輻射。 3. 紅外線的「大氣窗口」

  5. 紅外基礎原理簡介.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它的溫度高於絕對溫度 (-273℃)就存在分子和原子無規則的運動,其表面就不斷地輻射紅外線。 紅外線是一種電磁波,它的波長範圍為760nm~ 1mm,不為人眼所見。 紅外成像設備就是探測這種物體表面輻射的不為人眼所見的紅外線的設備。 它反映物體表面的紅外輻射場,即溫度場。 注意:紅外成像設備只能反映物體表面的溫度場。 對於電力設備,紅外檢測與故障診斷的基本原理就是通過探測被診斷設備表面的紅外輻射信號,從而獲得設備的熱狀態特徵,並根據這種熱狀態及適當的判據,作出設備有無故障及故障屬性、出現位置和嚴重程度的診斷判別。

  6. 2017年11月14日 · 紅外線測溫儀是電力變壓器內部結構故障檢測的必備工具,也是產品質量控制和監測的重要手段,它主要由光學系統、光電探測器、信號放大器及信號處理、顯示輸出等部分組成,其工作原理介紹如下:在自然界中,任何物體的溫度高於零度時,都會不停地向周圍

  7. 紅外線感測器是利用紅外線來進行數據處理的一種感測器,有靈敏度高等優點,紅外線感測器可以控制驅動裝置的運行。紅外線感測器常用於無接觸溫度測量,氣體成分分析和無損... 紅外線燈 紅外線燈(infrared lamp

  8. 原理. 當一束具有連續波長的紅外光通過物質,物質分子中某個 基團 的振動頻率或轉動頻率和紅外光的頻率一樣時,分子就吸收能量由原來的 基態 振 (轉)動能級躍遷到能量較高的振 (轉)動 能級,分子吸收紅外輻射後發生振動和轉動能級的躍遷,該處波長的光就 ...

  9. 2024年8月23日 · 紅外線遙控器的工作原理. 紅外線遙控器是利用紅外線光(波長在 700 nm 到 1 mm 之間的電磁波)來傳輸數據的控制設備,常用於電視、空調等家電的遠端控制。. 數據編碼與重製. 當你按下遙控器上的按鍵時,遙控器會將該按鍵對應的數據轉換為二進制數據(0 和 1 ...

  10. 红外线是在1800年由天文學家 威廉·赫歇爾 發現,他通过将 温度计 放置于 太阳光谱 的红色区域之外并发现温度上升,指出有一種頻率低于紅色光的輻射:肉眼看不見,但仍能使被照射物體表面的溫度上昇。 地球 从 太陽 获得的能量中,有超过一半是以吸收红外线的方式。 地球吸收及發射紅外線輻射的平衡對其 氣候 有關鍵性的影響。 當分子改變其旋轉或振動的運動方式時,就會吸收或發射紅外線。 由紅外線的能量可以找出分子的 振動 模態及其 偶極矩 的變化,因此在研究分子對稱性及其能態時,紅外線是理想的頻率範圍。 紅外線光譜學 研究在紅外線範圍內的 光子 吸收及發射 [3]。 與光線的關係. [编辑] 光線 是一種輻射 電磁波,其 波長 分佈自300 nm (紫外線)到14,000nm(遠紅外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