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行間穴位圖解位置. 行間穴位 依據《針灸學》經絡與穴位記載 行間穴位置 在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為行間穴位所在之處。. 行間穴隸屬於十四經穴中的 足厥陰肝經穴,簡稱為肝經。. 足厥陰肝經穴絡脈總共計有14個穴位,若 行間穴痛 即 ...
【釋名】 行,指通道;穴在兩趾趾縫間,故名。 【位置】 行間穴位 (引自《經絡與穴道》) 足背第一、二趾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靈樞‧本輸》:「足大指間也」, 《針灸甲乙經》補充:「動脈﹝應手﹞陷者中」; 《針灸集成》:「大指、次指合縫後五分」。 【解剖】 神經:腓深神經的跖背側神經分為趾背神經的分歧處。 血管:足背靜脈網,第一趾背側動、靜脈。 【操作】 針尖略向上斜刺0.5~1寸。 艾炷灸3~5壯,艾條溫灸5~10分鐘。 【功效】 清肝明目、熄風鎮驚。
2012年11月20日 · 「行間穴」位於雙腳足大趾與二趾之間,能幫助打通肝經,有助解除肝氣鬱滯之害。 位於腳內踝上方距離4指寬、在小腿脛骨內側的三陰交,是脾、肝、腎三經經過的交點,經期間單純只有腹痛的人,應該是寒氣太重、凝結小腹,刺激三陰交可以去除體內 ...
出現牙痛、腮幫子腫、口腔潰病、鼻子出血,舌尖長泡等心火旺的症狀,可以揉按行間穴。 行間屬火,行間是散心火的,為肝經的子穴,最善治頭面之火,如目赤腫痛、面熱鼻血等,眼睛脹痛掐此穴尤為顯效。
該穴名意指 肝經 的水濕風氣由此 順傳 而上。. 本穴物質為 大敦穴 傳來的濕重水氣,至本穴後吸熱並循肝經向上傳輸,氣血物質遵循其應有的道路而行,故名。. 行間穴. (2)肝經滎穴。. 滎,極小的水流也。. 本穴物質為大敦穴傳來的滯重水氣,至本穴後,水濕冷 ...
基本介紹. 中文名:行間穴. 位置:足背側,當第一、二趾間. 主治疾病:宿醉不適、眼部疾病等. 主治:中風、 癲癇 、頭痛、目眩等. 留針:20-30分鐘. 臨床:高血壓、 青光眼 、 結膜炎. 簡介. 定位. 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解剖. 有趾背動、 靜脈;布有腓深神經的趾背神經。 名解. (1)行間。 行,行走、流動、離開也。 間,二者當中也。 該穴名意指 肝經 的水濕風氣由此順傳而上。 本穴物質為 大敦穴 傳來的濕重水氣,至本穴後吸熱並循肝經向上傳輸,氣血物質遵循其應有的道路而行,故名。 (2)肝經 滎穴。 滎,極小的水流也。 本穴物質為大敦穴傳來的滯重水氣,至本穴後,水濕冷降而成為地部經水,水量極小,故為肝經滎穴。 (3)本穴屬火。
行間穴. 穴點位置: 在足大指間動脈陷者中。 穴點作用: 治療 頭暈 、 口渴 、 眼部疾病 、 腳趾腫痛 、 泌尿生殖系統的問題 、 腹脹。 取穴方法: 腳背,拇趾與食趾近節趾骨底之間的凹陷中赤白肉際處。 行間穴穴位. 特別感謝: 陳潮宗、周曉慧、程良雯中醫師熱心協助穴位資料校對.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 行間穴的穴點位置與作用、取穴方法,行間穴作用:治療頭暈、口渴、眼部疾病、腳趾腫痛、泌尿生殖系統的問題、腹脹。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行間穴. 在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定位. 位於足部第一趾與第二趾之間的跖趾關節前方。 取穴. 針尖略向上斜刺0.5~1寸。 艾柱灸3~5壯,艾條溫灸5~10分鐘。 針刺手法. 清肝明目,熄風鎮驚。 功效. 月經過多、閉經、痛經、白帶、陰中痛、遺尿、淋疾、疝氣、胸脅滿痛、呃逆、咳嗽、洞泄、頭痛、眩暈、目赤痛、青盲、中風、癲癇、瘛疭、失眠、口喎、膝腫、下肢內側痛、足跗腫痛。 主治. 配 睛明穴 治青光眼、降眼壓。 配 太沖穴 、 合谷穴 、 風池穴 、 百會穴 治肝火上炎、頭痛、眩暈、衄血。 配 中脘穴 、 肝俞穴 、 胃俞穴 治肝氣犯胃之胃痛。 配 中府穴 、 孔最穴 治肝火犯肺乾咳或咯血。 配伍.
行間是足厥陰肝經的榮穴,配五行屬火,乃肝經子穴。 它的作用根據“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的法則及“榮主身熱”,故瀉之有清泄肝火、疏肝解郁、熄風潛陽之效,所以《圖翼》說:“瀉行間火而熱自清,木氣自下。
【取穴】行間穴位於足背側,當第一、二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正坐或仰臥取穴。 【解剖】有足背靜脈網;第一趾背側動、靜脈;腓神經的跖背側神經分為趾背神經的分歧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