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阿盛(1950年4月24日 — ),本名楊敏盛,臺南市 新營區人,臺灣 鄉土文學 作家,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曾任中國時報集團 記者、編輯、主任等職。
阿盛(1950年4月24日 — ),本名楊敏盛,臺南市 新營區人,臺灣 鄉土文學 作家,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曾任中國時報集團 記者、编辑、主任等職。
- 生平
- 作品收录高中国文课本
- 作品之硕士研究论文
- 得奖
- 著作
- 编书
- 其他
从高中起,阿盛就开始在报刊上发表小说和散文,是典型的台湾农家子弟,对于农村生活了解深刻,因此,在散文中,他总会找到最适切的细节来“再现”农村社会的生活,他对于台湾农村的了解,是靠扎扎实实的生活经验累积起来,他真正了解台湾农村人物,也对这些人的心情和语言都体认深刻,这样根植于乡土的写作风格,让他为台湾的“乡土文学”增添了一笔奇特异彩。 由于青少年时期就到台北读书,阿盛对农村怀有深厚的感情,尤其是从农村来到都市人的生活,更是感触深沉。同时,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面临台湾的经济起飞时期,他亲眼目睹了许多社会变迁中的现象。看到了贫富差距,有钱人与平民百姓的生活,也体察到其中的尊严、滑稽和荒谬。人生经历使阿盛不但擅长经营乡土题材,也擅长被异化的城市居民的人性剖析。 他以幽默自然的文笔,谐趣与机智横生的风格...
火车与稻田﹝龙腾版第二册.南一版第一册.东大版第一册﹞脚印兰屿﹝三民版第四册.南一版第二册﹞稻菜流年﹝龙腾版第三册﹞香港中文大学/韩洁瑶《阿盛散文的本土意识》﹝1998﹞清华大学/郑元杰《阿盛散文研究》﹝2002﹞南华大学/刘湘梅《阿盛散文乡野人物风情研究》﹝2003﹞高雄师范大学/戴勤祝《刻绘大地的容颜─阿盛散文研究》﹝2005﹞五四文艺奖﹝2003﹞吴鲁芹散文奖﹝2005﹞01.《唱起唐山谣》 1981年9月.蓬莱出版社 02.《两面鼓》 1984年5月.时报出版公司 03.《行过急水溪》 1984年11月.时报出版公司;1997年3月.转九歌出版社 04.《绿袖红尘》 1985年9月.前卫出版社;2002年3月.转未来书城 05.《散文阿盛》〈自选集〉 1986年9月.希代书版公司 06.《如歌的行板》 1986年10月.林白出版社 07.《春秋麻黄》 1986年11月.林白出版社;2002年9月.更名《十殿阎君》转华成出版 08.《阿盛别裁》〈自选集〉 1987年7月.希代书版公司 09.《吃饭族》 1988年4月.希代书版公司 10.《满天星》 1988年10月.希代书版公司;1999年4月.转幼狮出版社 11.《春风不识字》 1989年3月.号角出版社...
01.《一九八五台湾散文选》 1986年2月.前卫出版社 02.《青春岭》 1987年1月.号角出版社 03.《海峡散文一九八六》 1987年2月.希代书版公司 04.《春秋台北》 1987年8月.书评书目出版社 05.《岁月乡情》 1987年8月.书评书目出版社 06.《海峡散文一九八七》 1988年3月.希代书版公司 07.《扶桑四季红》 1988年5月.跃昇文化事业公司 08.《百禽有情天》 1988年5月.跃昇文化事业公司 09.《新台北人》 1988年11月.希代书版公司 10.《新小说人》 1989年3月.希代书版公司 11.《海峡散文一九八八》 1989年3月.希代书版公司 12.《海峡散文一九八九》 1990年5月.希代书版公司 13.《海峡散文一九九○》 1991年5月.希...
东吴大学中文系五十周年第一届杰出系友﹝2006﹞南光中学六十周年第一届杰出校友﹝2007﹞作家阿盛於1981年以《唱起唐山謠》崛起於文壇,人稱「散文阿盛」。 1991年推出長篇小說《秀才樓五更鼓》,打開了另一個「小說阿盛」的稱號。 每逢出手必定不凡的阿盛,後來在1994年辭去了16年資歷的媒體工作,創辦台灣第一個文學講堂,經營散文寫作私淑班,13年下來學員桃李滿天下,部分更躋身於新生代文壇作家之列,如此默默辛苦興學,再創「文學教育家阿盛」的稱號。 文人首創現代文學寫作私淑班. 創辦初期即被唱衰的寫作班,從最開始網羅了知名文人詹宏志、吳念真、朱天文等人授課,到後來僅剩下阿盛一人獨撐大局,沒想到每班約12人的小小寫作班,蛻變成了「長青樹」,如今走來第13個年頭,阿盛在2003時因此贏得了「第五屆五四文藝獎」的殊榮。
第三十三屆吳三連藝術獎散文類得獎人作家阿盛,已筆耕四十餘年,確實是實至名歸。 阿盛本名楊敏盛,1950年出生,台南縣新營人,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之後,曾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編輯、主編等職務。
本名楊敏盛。一九五〇年生,臺灣臺南新營人。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職中國時報系十七年。得獎:南瀛文學傑出獎、五四文藝獎、吳魯芹散文獎、吳三連獎文學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中山文藝獎等。
2014年9月24日 · 作家阿盛。 (陳正興/攝影,阿盛/提供) 專訪 翟翱. 《三都追夢酒》。 《三都追夢酒》是阿盛(1950-)最新的散文集。 所謂三都,是作家半生以來,待過的雙北、台南;至於「追夢酒」,則是阿盛勉人的閱世之道:人生一場,尋夢之餘,倒也不必太清醒,既乘酒興而來,去時也莫要計較。 此番提點,讓我想起閱讀阿盛散文一貫的感受,即,醇厚。 其敘情敘人,看來雖輕鬆,但非閱歷既久者不能及,非感慨之深者不能為。 經營在看似無經營處,事事入眼但能輕輕放下。 散文之體,在阿盛如修為,「學些伶俐學些騃」,要實踐這個道理畢竟不是太容易。 醇厚之味,在於積累. 阿盛的散文不避俚俗,用鄉土語言是其特色。 細心的讀者當能感受到阿盛文章簡練之處,有時已近文言文。 阿盛表示,台語是語言的活化石,保留了許多古時的用法。