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方中防己祛風行水,黃耆益氣固表,且能行水消腫,二藥合用利水而不傷正為君;白朮補氣健脾祛濕,更助黃耆固表為臣;甘草培土和中,調和諸藥;生薑、大棗調和營衛。

  2. 醫砭 » 醫方集解 » 防己黃耆湯. 利濕之劑 防己黃耆湯. 【內容】. 風水諸濕,金匱. 【主治】. 治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 (1)。. 及諸風諸溼,麻木身痛 (2)。. 解見前. 按東垣曰:麻木為風,三尺童子皆知之,細核則有區別,如久坐亦麻木,繩縛之人亦麻木,非有 ...

  3. 防己黃耆湯. 來源. 《金匱要略》卷上. 【組成】. 防己30克 甘草15克 (炒) 白朮22.5克 黃耆37.5克 (去蘆) 【製法用量】. 上藥銼碎。. 每服5克,加生薑4片、大棗1枚,用水20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溫服。. 良久再服。.

  4. 若風邪外襲,水濕內阻,發為頭面身腫,小便不利之風水證,用之散風除濕,常與 黃耆 、 白朮 配伍,如防已黃耆湯;若皮水一身肌膚悉腫,小便短少,可與 茯苓 、 黃耆 、 桂枝 等健脾、溫陽化氣之品合用,如 防己茯苓湯。. 治濕熱壅滯,腹脹水腫,用本品化 ...

  5. 常與防己、白朮等同用,如防己黃耆湯。 現以黃耆為主,配伍補脾腎、利水濕之品,治療慢性腎炎水腫,尿蛋白長期不消者,亦頗為有效。 【文獻別錄】

  6. 方中是由防己黃耆湯去白朮加入茯苓、桂枝。 其著眼在於邪在皮膚而腫,加強消除皮中水氣之功能,且 桂枝 能化氣行陽,既能解表邪,亦能補表虛。 【辨證要點】

  7. 方中重用生地黃滋補真陰,涼血養血為君;防己善搜經絡風濕,兼可清熱為臣;防風、桂枝調和營衛,解肌疏風為佐;甘草調補脾胃,協和諸藥為使。 配合成方,共奏滋陰涼血,祛風通絡之功。

  8. 防己大辛苦寒,通行十二經,開竅瀉溼,為治風腫水腫之主藥,黃耆生用達表,治風注膚痛,溫分肉實腠理,白朮健脾燥溼,與黃耆並能止汗為臣,防己性險而捷,故用某草甘平以緩之,又能補土制水為佐,薑棗辛甘發散,調和榮衛為使也。

  9. 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 防己黃耆湯 主之。. 防己黃耆湯方. 防己 一兩 甘草 半兩 (炒) 白朮 七錢半 黃耆 一兩一分 (去蘆) 右剉麻豆大,每抄五錢匕,生薑四片,大棗一枚,水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良久再服。. 喘者加麻黃半兩;. 胃中不和者 ...

  10. 濕病脈證並治第九 防己黃耆湯. 【內容】. 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 防己黃耆湯 主之。. 防己黃耆湯方. 防己 二兩 甘草 一兩 (炙) 白朮 一兩 黃耆 二兩 生薑 一兩 大棗 十二枚 (擘)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