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聲音是振動產生的聲波,通過介質(氣體、固體、液體)傳播並能被人或動物聽覺 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 聲音頻率一般會以赫茲表示,記為Hz,指每秒鐘週期性震動的次數。而分貝是用來表示聲音強度的單位,記為dB。

  2. 2018年8月1日 · 錄音時各頻率效果. 男歌聲150Hz~600Hz影響歌聲力度,提升此頻段可以使歌聲共鳴感強,增強力度。 女歌聲1.6~3.6KHz影響音色的明亮度,提升此段頻率可以使音色鮮明通透。 語音800Hz是"危險"頻率,過於提升會使音色發"硬"、發"楞" 沙啞聲提升64Hz~261Hz會使音色得到改善。 喉音重衰減600Hz~800Hz會使音色得到改善. 鼻音重衰減60Hz~260Hz,提升1~2.4KHz可以改善音色。 齒音重6KHz過高會產生嚴重齒音。 咳音重4KHz過高會產生咳音嚴重現象(電台頻率偏離時的音色) 人聲及各樂器頻率範圍表. 二、人聲各頻率段音色效果.

  3. 聲波的頻率即為一秒內物體振動的次數,單位為赫茲(Hz)。 若物體一秒振動 440 次,該聲波的頻率即為 440Hz。 頻率的高低反應在人的主觀聽覺上即為音調的高低。 頻率越高,音調越高,反之則音調越低。 人耳可以感知的頻率範圍大約是 20Hz 到 20,000 Hz(或記為 20kHz),光看數字可能沒有感覺,若是以比例來看,聽覺頻率的下限和上限足足差了 1,000 倍。 在如此廣大的頻率範圍內,為了能互相溝通,聰明的人類替常用的頻率取了一串洋名字 ─ C、D、E、F、G、A、B ─ 。 看到這邊,可能會產生疑問:頻率範圍這麼寬,七個名字就夠了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得從西元前說起。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聰明的希臘男人,姑且稱他為小畢。

  4. 我們聽到包含各種頻率的聲音。整個「聽覺頻率範圍」可分成8個或24「頻率帶」,分別稱為倍頻程或1/3倍頻程。聲音或噪音在不同的頻率帶可有不同的強度或聲壓級,如下圖所示。請按一下[示範]按鈕,看看聲音如何分為8個倍頻程或24個1/3倍頻程。

  5. 聲音的頻率一般會以 赫兹 表示,記為Hz,指每秒鐘周期性震動的次數。 而 分貝 是用来表示聲音强度的单位,記為dB。 聲音是一種波動,当演奏 乐器 、拍打一扇门或者敲击桌面时,声音的振动会引起介质——空气分子有节奏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产生疏密变化,形成疏密相间的纵波,这就产生了声波,这种现象会一直延续到振动消失为止。 声音总可以被分解为不同 频率 不同 强度 正弦波 的叠加。 這種變換(或分解)的過程,稱為 傅立葉變換 。 因此,一般的声音总是包含一定的频率范围。 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在20到2万 赫兹 (Hz)之间。 高于这个范围的波动称为 超声波 ,而低于这一范围的称为 次声波 。

  6. 當一個基頻結合了許多不同強度的harmonics,我們會接收到一個聲音(Sounds)。這些聲音元素的相對大小會隨著時間不斷變化(通常受Envelopes控制)。頻譜可以顯示聲音中的各個聲音元素(Sonic elements)。它的橫軸由左而右地顯示了低至高頻,相對強度則是以

  7. 我們把高於 20,000Hz 的聲頻率叫「超聲波」,把低於 20Hz 的叫「次聲波」。 人的耳朵能夠聽到的頻率範圍是從 20Hz 到 20,000Hz,不同的生物物種可以聽到的聲頻範圍是不同的,有些動物可以聽到更高,有些可以更低,這跟生物衍化有關,與動物的體積和接收聲頻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