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6月24日 · 膝蓋內側是膝蓋疼痛最常見的位置。 膝蓋內側的疼痛可能是來自於內側的關節炎 (osteoarthritis),滑囊炎 (bursitis),最常見的是鵝足滑囊炎 (anserine bursitis),內側副韌帶 (MCL,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扭傷,及內側半月軟骨 (medial meniscus)破裂,脛骨平臺 (tibial plateau)的骨折。 進一步區分的話,剛好痛在內側關節的高度的,比較有可能是關節炎,第二和第三度的內側副韌帶損傷,內側半月軟骨裂傷,以及脛骨平台骨折。 如果是痛在內側關節偏下方一點點的,則是鵝足滑囊炎或是較輕度的內側副韌帶損傷。 膝蓋前側疼痛. Anterior knee pain — 膝蓋前側疼痛是膝蓋第二常見的疼痛位置。

  2. 2024年2月22日 · 走平路Walking. 走路不僅能強化膝蓋,也是能夠強化腰部的肌肉力量,進而緩解壓力和憂鬱,並提高心理恢復力,是最簡單也是最好的運動。 人類的身體從原始時代開始就是最適合走路的身體,因此比起其他運動,我最推薦的還是走路。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走「平路」。 如果可能的話,走熟悉的地方會比較沒有壓力,因此不推薦走在車水馬龍的大馬路邊或是車道。 如果連走在平地上膝蓋也會痛的話,那麼就要穿戴護具或穿緩衝力比較強的鞋子,還要選擇比較不硬的地面;如果膝蓋還是會痛的話,那就不要勉強運動,一定要休息或前往骨科接受診斷。

  3. 2023年5月21日 · 骨盆歪、膝蓋卡卡,看步態就知道! 5步驟正確走路. 你觀察過自己或路人走路嗎? 物理治療師坦言,幾乎所有人都是用錯誤的方式走路。 到底該如何正確走路? 又有哪些常見NG走路姿勢? 08:05.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 葉懿德. 康健雜誌. 發布時間:2023-05-21. 瀏覽數:18240. 想知道自己有沒有走對? 其實從生活中就可觀察出來,無論是高、低足弓,或是活動度等,都會影響到走路姿勢,不妨自我檢測一下: 鞋底磨損位置檢測|看走路方式哪裡出問題? 力康運動醫學機構技術主任張高華指出,一般正確的走路方式,鞋底磨損會在腳後跟外側及大拇趾處,這是因為走路時會先從微偏外側的地方著地,最後前掌離地、推進時則是從第1根和第2根腳趾處離地,所以鞋子磨損呈斜向才是正確的。

  4. 2022年5月24日 · 膝蓋常常發出怪聲音嗎?有可能是你選錯了運動類型,讓你的膝關節、軟骨出現磨損的狀況。日本醫師建議,靠3招走路法就能增加肌肉來保護關節,還可以鍛練到全身肌群!

  5. 2019年11月11日 · 膝蓋痛 可以用幾個方法先簡易判斷. 位置—前側、外側、內側、深部、後側. 觸摸—摸得到的、摸不到的. 年齡—年輕人、稍長的. 深層的、奇怪的—粉奇怪,明明就會痛,但摸不到找不到. 膝蓋痛的原因【位置區分】 上面一點的前側痛大概是 股四頭肌肌腱炎 。 在中間部位,髕骨周圍的,可能是 跑者膝 、膝積水。 下面一點的可能是 跳躍膝 。 跑者膝(Runner’s knee, PFPS) ,不一定要跑步才會得跑者膝! 跑者膝是 髕骨疼痛症候群 的簡稱。 簡單講就是髕骨周邊一圈痛,上下左右都有可能,還可能會換地方。 膝關節積水(Knee effusion) ,會覺得膝蓋脹脹的,想蹲但是蹲不下去。 膝關節積水常伴隨膝蓋內韌帶、軟骨受傷的後遺症。 處理也很簡單,水多則抽+打針,水少則復健休息。

  6. 2020年8月24日 · 3種走路方式 小心對膝蓋造成負擔. 以下介紹3種特別會對膝蓋造成負擔的「走路方式」。 第1種:走在一直線上的走路方式. 這樣的走路方式就是像模特兒一樣,容易使膝蓋外側的肌腱受傷,是引起「髂脛束症候群」的原因之一。 這種疾病也被稱為「跑者膝」,在鍛鍊跑步的人身上特別容易發生。 為了盡量減少膝蓋周圍肌腱的多餘負擔,走路時應將雙腿打開至比肩膀略窄的幅度,以走在兩條直線上的方式走路,便能有效預防膝蓋疼痛。 延伸閱讀: 跑步、騎自行車膝蓋痛! 「髂脛束症候群」發作怎麼辦? 第2種:走路外八字. 由於這樣的走路方式,會使前腳膝蓋在彎曲的狀態下,讓前腳腳板接觸到地面時,力量只施予在膝蓋的一小部分,而會對膝蓋骨造成損傷。 在雙腳往前踏出時,一定要確實伸直膝蓋才是正確的走路方式。 第3種:走路內八字.

  7. 2020年10月24日 · 防止膝蓋疼痛的走路姿勢:兩條直線. 首先,要介紹3種特別會對膝蓋造成負擔的「走路方式」。 第一種就是像模特兒一樣,走在一直線上的走路方式。 這樣的走路方式容易使膝蓋外側的肌腱受傷,是引起「髂脛束症候群」的原因之一。 這種疾病也被稱為「跑者膝」,在鍛鍊跑步的人身上特別容易發生。 為了盡量減少膝蓋周圍肌腱的多餘負擔, 走路時應將雙腿打開至比肩膀略窄的幅度,以走在兩條直線上的方式走路,便能有效預防膝蓋疼痛。 第二種是走路 外八字 。 由於這樣的走路方式,會使前腳膝蓋在彎曲的狀態下,讓前腳腳板接觸到地面時,力量只施予在膝蓋的一小部分,而會 對膝蓋骨造成損傷 。 在雙腳往前踏出時,一定要確實伸直膝蓋才是正確的走路方式 。 第三種是走路 內八字 。

  8. 2020年9月20日 · 日常生活中多數運動,都會頻繁使用膝蓋。 但骨科醫師提醒,膝蓋是人體最脆弱的關節之一。 如果使用不當、平時又不保養,不只沒有達到運動效果,還會受傷! 西園醫院關節中心主任、骨科主治醫師王大翊觀察, 多數患者都是在50歲以後出現膝蓋疼痛的症狀 。 年輕人身強體壯,只要不是重大傷害,膝蓋很少出問題。 然而,身體的「零件」用了50多年,長期鬆動、磨損,會導致膝關節出現發炎反應。 特別是 女性在更年期之後失去雌激素的保護,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機率是同齡男性的2倍 ! 50後膝關節易失去穩定 蹲、跪、下山、下樓梯最傷膝. 為什麼人到了50歲以後,特別容易出現膝蓋疼痛的症狀? 王大翊解釋,人的膝關節上接大腿股骨,下接小腿脛骨。 股骨前方為髕骨,功能如滑輪,可幫助膝關節用力,脛骨上方則是平台狀。

  9. 2024年1月4日 · 一般人遇到膝蓋疼痛的狀況時,會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休息別動,但其實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不僅可以運動,而且還鼓勵運動! 運動可以減緩疼痛、增進功能、緩解低落情緒及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然而掌握運動的原則及安排個別化的運動處方,對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是相當重要的。 在有氧運動的部分,關節炎患者常有較差的心肺適能,有氧運動可以有效增進心肺適能並減少疼痛。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每週應有3-5天的運動,並達到每週150分鐘中高強度的運動,運動的方式應選用較低關節壓力的運動,像是走路、腳踏車、游泳或水中運動。 運動的原則以不誘發疼痛或造成傷害為原則,非常虛弱的患者可以採用每次5分鐘,少量多次來達到運動的效果。 在阻力訓練的部分,阻力訓練可以增進肌耐力、緩解疼痛並促進功能,是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運動的重點。

  10. 2020年8月31日 · 走路也能保養膝蓋!. 「1種走路方式」讓膝蓋年輕,還能減重、強心肺. 擔心膝蓋狀況的人,一定要試試能重返年輕的健走方式。. 日本醫學博士磐田振一郎指出,運動有:1週進行2次即可、但需要辛苦鍛鍊肌力的「無氧運動」,以及像是健走這種比較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