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勾踐

      • 臥薪嘗膽 出自《史記 · 越王勾踐世家》,是指 中國 春秋時期 的 越國 君主 勾踐 勵精圖治以圖復國的事跡,後演變成 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zh.wikipedia.org/zh-tw/卧薪尝胆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臥薪嘗膽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是指中國 春秋時期的越國君主勾踐勵精圖治以圖復國的事跡,後演變成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經過

  3. 2019年8月23日 ·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是歷史上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典故之一,「臥薪嘗膽為吞吳,鐵面槍牙是丈夫。 」後人也不斷地用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來激勵自己,忍辱負重,奮勇向前。

  4. 成語: 臥薪嘗膽 [正文],注音: ㄨㄛˋ ㄒㄧㄣ ㄔㄤˊ ㄉㄢˇ,釋義: 越王句踐躺臥在柴薪上,不時舔嘗苦膽,以警惕自己不忘所受的屈辱。 比喻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出處
    • 作品原文
    • 相關典故
    • 歷史考證

    臥薪嘗膽,讀音wò xīn cháng dǎn,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一個人忍辱負重,發憤圖強,最終苦盡甘來。

    •中文名:臥薪嘗膽

    •外文名:Sleep on brushwood and taste gall

    •相關人物:夫差、勾踐

    •出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讀音:wò  xīn cháng dǎn

    •解釋: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北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仆受遺以來,臥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上負先臣未報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且權先世以德顯於吳,權若效諸君有非常之志,縱不蒙顯戮,豈不墜其家聲耶?”

    《史記》原文為:“越王勾踐返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這裡僅有“嘗膽”,沒有提到“臥薪”,這是蘇軾發揮想像,戲說孫權“臥薪嘗膽”而創作出來的成語。

    權白孟德足下:辱書開示禍福,使之內殺子布,外擒劉備以自效。書辭勤款,若出至誠,雖三尺童子,亦曉然知利害所在矣。然仆懷固陋,敢略布。

    昔田橫,齊之遺虜,漢高祖釋酈生之憾,遣使海島,謂橫來大者王,小者侯,猶能以刀自剄,不肯以身辱於劉氏。韓信以全齊之地,束手於漢,而不能死於牖下。自古同功一體之人,英雄豪傑之士,世亂則藉以剪伐,承平則理必猜疑,與其受韓信之誅,豈若死田橫之節也哉!

    仆先將軍破虜,遭漢陵夷,董卓僭亂,焚燒宗廟,發掘陵寢,故依袁術以舉義師,所指城邑回響,天下思得董卓而食之不厭。不幸此志未遂,而無祿早世。先兄伯符嗣命,馳驅鋒鏑,周旋江漢,豈有他哉?上以雪天子之恥,下以畢先將軍之志耳。不意袁術亦僭位號,污辱義師,又聞諸君各盜名字,伯符提偏師,進無所歸,退無所守,故資江東為之業耳,不幸有荊軻、舞陽之變。不以權不肖,使統部曲,以卒先臣之志。仆受遺以來,臥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上負先臣未報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且權先世以德顯於吳,權若效諸君有非常之志,縱不蒙顯戮,豈不墜其家聲耶?

    漢自桓、靈以來,上失其道,政出多門,宦官之亂才息,董卓之禍復興,傕、汜未誅,袁、劉割據,天下所恃,惟權與公及劉備三人耳。比聞卓已鯨鯢,天子反正,仆意公當掃除餘孽,同獎王室,上助天子,與宗廟社稷之靈,退守藩國,無失春秋朝覲之節。而足下乃有欺孤之志,威挾天子,以令天下,妄引歷數,陰構符命,昔笑王莽之愚,今竊嘆足下蹈覆車也。仆與公有婚姻之舊,加之同好相求,然自聞求九錫,納椒房,不唯同志失望,天下甚籍籍也。劉備之兵雖少,然仆觀其為人,雄才大略,寬而有容,拙於攻取,巧於馭人,有漢高祖之餘風,輔以孔明,未可量也,且以忠義不替曩昔,仆以為今海內所望,惟我二人耳。仆之有張昭,正如備之孔明,左提右挈,以就大事,國中文武之事,盡以委之,而見教殺昭與備,仆豈病狂也哉。古諺有之:“輔車相依,唇亡齒寒。”仆與劉備,實有唇齒相須之勢。足下所以不能取武昌,又不能到成都者,吳、蜀皆存也。今使仆取蜀,是吳不得獨存也。蜀亡,吳亦隨之矣。晉以垂棘屈產,假道於虞以伐虢,夫滅虢是所以取虞,虞以不知,故及禍。足下意何以異此。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打得大敗,闔閭也受了重傷,臨死前,囑咐兒子夫差要替他報仇。夫差牢記父親的話,日夜加緊練兵,準備攻打越國。 過了兩年,夫差率兵把勾踐打得大敗,勾踐被包圍,無路可走,準備自殺。這時謀臣文種勸住了他,說:“吳國大臣伯嚭貪財好色,可以派人去賄賂他。”勾踐聽從了文種的建議,就派他帶著珍寶賄賂伯嚭,伯嚭答應和文種去見吳王。

    文種見了吳王,獻上珍寶,說:“越王願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請您能饒恕他。”伯嚭也在一旁幫文種說話。伍子胥站出來大聲反對道:“人常說‘治病要除根’,勾踐深謀遠慮,文種、范蠡精明強幹,這次放了他們,他們回去後就會想辦法報仇的!”這時的夫差以為越國已經不足為患,就不聽伍子胥的勸告,答應了越國的投降,把軍隊撤回了吳國。

    吳國撤兵後,勾踐帶著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吳國伺候吳王,放牛牧羊,終於贏得了吳王的歡心和信任。三年後,他們被釋放回國了。

    勾踐回國後,立志發憤圖強,準備復仇。他怕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消磨了報仇的志氣,晚上就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還在房子裡掛上一隻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後就嘗嘗苦膽,門外的士兵問他:“你忘了三年的恥辱了嗎?”他派文種管理國家政事,范蠡管理軍事,他親自到田裡與農夫一起幹活,妻子也紡線織布。勾踐的這些舉動感動了越國上下官民,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越國終於兵精糧足,轉弱為強。

    而吳王夫差盲目力圖爭霸,絲毫不考慮民生疾苦。他還聽信伯嚭的壞話,殺了忠臣伍子胥。最終夫差爭霸成功,稱霸於諸侯。但是這時的吳國,貌似強大,實際上已經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親自帶領大軍北上,與晉國爭奪諸侯盟主,越王勾踐趁吳國精兵在外,突然襲擊,一舉打敗吳兵,殺了太子友。夫差聽到這個訊息後,急忙帶兵回國,並派人向勾踐求和。勾踐估計一下子滅不了吳國,就同意了。公元前478年,勾踐第二次親自帶兵攻打吳國。這時的吳國已經是強弩之末,根本抵擋不住越國軍隊的強勢猛攻,屢戰屢敗。最後,夫差又派人向勾踐求和,范蠡堅決主張要滅掉吳國。夫差見求和不成,才後悔沒有聽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劍自殺了。

    勾踐臥薪嘗膽,勵精圖治,最終雪恥滅吳的故事一直在流傳,然而有人提出疑問:歷史上真有“臥薪嘗膽”這回事嗎?

    《左傳》的“定公”“哀公”兩代君王歷史部分,大量記述了越王勾踐當政國事,但沒有提過他有臥薪嘗膽之事,《國語》中的《吳語》和《越語》記載了吳越爭鬥經過,卻也沒有勾踐臥薪嘗膽的敘述。《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僅記載勾踐:床前懸掛苦膽,坐臥都看得到,吃飯時嘗嘗苦膽的滋味。司馬遷認定勾踐有嘗膽之事,但沒提臥薪之事。什麼時候出現“臥薪嘗膽”這個成語呢?

    北宋文學家蘇軾寫過一篇《擬孫權答曹操書》。北宋的蘇軾為三國孫權虛擬一篇書信給曹操,信中,蘇軾發揮想像,戲說孫權“臥薪嘗膽”。這個無中生有的事,與勾踐並不相關。到南宋時期,呂祖謙在《左氏傳說》中,談到吳王夫差“坐薪嘗膽”。明朝張溥在《春秋列國論》中說,夫差位,為報父仇,臥薪嘗膽激勵自己。這種說法把夫差舉出來,沒勾踐什麼事兒了。

    南宋的書籍卻屢屢提到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明末梁魚的《浣溪沙》劇本,又極力渲染勾踐苦心志、勞筋骨臥薪嘗膽的英雄作為。明末作家馮夢龍在自己的歷史小說中,也多次提到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

  5. 基本介紹. 本名:鳩淺. 別稱:勾踐、菼執. 所處時代:春秋末期(越國) 民族族群:華夏族. 出生地:浙江紹興. 出生時間:約前520年. 去世時間:前465年. 主要成就:滅吳國,會諸侯於徐州,遷都琅琊,稱霸中原. 人物生平. 繼位敗吳. 越王勾踐是 夏朝 開國君主 夏禹 的後裔,夏朝君主 少康 庶子 無餘 的直系子孫。 無餘受封於 會稽,以掌管看守供奉夏禹的祭祀。 越國建立後,一直保持著比較落後的生活習俗,很少與中原地區發生聯繫。 此時,已是春秋末年了。 此後經歷二十多代,傳到勾踐的父親 允常。 允常在位時,與 吳國 君主闔閭多次作戰。 允常死後,勾踐繼任 越王 之位。 越王勾踐元年(前496年), 吳王闔閭 得知允常去世的訊息,於是出兵攻打 越國。

  6. 臥薪嘗膽》(英語: The Great Revival ),是2007年中國中央電視台製作出品的電視劇。 根據 勾踐 的故事改編,共41集, 陳道明 、 胡軍 、 左小青 、 賈一平 、 王冰 、 丁勇岱 、 鄭天庸 、 安以軒 主演。

  7. 線上人數: 3560. 累積總人次: 145324317. 成語: 臥薪嘗膽 [修訂本參考資料],注音: ㄨㄛˋ ㄒㄧㄣ ㄔㄤˊ ㄉㄢˇ,釋義: 越王句踐戰敗後以柴草臥鋪,並經常舔嘗苦膽,以時時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難的故事。. 見《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 後用以比喻刻苦自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