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4月10日 · 一、什麼是表淺型膀胱癌術後免疫藥物BCG(卡介苗)灌注治療? 表淺型膀胱癌未侵犯到肌肉層,在腫瘤切後很容易復發,因此需要再使用免疫製劑BCG(卡介苗)在膀胱裡灌藥來預防復發。 二、為什麼要做此治療? 為膀胱腫瘤的治療並抑制腫瘤…

  3. 2019年5月15日 · 卡介苗是使用尿導管灌藥,每週必須一次,連續灌注6週,一次灌藥需要30~50cc左右(膀胱容量約400cc),為了讓藥物充分接觸膀胱壁,會要求患者2小時不能上廁所,並要變換不同休息姿勢,2小時後再經由尿液自動排出。

  4.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中常見的惡性疾病,依國民健康署最新的資料顯示,108年新增 2,410名膀胱癌的患者,占泌尿器官個案數 位居癌症死亡原因男女分別為11和13位。男性發生膀胱癌的機率是女性的3倍;而膀 胱癌發生的年齡由40歲開始便逐年增加。膀胱癌可依

  5. 膀胱灌注卡介苗 (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BCG)可用作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辅助治疗;BCG是牛分枝杆菌 ( Mycobacterium bovis )的减毒活菌株。 这种微生物称为牛分枝杆菌BCG。 膀胱癌患者的治疗相关问题详见其他专题。 (参见 “原发性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膀胱癌的治疗”) 患者对膀胱灌注BCG通常耐受良好,但偶尔会发生严重的局部和全身性并发症 [ 1-5 ]。 本专题将总结BCG免疫治疗的感染性并发症,BCG治疗的非感染性并发症详见其他专题。 (参见 “原发性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膀胱癌的治疗”) 发病机制. BCG最初是用作抗结核疫苗。 (参见 “预防结核病:接种卡介苗和补充营养”,关于‘卡介苗’一节)

  6. 卡介苗灌注療法的副作用較大,但預防膀胱癌復發的效果較好,一般常見的副作用有輕微血尿排尿次數增加輕微排尿疼痛發冷發熱(不超過12小時)等類似感冒的症狀,通常這些症狀會在24至48小時內緩解。 醫師也會針對上述症狀開立緩解用的藥物(如:止痛、退燒、緩解頻尿等),若已無症狀即可不需服用。 進行膀胱內灌注時,醫護人員會將製備好的藥物利用導尿管灌入膀胱內,藥物將停留1-2小時後再排出。 就診時醫師會依據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與病人討論,安排最適合的治療方式與療程長度,並詳細解釋療程進行方式及相關注意事項。 列出臺大醫院現有的品項如下: 當第一線治療後仍復發,或是腫瘤侵犯至肌肉層時,此時藥物治療的選擇則會考慮全身性化學治療,其目的在於清除手術後殘存的癌細胞。

  7. 2022年6月30日 · 醫師進一步指出,卡介苗常用於預防肺結核,但在30年前,卡介苗被發現並核可進行膀胱內灌注,作為治療非肌肉浸潤性膀胱癌的免疫治療劑,卡介苗會引發膀胱上皮組織分泌細胞激素及化學激素,促進T細胞的免疫反應以抵抗癌細胞,也可能誘導癌細胞 ...

  8. 2018年5月16日 · 卡介苗免疫疗法是治疗许多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个体对卡介苗的反应差异较大,可以通过哪些因素来预测? 本文带你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