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2月12日 · 因為官方持有華航將近五成股份,「半官半民」的狀態,讓交通部長林佳龍都直言,「華航存在結構性問題,將改革華航人事及制度」。 本篇就此觀點,討論阻礙華航進步的可能原因。

  2. 2016年11月24日 · 飛國內線、兩岸線,都不需要大型飛機,但是國際航線你非得用大型飛機才行。台灣飛國際線的兩大航空公司,就是華航跟長榮,復興航空那時候就是打算要跟這兩大公司競爭。 航空業,基本上就是個資本遊戲,你資本不大,基本上玩不起。為什麼呢?

    • 高啟全不願意下的棋 李培瑛把它變成一盤活棋
    • 「心情挺複雜的,有點像嫁女兒,不捨又欣慰」
    • 「所有權是美光的,但生產、交易、封測都在台灣」

    2015年11月,李培瑛在風暴中接下華亞科董事長的位置。接任前1個月,華亞科前任董事長高啟全跳槽大陸紫光集團,一夕之間,謠言滿天飛。外界傳言,高啟全是因南亞科無力投資華亞科20奈米製程升級而求去。 李培瑛卻在一年後,把高啟全不願意下的棋局,變成了一盤活棋。第一,華亞科股價最低曾跌到2.5元,技術也仰賴美光,但他卻說服美光,以每股30元價格買下全部華亞科股份。 第二,他把出售華亞科收入,一部分換成美光股份,台塑集團因此成為美光第三大股東,既能維持和美光的策略合作關係,也維持在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產業的影響力,同時跳出DRAM產業不斷投資升級新製程的錢坑難題。 第三,他把另一部分資金,用來幫南亞科升級20奈米製程,也得到美光同意,取得下一代技術授權,南亞科在20奈米以下的製程,仍將保有...

    《財訊》記者問(以下簡稱問):從談判到最後點頭與美光聯姻,你的心路歷程有何轉折? 李培瑛答(以下簡稱答):其實對我來講,心情是挺複雜的。 在加入南亞科之前,1984至1996年服務於美國東岸的IBM半導體研發團隊;鈺創的盧超群董事長、日月光的吳田玉執行長、台積電的孫元成技術長,都是我當年的「IBM校友」。 當時公司一直苦於缺乏具備競爭力的技術來源,於是,我說服南亞科前總經理連日昌找英飛凌做研發、拿技術,但擔心技術大廠看不上南亞科的研發實力,因此提出「合作投資製造公司」和「共同研發」相輔相成的整體合作模式,研發出來的技術大家共同分擔費用,放到共同投資公司,可以持續賺錢與投資,南亞科比較沒有資本壓力,又可以從這邊拿產能,就不用獨立投資。 接著合約內容由我、高啟全、謝秀明(南亞科前資深副總)3位合...

    問:未來南亞科的定位是什麼?是否還要面對不斷巨額投資的挑戰? 答:這的確是最關鍵的問題(表情嚴肅)。重點是在說,整個產業結構其實有很大的變化,重大變化涵蓋兩個主要部分:供給端也變了,需求端也變了。供給端的重要變化是,經過整合與淘汰,2015年已變成「三大數小」的局面,數家小的都在台灣。 南亞科未來不會盲目追求市占率,但我們也不希望因為「太小」而被市場邊緣化。我們有兩座12吋DRAM晶圓廠,如果全速發展,未來(產能)應該會和華亞科一樣大,等於是一個適中的規模。 從需求端的角度來講,5、6年前是一個PC世代,筆電及桌上型電腦大概占據所有需求的60%,現在不到20%。 DRAM的應用從PC世代,變成多元性的應用。現在雲端伺服器已經大於PC,手持裝置是DRAM最大出海口,約占36%;雲端伺服器是25...

  3. 2017年7月12日 · 但再回溯當年的歷史就能發現,就算通過市場考驗賺到錢,還得通過第二關的人性試煉。 當年,許多股東看到大立光獲利績效卓越,就興起取而代之的想法,從股東變競爭者。

  4. 2020年4月13日 · 《上報》主筆室歸納出一項重要歷史脈絡,是早在 10 多年前,台灣人總礙於這種兩岸拉扯不敢發聲,但這次,台灣人真心以物資雪中送炭,不像中國,在世界有難時趁火打劫,想換取華為許可證,亦或是大發災難財,賺幾塊口罩的人民幣。

  5. 2024年3月20日 · 2022 年,華航響應寶可夢公司的「飛翔皮卡丘計畫」,推出台灣首架皮卡丘彩繪機,將一架 A321neo 窄體客機以「全機噴漆」的方式,繪上 11 個經典寶可夢,機艙內也提供專屬的寶可夢用品、周邊商品,吸引許多民眾搶搭,執飛航線也由原本的松山—東京羽

  6. 2016年10月3日 · 華航考績評比制度原是客艙經理、事務長、空管部組長對空服員的單向考評,但有一年,華航將工會的幹部均給予考績79.9的成績,顯現其制度的不公易淪為懲戒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