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6 天前 · 1661年,鄭成功率軍約2萬5千人自 金門 料羅 出航,橫渡 台灣海峽,先後在攻佔 普羅民遮城 、 熱蘭遮城,翌年擊敗 荷蘭東印度公司 的援軍,以 大員 (今台南)為基地建立 承天府 [9]。 隔年鄭成功急病去世,進一步攻打 呂宋 的計畫也隨之終止。 稱呼. [編輯] 鄭森幼名「福松」,自被 賜 姓朱、名成功後,便以「國姓成功」自名,此後終身不改。 民間多稱為「國姓爺」(白話字: Kok sèng iâ; 荷蘭語: Koxinga),或「鄭賜姓」、「鄭國姓」;而非明朝臣民的日本人,因無須 避諱 便以「朱成功」稱之 [註 2]。 朱成功起兵時,多自稱「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朱成功對 荷蘭 、 西班牙 交涉時,多數自稱「大明招討大將軍國姓」,對於他的部下則自稱「本藩」,發布之命令稱作「本藩令」。

  2. 鄭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原名森,字明儼、大木,為南明招讨大将军、延平王,其領導的明鄭為明末清初持續時間最久的反抗勢力。其因曾受南明隆武帝 賜國姓朱而被尊稱為國姓爺,歐洲和美國的西方世界取其音拼作「Koxinga」。

  3. 2019年12月6日 · 回溯歷史鄭成功在清初還被斥為侵擾海疆的賊寇;到了清末,他卻搖身登上忠義英雄寶座,關鍵點就在牡丹社事件。 為了鼓動臺灣百姓的民族大義、抵禦倭賊,沈葆楨奏請為鄭氏追諡立祠,讓百年的反賊封印就地解除。

  4. 鄭成功收復台灣又稱鄭成功收復台灣之戰,是指公元1661年南明將領鄭成功驅逐竊取台灣的荷蘭殖民者收復寶島台灣的事件。 鄭成功是17世紀著名的抗清名將因蒙 隆武帝 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 國姓爺 ”,又因蒙 永曆帝 封 延平王 ,稱“鄭延平” 。

  5. 鄭成功攻臺之役(另稱鄭成功征服臺灣、鄭荷之戰、熱蘭遮城包圍戰,荷蘭語: Slag om Fort Zeelandia )是明鄭政權於1661年3月30日至1662年2月1日期間征服荷屬福爾摩沙的戰役,主要戰場位於臺灣西南沿海的赤嵌、臺江內海、大員等地;該役延平王 鄭成功之

  6. 鄭成功的生平事蹟. 鄭成功於 1624年陽曆8月2日(明天啟農曆四年七月十四日,日本寬永元年)出生於日本肥前國平戶島上的川內浦千里濱。 1638年(明崇禎十一年),鄭成功考中秀才,又經考試成為南安縣二十位「廩膳生」之一。 1641年,迎娶福建泉州惠安進士禮部侍郎董颺先侄女。 1644年,進入南京國子監深造,拜入江浙名儒錢謙益門下;錢謙益為了勉勵鄭成功乃替他起「大木」之別字。 1645年,隆武政權成立後,鄭成功得隆武帝賞識,封忠孝伯、御營中軍都督,賜「國姓」朱、改名「成功」、儀同駙馬;鄭鴻逵之子鄭肇基,亦受隆武帝賜國姓。 1646年(明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起,鄭成功即開始領軍,多次奉命進出閩、贛與清軍作戰,頗受隆武帝的器重。

  7. 2016年3月15日 · 鄭成功之所以在歷史留下盛名,除了擊敗當時佔領台灣南部的荷蘭人之外,就是他希望以台灣作為基地、完成它心目中反清複明的所謂大業。 照講鄭成功應該會被後來拿下台灣的清廷所敵視。 其實有相當一段時間的確也是如此,加上清廷實施海禁,不過後來卻有所不同。 延平郡王祠如今的面貌,中間就是供奉鄭成功的正殿....

  8. 鄭成功攻臺:1661 年,鄭成功進攻臺灣。 臺灣此時是由荷蘭「聯合東印度公 司」(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VOC)統治…(more)

  9. 由歷史語言研究所典藏的順治皇帝敕諭中,可以看到清朝一度極力拉攏鄭成功,希望授予其「海澄公」之位 對於臺灣歷史來說,鄭成功是個令人難以忽視的存在。

  10. 由歷史語言研究所典藏的順治皇帝敕諭中,可以看到清朝一度極力拉攏鄭成功,希望授予其「海澄公」之位 對於臺灣歷史來說,鄭成功是個令人難以忽視的存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