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11日 · 律詩:格律要求句子的長短需一致,為「四聯八句」。絕句:不像律詩要求那麼嚴格,其聲韻、平仄、對仗都較自由,每首四句。律詩和絕句都可以分為「五言」或「七言」。

  2. 絕句一詞最早在 南朝 的 齊 、 梁 時代就已出現。. 陳代 徐陵 的《 玉臺新詠 》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詩,不知作者名字,題為「古絕句」。. 此時的絕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韻的小詩,並不要求 平仄 和諧。. 絕的意思是「斷絕」,古人用四句一絕的四句詩來完成一個 ...

  3. 近體詩(包括絕句和律詩)用字講平仄,句數有一定,講究用韻,講求對仗,有一定的規律。 格律的基礎在字調的平仄;字調有平上去入四聲。 上去入是仄聲。

  4. 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是唐代詩人杜甫的組詩《絕句》中的第三首。 是杜甫在聽聞唐朝平定“安史之亂”後,心情愉快所作。 前兩句詩人對美景進行了細微的刻畫。

  5. 一、 絕句. (一) 五言絕句. 1. 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以不押韻居多,如果押韻可押鄰韻。 2. 第二、四句一定要押韻,而且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不能換韻。 3. 第一句的最後一個字若不押韻時,限用仄聲字。 4. 第三句的最後一個字限用仄聲字。 (二)七言絕句. 1. 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以押韻居多,如果押韻可押鄰韻。 2. 第二、四句一定要押韻,而且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不能換韻。 3. 第一句的最後一個字若不押韻時,限用仄聲字。 4. 第三句的最後一個字限用仄聲字。 二、 律詩. (一)律詩押韻通則: 1. 都用平聲韻(唐代劉長卿、白居易、韓偓,宋代蘇軾、黃庭堅寫過少數押仄聲韻的律詩) 2. 通常一韻到底,中間不換韻。 只有首句用韻時可以用鄰韻。 3.

  6. 近體詩對仗淺說. 楊維仁 編撰 (對聯習作入門) 近體詩除了律詩的二、三兩聯必須對仗外,律詩的一、四聯或絕句也可依作者的創作意念表現對仗的形式,所以對仗方法的講究也是學習近體詩的重要課題。 本篇短文簡述對仗的基本規則,並分類引用近體詩例作為觀摩欣賞,個人才學疏淺,敬請大雅方家不吝指正誤謬。 壹.基本規則. 一.上下兩句. 對仗以「聯」為單位,上下兩句謂之一聯。 第一句稱作「出句」或「上句」;第二句稱作「對句」或「下句」。 基本上,對仗係以同一聯內上下兩句對偶為原則。 二.詞性相當. 上下兩句同位置的字,詞性必須相同或類似。 也就是第一字對第一字,第二字對第二字,其餘類推。 三.平仄相反. 上下兩句同位置的字,基本上平仄必須相反。

  7. 基本介紹. 中文名 :絕句. 別稱 :絕詩、截句. 形成時期 : 魏晉南北朝. 流行時期 : 唐代. 代表詩人 : 李白 、 王昌齡 等. 代表作 :《 早發白帝城 》《 登鸛雀樓 》等. 體裁沿革. 絕句起源於漢魏六朝的 樂府 短章,其名稱可能來自六朝文人的“聯句”。 文獻記載,六朝時期文人宴集,有聯章作詩的風氣,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詩。 如果將各人所作的割斷開來,單獨成篇,就叫“一絕”,而絕句的稱呼即由此而立。 四句一絕,這個觀念是自然形成的,從《 詩經 》以來,絕大多數詩都是以四句為一個段落。 《詩經》里的詩,大多數是四言四句,古人稱為“一章”。 漢魏時代的詩,以四句為全篇的很少,故沒有必要把四句的詩定一個詩體名詞,即四句一絕還沒有成為規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