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2日 · 艾粄是什麼?不妨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這道客家傳統美食,在端午節期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艾又稱為草仔粿或長鬚粄,內餡以曬乾的蘿蔔絲製成,其細長的外形宛如長鬚,因此得名。

    • 材料
    • 做法
    • 保存加熱方式

    《鹹內餡》 菜脯米100克 五花肉或豬絞肉150克 油蔥酥2-3大匙 乾香菇5朵(視大小) 蝦米25克 胡椒鹽1/3小匙 糖2小匙 白胡椒粉適量 蠔油或甘甜醬油2大匙 冷壓芝麻油適量 《甜內餡》 自製紅豆沙或蜜紅豆 《外皮》此份量約可做約8個 水磨糯米粉300克 水磨在來米粉或蓬萊米粉75克 白砂糖30克 熱水263克(超過85度C) 冷水1-2大匙(調整麵團用) 食用油18克 艾草粉10克 {Salty filling} Dried radish shreds (100g) pork belly or minced pork (150g) fried garlic (2-3 tbsps) dried mushrooms (5 pcs, depending on the size) drie...

    1.菜脯米泡水30分鐘倒掉水清洗一下,五花肉切絲或丁或直接用豬絞肉,泡水蝦米切碎,香菇泡軟切絲。 2.把擠乾水份的菜脯米備用,熱鍋加入油脂後把肉煸香出油後,加入蝦米碎、香菇絲煸炒香到微微金黃上色,再加入所有調味料,最後加入菜脯米,一起翻炒均勻即是餡料,放涼備用。 3.粽葉洗淨,一張剪成4段,表面塗點油。沒有粽葉就用烘焙紙防止沾黏。 4.外皮的粉類材料混合後,沖入滾水(至少攝氏85度C)拌成碎麵片狀後,加入食用油揉成光滑有彈性的麵團,若比較乾燥可以加入些許冷水調整麵糰柔軟度,麵團密封好防止表面乾燥備用。 5.分割塑形成小碗狀,每個麵髻子約80克,包入餡料,能包裹起來為原則,收口後塑型成為一個圓型,收口朝下,放在粽葉或烘焙紙上。 6.依序做好所有草仔粿,表面刷或噴上油脂,用任何可以產生蒸氣的工具...

    1.請盡快食用完畢常溫約3-8小時(容易硬化不軟糯這是粉的屬性) 密封好冷藏約3天,冷凍約可3週。 最好吃方法,絕對是現作現吃。 2.沒吃完逼不得已要冷藏或冷凍,要吃之前,建議放入微波爐,上面放上一張沾濕的廚房紙巾,保持加熱後粿皮彈性,即可食用。 3.若只有電鍋,加入約70克的清水,開關跳起後盡快取出,避 免過多的水分導致粿皮變的太軟,影響口感。 4.若已冷凍,加熱前須解凍!!解凍!解凍!(很重要所以說 三次),解凍後加熱方式同上面的步驟。

  2. 青團, 閩南 、 潮汕 稱為 草仔粿, 客家人 稱為 青粄, 香港 稱為 清明仔 或 雞屎藤 茶粿,是 中國南方 部分地區與台灣 清明節 、 寒食節 、 中元節 的米食之一,因為其外皮中使用了青草汁液,故色澤為青綠色,所以叫做青糰。. 傳統為甜鹹兩種口味,一種包 ...

  3. 2024年3月8日 · 艾粄是客家人清明節特有的糕點,以艾草、糯米粉製成,包有甜或鹹的內餡。 艾粄的象徵意義是什麼? 艾粄象徵着祛邪除穢,祈求健康平安。清明前後食用艾粄,有「一年四季不生病」的說法。 除了艾粄,客家人清明節還有什麼特色美食?

  4. 艾有兩種: 大艾和小艾。 我們做了甜的和鹹的艾粄給大家看。而且, 客家人也喜歡用粗(苧)葉來做茶果。我們在這裏也...

    • 9 分鐘
    • 43.8K
    • Hakka Studies客家大學堂
  5. 艾粄. 依據《本草綱目》中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 艾草,自古在民間即有食用、避邪等用途,清明時節為盛產期,客家人會取艾草製成「艾粄」當作掃墓祭品,所以艾粄又稱「墓粄」。 老一輩的客家人深信,清明前後吃下艾粄,除了節氣應景,也具有補健和去污的作用,可保護身體夏天不生膿瘡,故有「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的俗語。 傳統上的艾粄作成塊狀,內餡鹹甜皆宜,鹹艾粄包蘿蔔絲、絞肉、香菇;甜艾粄可以包紅豆餡。 瀏覽數. 友善列印. 分享. 依據《本草綱目》中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

  6. 2021年12月6日 · 草仔粿(客家菜包)包了什麼「草」?. 微甜Q皮、鹹香內餡這樣做. 台語常說的「草仔粿」,也就是客家人稱的青粄、艾粄等客家式菜包,因為其外皮中使用的青草汁液,就是來自艾草,喜歡這個軟Q口感的話,不妨跟著一起從翠綠粉糰的小秘訣,到鹹香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