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23日 · 想要吃魚油保健血管預防心臟病還要增強視力買護眼保健品吃好油買苦茶油沒想到據台北市衛生局抽驗市售保健食品中卻驗到達摩本草魚油膠囊塑化劑超標3倍碧苜素優視膠囊塑化劑超標2倍而1件苦茶油塑化劑也超標1倍毒物科專家顏宗海說買家趕快停用塑化劑DEHP大約10小時可以排除1半多喝水多吃蔬果纖維大約3個月就可以排除乾淨了! 北市衛生局抽驗保健食品 3件塑化劑超標. 台灣民眾愛吃保健食品,去年的保健食品市場規模飆到1598億,但是也要選購保健食品的時候要小心,否則可能買到不合格商品,反而有害健康。 北市衛生局公布抽查相關市售膠囊錠狀食品、嬰兒食品,26件產品檢驗9種不同的塑化劑。 看更多: 醫師盤點早餐店4種NG食材! 鐵板麵吃多精神差 「這個」吃多還致癌.

  2. 最近北市衛生局針對賣場超市藥局等抽驗膠囊錠狀食品米麵製品飲料油脂類等產品檢驗塑化劑結果一件全聯販售的培恩深海魚油膠囊驚見塑化劑超標衛生局緊急下令下架。 (圖片來源https://heho.com.tw/archives/130363) 為什麼塑化劑這麼恐怖由於塑化劑含有類似女性賀爾蒙的作用長期下來恐增加罹患乳癌子宮內膜癌等甚至影響嬰兒腦部發育造成智能低下男生則會造成生殖功能異常。 (企業監測塑化劑指標值) 食品會驗出塑化劑通常是原料受到環境物染,或在加工的過程中因塑膠包裝、瓶器溶出間接汙染,以「培恩魚油」來說檢出DBP 0.8ppm (標準:0.6ppm以下)超過指標值。 以「信東頂級萃取深海魚油」為例,各項塑化劑檢測均低於法規標準值。

    • 魚油本身遭受污染
    • 膠囊本身有沒有問題?
    • 加工過程遭受污染
    • 使用深海小型魚/超臨界萃取技術
    • 選擇會自主檢驗的廠商

    我們海洋中飄浮著許多塑料碎片,當一些魚類或海洋生物吃掉了這些塑料片時,很有可能進入魚體,進而儲存在脂肪中,日積月累,已遭受污染的魚類被做成魚油,透過食物鏈最終被我們吃進去。尤其是大型魚與中型魚吃進的魚類較多,但小型魚大多食用藻類,因此我們在挑選魚油時,建議選擇使用深海小型魚的原料,以降低遭受污染的可能。

    其實目前國內允許兩種塑化劑能作為藥品的賦形劑,分別為 Dibutyl phthalate(DBP)及Diethyl phthalate(DEP),並且核准添加的單位含量,較美國核准還低。但國內幾乎很少看到此兩種塑化劑添加於藥品之中,並且魚油所使用的軟膠囊製成,通常也不會加入此兩種塑化劑。 關於 DBP 及 DEP 兩種塑化劑添加的解釋,衛福部的「塑化劑專區-藥品 Q&A」有較詳細的解釋,需要多了解可以點進去查看喔。 膠囊一般來說都是由明膠(Gelatin,也稱吉利丁)所製成,因為主要從動物提煉而來,屬於動物性蛋白質,所以膠囊大多數為葷食。

    這是此次事件最有可能發生的問題:為什麼魚油在加工過程中會遭受污染? 塑化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幾乎天天都會接觸到:如塑膠製品(塑膠袋、保鮮膜、巧拼)或是定香劑、室內油漆產生的氣體等。因此可能遭受污染的的環節,從填裝食品的容器、設備、包材到運送過程,甚至考量到長期儲存或使用時,塑化劑都有可能產生游離溶出的風險。 但經過研究指出,生活中接觸到微量的塑化劑其實很容易被排出,每天經過 24~48 小時後,會由人體排出體外,並且只有長期服用超過每日容忍攝取量後,才有可能造成影響。 衛福部建議,減少與塑化劑的接觸,並且養成多吃蔬菜水果、多喝開水、多運動的習慣,即可加速塑化劑的排出,基本上只要不是重度接觸塑化劑的民眾,基本上不必太過擔心。

    上述提到深海小型魚的食物多為藻類與微生物,因此較不易受到感染。並且使用「超臨界萃取」的魚油,較不易殘留有機溶劑,萃取出的魚油較清澈透明,品質良好。 延伸閲讀:深海魚油的功效好處有哪些?推薦7個挑選步驟完整教學 如國產 MIT 品牌悠活原力採用有全球64項專利的超臨界CO2技術,全程維持低溫、無氧、無化學溶劑的條件,確保魚油品質。

    購買產品時,注意產品上是否有標示清楚、提供完整的產品資訊。另外,選擇會自主送檢的廠商、商譽有保障的品牌,更能安心使用。產品說明中必須主動說明魚油來源與生產管理認證,透明的履歷來源對消費者來說相當重要。

  3. 2021年11月23日 · 1. 魚油本身遭受污染. 海洋中飄浮著許多塑料碎片,當一些魚類或海洋生物吃掉這些塑料片時,很有可能進入魚體儲存在脂肪中,而遭受污染的魚類日後被做成魚油,最後被我們吃進肚子裡。 因此我們在挑選魚油時最好選擇使用深海小型魚的原料以降低遭受污染的可能。 2. 膠囊本身有沒有問題? 目前國內允許兩種塑化劑賦形劑分別為 DBP 及 DEP,其核准添加量比美國還低。 但國內很少看到它們,並且魚油膠囊通常不會加入這兩種塑化劑。 關於DBP及DEP的解釋,衛福部的「塑化劑專區-藥品 Q&A」有詳細的解釋,想更了解可以點進去查看喔。 3. 加工過程遭受污染. 這是最有可能發生的問題,塑化劑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如塑膠製品(塑膠袋、保鮮膜、巧拼等)。

  4. 2023年3月7日 · 以魚油而言塑化劑汙染的可能原因有兩種 : 原因1. 魚油來源受汙染. 塑化劑可能透過大氣與工業用水進入海洋中使得魚類容易受到塑化劑的汙染並可能因誤食海洋中的塑膠微粒使塑化劑溶出儲存在脂肪組織中最終被人類吃下肚。 原因2. 加工過程受汙染. 加工過程是最可能受到汙染的原因塑化劑隨處可見機器設備包材儲存容器中若有塑化劑殘留與魚油接觸均可能造成汙染。 政府為了保障民眾食的安全,訂定「降低食品中塑化劑含量之企業指引」,規範食品中塑化劑的殘留量。 雖然塑化劑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但其實在人體的停留時間不長,約24~48小時就可排出體外,只要選擇安全合規的食品就不用擔心啦! 二、重金屬. 魚油常見的重金屬包含砷、鉛、汞、鎘、銅。

  5. 2020年9月23日 · 依照每日最大安全容許量60公斤成年人每天塑化劑DBP容許量為6毫克顏宗海建議民眾服用時務必遵守說明不要過量服用以免影響凝血功能如持續服用魚油在手術開刀之前務必告知醫師。...

  6. 魚油的認證關乎產品是否確實安全有效品質穩定如基本的SGS魚油濃度重金屬塑化劑檢驗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絕不能少最好更應選擇具有IFOS和Monde Selection國際認證之產品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